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要求孩子们要好好学习,要向上,那么我们自己呢?

(这是一篇杂想记录,大家随便看看)

大家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我曾经的遗憾,我曾经没有实现的理想,我曾经想去做而未做(到)的事,希望儿子/女儿能替我做到?

说实话,我曾经短暂的这么想过,但是后来我改变了,我自己的人生还有大把的时光,为什么要把对自己的期待加诸在孩子身上?孩子他的想法、他的目标、他的期待并不一定会和我一致,我又何必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他身上。

想到了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可以当作是评价,更饱含了期待,还蕴藏了方法,也就是要通过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不断向上的目标。

我们经常拿这句话来对孩子说,这本身没什么问题,疑问在于,我们有拿这句话来要求自己吗?

我最常听到的一句推脱是,“我都已经这把年纪了,还学什么学,学不动了”。也有人说“我要挣钱养家啊,忙得要死,哪有空去学什么新东西?”这都是真的吗?

这里面可以找到的理由很多,能听到的推诿也五花八门,不去说这么做到底对还是不对,也不讨论什么样的做法才是最合适的,想讲一个很小的关于教育变化的故事。

在20年以前,也就是2000年出头,我们的教育手段也就停留在课堂教学,通过面对面的教与学来获取知识,那个时候电脑才刚刚兴起没多久,家庭网络也没有普及,所以大多数父母们做得最多的是要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好好学习要听老师的话,可能偶尔带孩子去趟书店。那个时候我们也不明白区域差距是什么,更多的可能是跟小范围内比,跟我们的同学比一比我们的成绩怎么样,再多一点就是跟全校的同学比一比成绩怎么样?

20年发展得很快,技术的革新带来了飞速的变化,曾经在山村可能只能通过老师的教育学来学习知识,而现在只要接入网络,在村里的孩子们可以接触到来自北京的高级学校的同步教学。这个时候父母做些什么呢,有些父母依然还是在跟孩子说在学校里好好学多听老师的,还有些父母开始被各种培训班包围,也有向身边的/网络上涌现的各种的优秀案例学习。网络的普及和知识分享意识的兴起,给大家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和更多的想要的内容。想要学习什么,只要有心就能学到什么。

而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还停留在学校教什么我就学什么,不教什么我就没学什么的阶段,时间久了会出现什么变化?会有分化吗?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起着榜样的作用,榜样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影响着孩子们。固然父母能够投入到新事物的学习当中,能够吸引孩子加入进来。那如果父母做不到呢,怎么办?如何教会孩子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现在的我对这个问题无法解答。

我问自己:曹植的七步成诗是偶然还是必然?莫扎特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居里夫人发现镭是偶然还是必然?

又问自己:为什么曹植能够做到七步成诗?为什么列奥波尔德家能出现天才般的小莫扎特?为什么是居里夫人发现镭而不是其他的化学家?

问了这些问题之后我忽然发现,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家庭的力量。后天的积累、长期而持续的家庭教育以及共同的兴趣。

我们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所谓精英家庭,所谓三世代四世代,他们的优势除了累积的财富之外,更加深刻的是这种经过几代实践不断优化的子女培养方式。我们没有这样的积累,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去学习,去摘取其中能够为我们所用的部分。

很多人都在惋惜北京的那个青云计划里,那些中途逐渐退出的孩子们。因为人们曾经寄希望于通过教育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他们付出了时间付出了金钱希望他们能坚持下去,然而中途还是陆续地有人退出了。那些退出的孩子为什么退出,有人说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无法负担起为了更好的未来可以支出的“门票”费用?这是根本的原因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在以前还会有“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学习”的说法?深入追究的话,会发现藏在背后的更深层次的难以根除的原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又望之无能为力。

相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中国还是提供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阶层的跨越,尤其是当实现技术变革的时候,聪明的普通人可以通过对机遇的把握,来实现人生的跃迁,希望大家都能成为那个聪明的普通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