20210401:最顶级的自律,是长期主义!

作者:可沫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读者”(ID:duzheweixin)

在西北工业大学,有一名叫程泽堃(kūn)的学霸最近刷屏了。

他连续3年登上年级第一的宝座,门门成绩都是90分以上,先后获得过15项国内外大奖,奖状奖牌堆积如山。

此外,他还肩挑学生会主席的担子,经常演讲和主持活动,曾带队到华为、中兴等多家企业参与调研。

少年有志,斗角峥嵘。

这无疑是学霸本霸,但看过他的日程表才明白,学霸也并非天才。

表中密密麻麻的计划填满了一周,上课、整理笔记、背单词、做实验……

他的一天被分成13段,每天学习结束时已到凌晨。

有好几次,他忙完抬头看表发现已是早晨五六点,只能短暂休憩一会儿,再接着去上课。

被问及感受时,他只淡淡地说:

“忘记当时的感受了,只记得日出很美。” 

他的笔记本上也爬满了各色文字,密集如麻,一本又一本。

网友们纷纷为他点赞:“优秀的背后是勤奋和自律。”

学霸不是一天养成的,是从无数个披星戴月的日夜里走出来的。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从超乎常人的自律和锤炼中历练出来的。

人前有多风光,人后就有多辛苦。

01

前半生偷的懒,后半生来偿还

有人因努力不断精进,也有人因懒惰而狼狈不堪。

年初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布,再次清退6位在读博士生。

这已经不是北航第一次清退学生,自2020年12月到2021年3月,北航已经清退了404位在读的博士生、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至于清退的理由,几乎都是在读时间超过了最长学习年限。

其中,有一位博士生在读10年仍未毕业。

不胜唏嘘,人生有多少个10年?

北航不是个例,清华、北大、南开大等诸多学府都在陆续清退“混日子”的学生。

作家老杨的猫头鹰说:

“你得过且过从春天走来,你大概过不完冬天就要离开。”

优胜劣汰的世界,懒惰放纵注定会被淘汰。 

没有金汤匙加持,就必须要努力奔跑,否则人生只会越过越难。

前几天打车回家时,和司机闲聊了一会儿。

他每天凌晨三点多才收车,回家睡四五个小时又要赶到公司去上班。

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拼?司机讲述了他的经历。

前段时间他五岁的女儿被诊断为抑郁症,妻子辞职在家照顾女儿,没有了收入,而医药费又是一笔长期支出。

生活的压力犹如一块巨石压到了他的身上。

他本想换份好一点的工作,可能力平平又步入中年,连可投简历的选择都不多。

本科以上的没资格投,够资格的投出去又毫无结果。

无奈之下,他只能下班之后熬夜跑滴滴。

他说:

“以前学习不努力,工作混日子,每天下了班就跟朋友吃饭喝酒、玩游戏,倒是洒脱。现在结婚有了孩子之后,才明白生活有多苦。”

生活就是这般无情,从来没有轻松可言。前半生偷的懒,后半生来偿还。

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人二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被埋葬。” 

太多人沉浸在得过且过的日子里,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荒废了自己。

待到意料之外的黑天鹅事件降临时,只能被按在地上捶打,毫无还手之力。

02

所有的优秀背后,都是自律在支撑

金像奖影后惠英红,年幼跟随家人逃到香港,家里穷困潦倒。

为了生活她格外拼,一年拍十几部动作片,几乎不停歇。

常常拍完戏后一身伤,有时候甚至韧带断了,膝盖裂了。

有一次,她从四楼往下跳,因为身体太轻未落到海绵垫上,摔到了一层薄薄的纸皮上,骨头“咔”的一声就断了。

她被送到医院时医生要求打石膏,可剧组根本等不了那么久,她只能简单处理后继续回去拍摄。

武术指导抱着她在上面打,下面吊着一条断了的腿。

如今,她虽淡然笑谈那段经历,但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生活实苦,唯有自渡。只有熬过苦涩,才能脱颖而出。

命运的天平,总喜欢倾斜于优秀的人。

而优秀的人之所以卓越,是因为舍得对自己下狠手。

前几天,被一位老奶奶举铁的视频惊讶到了。

诺拉奶奶肩扛100多公斤的杠铃,缓缓地下蹲,再用力地撑起,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毫无违和感。

诺拉今年78岁,曾经的她体重高达95公斤,上楼梯都会气喘吁吁。

65岁时由于体重负担太大,她决定减肥,便在当地健身房雇了私教指导训练。

在此之前,诺拉从来没有进过健身房。 当教练给她介绍举重器械时,诺拉很兴奋,当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举重运动员。

从此,诺拉每天风雨不动地去健身房,进行三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

现在,她已参加过多次世界级举重赛事,并创下了19个世界纪录。

想起一句话:“人生没有太晚的起步,只有太懒惰的辜负。” 

对自己狠一点,自律一点,就是改变生活的开始。

自律或许很难,但不自律一定会很苦。而当你习惯自律,你一定会逐渐品尝到进步带来的甜。

俞敏洪曾说过:

“我能坚持走下来,不是因为我内心足够强大,而是因为我别无选择。”

对于寻常人而言,自律的拼搏路,是必经之路,要想挣脱泥潭,就要拼尽全力去蜕变。

破茧而出的过程有多苦,展翅高飞时就会有多美。

03

最顶级的自律,是长期主义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

决定减肥,开始时动力十足,跑步、节食、不吃碳水……可坚持不到一个月,就没了动静。

学习英语,开始时激情澎湃,上课、记单词、看无字幕电影……可坚持不到10天,就抛在脑后。

说好早起,开始时斗志昂扬,闹钟一响就迅速爬起,可坚持不到一周,就关掉闹钟继续闷头大睡。

开始总是轰轰烈烈,结局总是惨淡无声。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半途效应”

人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心里因素和一些客观原因而在“半途”放弃,最终导致失败。

最顶级的自律,并非间歇性自律,而是持续性的长期主义。 

作家严歌苓,是出了名的自律。

她每天雷打不动伏案写作六七个小时。

在美国留学时,因为稿费收入有限,她就一边打工一边写作。

有时下班回到住处已经疲倦不堪,恨不得倒头就睡,但她还是会强行把自己按在写作台上。

泡上一杯特浓咖啡提神,铺开稿纸埋头苦写,时常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

她只能倒在床上眯一会儿,然后起床去上班。

执笔挥手间,就跨过30年。

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寒冷凌冽;无论是身处低谷,还是高光时刻,她都一直保持着这个写作习惯,仿佛已融入进血液里。

她曾笑称自己为“写稿佬”。

正因如此勤勉,她笔下诞生出30多部小说,斩获多项国际大奖。

其中《芳华》《金陵十三钗》被改编成电影,深入人心。

长期的自律,必定带了量的增长和质的升华。 

网上有人问:“为什么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高赞回答说:

“因为只有长期主义者,才能“必然”取得最后的成功;

非长期主义者,只能得到'偶然’的成功,然后在一次次基本概率事件下,归于平庸。” 

很多人不是败在开始,而是输给了没有坚持。

日复一日不一定能华美逆袭,但年复一年定能实现飞跃。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拼的不是一时的快慢,而是持久的耐力。

04

山本耀司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

真正的自由,不是懒散,而是自律。

懒散的人,把日子越过越紧凑;自律的人,使人生越来越广阔。

一个人自我管控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短暂一生,不求超越别人,但求持续超越自己。 

如此以往,才不辜负每一个朝阳。

来源: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读者”(ID:duzheweixin),作者:可沫,五官不歪 ,三观很正的西部姑娘;用简单文字,写世间冷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