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警示!一场马拉松致21人遇难!谁该为这场事故担责?律师分析……
5月23日凌晨,国内马拉松圈传来噩耗。一场在甘肃省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行的山地马拉松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造成21人遇难,遇难者中包括中国超马圈的领军人物梁晶和残运会冠军黄关军。
一位业内人士说:这次冻死的都是高手。
第一,马拉松高手都追求轻装上阵,通常不带冲锋衣等保暖衣物,押宝赌天气好。遗憾的是这次没赌对,连赛事强制装备中一定会有的保温毯都被大风吹烂了。第二,高手前进得更远、更高、更冷、更难下撤,也更难被搜救。
不少网友表示痛心
为何一群热爱运动
热爱生命的人
却被意外
无情地剥夺了生命
究其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就是失温
↓↓↓
失温是怎么一回事?
有多危险?
马拉松比赛的最适宜温度大约在10℃~15℃,但身体对外环境温度(冷、热环境)的适应也非常重要,而体温调节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当产热速率低于散热速率,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体温,就会出现“失温”现象。
一
失温有哪些症状?
失温也可以视作反向的“中暑”,主要分为轻度失温和重度失温。
轻度失温患者体温下降到33℃~35℃,同时会产生剧烈的寒战、四肢冰凉、脸色苍白、严重疲劳、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识控制、呆滞、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或者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幻觉等。
重度失温患者体温降到32℃以下,并且失去意识,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肌肉不再痉挛、脉搏和呼吸速度放慢、体表血液循环大幅度下降、丧失意识等。
有专家指出,并不是零度以下才会造成失温。从客观条件来说,在大多数选手从赛段2到赛段3的过程中,西北的寒风加上短时间内落下的暴雨,让所有选手身体迅速被浇湿,湿透的衣物让选手的核心温度迅速下降。
此外,由于赛道2到赛道4之间的设计不合理,在艰难的赛段过后不能给选手提供充足的补给和完善的应急救援,也导致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的失温。这也是组委会赛后最被诟病的一点。
这场噩耗堪称国内马拉松赛事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之一。震惊悲伤之余,也要反思和追问悲剧的背后,谁该为这场事故担责?“血的教训”又带来哪些警示?
二
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上海市律协体育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炜表示,马拉松越野赛作为本身具有风险的耐力运动,首先参赛者本身承担部分风险。
普法链接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参加者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该条款即所谓“自甘风险”规则。但是“自甘风险”规则并不意味着组织方可以免责。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中同时强调,“活动组织者的责任适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条的规定”。
因此,吴炜进一步指出,“马拉松越野赛是持续时间比较长、且风险类型特殊的赛事,组织方对参赛选手有安全保障义务。”
包括对路况的判断、是否有充足的补给还有对天气变化的预判等,如果没有尽到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参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承担侵权责任。
至于具体责任如何划分,吴炜表示一般情况下,赛事的主办方、组织方、承办方等赛事组织方在赛前会写好备案,约定好各自的责任,并进一步通过事前购买保险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担。
吴炜认为
像本次事故中出现的极端天气情况,由于彼此之间互动性不高,参赛者个人承担的责任有限,而赛事组织方如果存在前期缺乏预案、现场工作失职、事发后应对不力等失职,则应该承担较大的责任。
此外,据亲历者叙述,在黄河石林赛道最难的CP2到CP3部分,8公里赛道爬升1000米,在以往比赛中,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在这样的条件下却没有补给处。
补给点并不是只提供补给,也是起到一个观察整段赛事的作用,并且应该配备有医护人员、受过训练的志愿者等。
此次赛事中最艰难的八公里没有工作人员驻守,吴炜认为赛事组织方负有很大责任,并建议当地体育部门应该对补给点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进行审核。
有网友表示主办方(组织方)是否涉嫌构成“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对此吴炜表示涉及到刑事责任,应由事故调查组、公安机关等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后再作认定。
普法链接
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对其承办活动的安全负责。
承办方承担主要责任,如果承办方安全方案不合理或没有取得审批,可能构成违法甚至涉嫌犯罪,即可能涉嫌构成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场所管理方,也可能同样构成行政违法或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三
“极端天气”并不能成为免责理由
根据目前通报的情况,该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地区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那么,极端天气是否能成为免责的理由?
吴炜认为,对天气情况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属于赛事组织方的义务。
首先,他们应该了解并参照历史同一时期该区域出现极端天气的概率,考虑好相应的对策和告知参赛者做好相应准备。
据了解,这场比赛前提供的强制装备列表里,并没有涉及到足够的保暖装备,这也是导致很多选手在遇到降温时无法保证体温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报道,资深越野跑者,同时也参与过越野赛事筹办的越野跑圈内人士赵小钊表示,根据他的经验以及越野赛事办赛的基本要求,“如果强制装备没有保暖装备,很多参赛者就可以按照最低标准去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非常严重的天气突变,就是很容易发生悲剧。”
甘肃景泰县气象局相关人员介绍,景泰县气象局为本次比赛提供了现场气象服务,气象局的主要领导给组委会的主要领导发送了比赛场地的气象信息专报。气象专报中提供了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风级风向等信息,但是具体的冷空气过境信息则没有。
吴炜指出,即使天气部门没有告知预警信息,但赛事组织方有责任主动、及时了解天气状况的实时情况。
现在已经进入夏初,但西北地区的气候差异还是很大,尤其是在现在气候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对气候的紧密关注,是此类特别类型赛事的组织方应尽的责任。
他还表示,即便根据长期的数据判断,该地区出现极端天气的概率很小,但赛事组织方仍然应该主动掌握天气的即时信息、保持对天气的持续性关注,并根据天气的即时变化考虑是否要临时变更、提前或推迟赛事。
在此次事件中,赛事组织方在看到天气出现极端变化时,应该迅速叫停比赛并通知前方运动员。即便此时救援不能马上到位,但“叫停比赛”是传递了一个信号,运动员会据此寻找庇护点。
因此在这点上,赛事组织方可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另外也应该做好事先的应急、救援预案,对于赛程中潜在的危机路段应足够了解。
按照赵小钊的理解,如果赛事组织者不要求强制装备里有保暖物品,那么救援预案就必须按照最极端天气去准备,也就是每一个打卡点的救援都要能够保证在多少时间内到达。
最后,吴炜认为尽管这次事故令人痛心,但并不应该因此而否定马拉松运动。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赛事越来越普及,参与度越来越高,这也体现了国民对身体健康的重视。
但是他也指出,此次事故也带来了警示,“在组织这类赛事时,赛事组织方需要用更谨慎更专业的态度做好赛事预案。相关部门也要做好安全防范和配套支持管理措施。”
有网友唏嘘
马拉松,尤其是越野赛
是高强度、长距离、高风险的竞技项目
每一次都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
尊重运动规律、敬畏大自然
不应心存侥幸,托大蛮干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越野赛事的组织者应该反思,不该片面追求最远、最虐。
其实
不光是越野跑
普通马拉松
也要量力而行!
生命只有一次
平安回家
才是大家最愿意看到的
来源 | 广州普法综合自上海法治报、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