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行窑洞保卫战:惊天动地的四天四夜
常行窑洞保卫战遗址中的碉堡。
常行窑洞保卫战遗址中坑道的内景。
位于碉堡内部的坑道入口。
[红色记忆]
出了壶关县城往东南行30公里,就到了位于东井岭乡的常行村。这个北西南三面靠山的村子,东连缓坡,距晋城市陵川县城仅十公里路程。1944年春天,日本侵略者占领了陵川县城后,三天两头出来“扫荡”,陵川周围的村庄很快被“蚕食”,常行村便成了敌我斗争的前哨。
“1944年9月11日,日寇带领伪军从陵川县城出发夜袭常行村。常行村17名民兵和380余名老百姓依托村中碉堡、窑洞与敌人周旋四天四夜,终于等到区委的救援。这场战役共歼灭日伪军近百名,缴获武器300余件,极大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在常行村窑洞保卫战纪念馆讲解员郭俞霖深情的讲述中,那些曾经的画面便呈现眼前,御敌的“爪”字形坑道内,仿佛还有群众抗战的呼声。眼前一幅幅反映这场战役的绘制图画,都是70多年前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真实场景。纵横的巷道一头是我们,另一头回荡着枪炮声声。
1943年7月,常行村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基层支部和民兵游击队。为了坚持斗争,常行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把村后挖煤的旧窑洞加以改造,修成了一条长约2500米的“爪”字形坑道,有西、南、东三个出口,洞口修筑碉堡。平时有民兵在村口站岗放哨,一旦发现敌人,就带领老百姓进洞躲藏,并依托有利条件和敌人展开周旋。凭借着坚固的战斗堡垒和灵活的战术,常行民兵在方圆百里非常有名。
1944年9月11日,日寇纠集日伪军夜袭常行村,妄图一举消灭常行民兵。得知敌情后,村党支部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对策。最终决定由民兵队长张小保带领民兵到村口阻击敌人,由武委会主任徐顺孩、党支部负责人徐海水负责转移村里的群众和物资。
放火、灌沙土、放毒气弹……日军想尽办法,常行民兵坚守窑洞阵地,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的进攻。380余名常行村民面对缺水断粮的困境,在狭窄的窑洞里度过了艰难的四天四夜,没有一个人向敌人屈服。
第四天夜里,两名民兵自告奋勇从比较隐蔽的南口出窑洞送信。这一次以命相搏的壮举,他们走得异常坚决。眼前是沉沉的夜色,背后的家园早已是一片火海,这些武装起来的庄稼汉,用朴素的家国情怀付出汗水、血水,甚至生命,没有一个人投降、没有一个人放弃战斗。窑洞口,大家把剩余的手榴弹、地雷归拢一起,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
第五天天快放亮时,我党派出1000余人的支援队伍赶赴常行村,武委会、独立营、区干队,还有周围村庄的民兵都来了,洞里的民兵也从三个洞口同时冲出。在里外夹击下,侵略者惊恐万分慌忙逃走。一场军民携手、保卫家乡的战斗取得了胜利。
当时的《新华日报》曾以“惊天动地的四天四夜”为题,集中报道了常行窑洞保卫战的故事。1944年11月,徐顺孩、张小保荣获“腹心地区一等民兵杀敌英雄”的称号。抗战胜利后,徐顺孩、张小保分别于1951年9月、1960年5月出席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在北京怀仁堂和天安门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当时常行村民兵用过的枪、炮如今仍展览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常行窑洞保卫战遗址也于1995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感悟初心]
不忘历史 接续奋斗
常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徐保方
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节日里,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群众和中小学校的学生会来到这里参观学习。高峰的时候,我们一天要接待七八批参观者。在当年内有汉奸、外有侵略的环境下,常行人民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不仅取得了战斗上的胜利,也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那么常行精神是什么?我们自己的总结,就是常行窑洞保卫战是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打赢的一场老百姓自卫保护家乡的伟大战役。我认为,常行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体现,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完成这个初心和使命,也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应该始终以初心为指引,依靠群众、持续奋斗,建设美丽新家园。
[记者手记]
常行窑洞保卫战遗址由碉堡、窑洞、展厅三个部分组成,窑洞又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抗日战斗洞”,这是对过往的自豪,也是对未来的信任。当年的战斗中,徐顺孩的妻子就在窑洞中生下了孩子,听到消息他的回答是“我现在顾不上”,这是一名党员在关键时刻的责任与担当。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偏居一隅的这方土地,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普通群众坚持抗战、保卫家乡的历史,传承着党和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故事。昨天的烽火同样讲述今天的故事,在常行、在壶关、在上党老区,党凝聚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正从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投身乡村振兴的建设热潮中。
本报记者李家鸣文/图
(责编:candy、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