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益游南国》】槐中成 /【文友回复】/ 梁争社
致《益游南国》作者
槐中成
机子欠费,被限制,刚充值。
我平时屏蔽朋友圈,不看或极少光顾。网络消息应接不暇,太多了。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看纸质书及杂志,必不可少,占据了日常生活的一定份额。
程老先生说得实在,不是打官腔。
别为上纸刊一事,太痴情,以至走火入魔了。
现在,业余坚持侍弄文学创作的,年龄段以四十、五十、六十岁左右的人群居多。而四十以下、七十往上者,没有多少人哟。退休后的职工干部,以前还喜欢写点追忆似水年华,忆苦思甜之类的文字。而今,文化资讯多元化,很少再有人写作什么个人传记回忆录之类的书稿文章了。
你给我独家专送打印稿,别人全是文档(字很小),或许其他人会有看法想法,也未可知。如果你向另外人士明示暗示,请ta们也写一篇评论或者读后感,又会当如何反应?这一层你可曾想过?
而今,不少人今天聚会,明天沙龙,搞个加盟,参与征文大赛拿到名次,加之入了县级文联,市级作协等等,就米汤黥(音qing)皮,满得给外溢,自以为很了不起。而郑渊洁和韩寒两位文学大咖,或早已退出中国作协,或拿国家级作协根本就没当一回事。不靠体制养老,人家的版税收入大得惊人。
益游南国,投纸刊,不能遂心愿,就别再折腾了(这一点,只是个人见解,请善自斟酌)。
人与人的社交,是一门艺术,关系很微妙。咋说呢?还是保持距离的好,因为距离产生美。我以为,不要和任何人走得太近,包括异性。疏远了,不好;太近了,未必也是好事。
祝开心愉快!
2021-5-31.
附
文友回复
梁争社
能不能写出文章是我的事,别人写评论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你的文章打动人了,无须你说,他(她)会欣欣然提笔,渲泄他的感觉。他觉得好,会写,就像吕凯老师的《络络》。他觉得糟,也会写,就像谁的那个《华老板和他的狗》。让我言明他写评论,不是我的作派。至于投纸刊,每个热爱文学的人谁不想?只是现已年过半百,早已没有了青壮时的一腔热血。岁月积淀下的心智比以前成熟了许多,自信这篇小说在艺术上已超越了自我。能不能上纸刊,一是凭小说的质量,二也靠运气。当年陈忠实的老婆问他:如果这篇小说(《白鹿原》)发出去再没有反响,怎么办?陈忠实说:养鸡 。连陈老师都有这心态,我等凡人更想的开了:还有几亩薄田,一身力气,还不至于饿死吧。文学的道路充满凶险,大多数人都在前进的路上死去了,死了连名姓都没有。可君不见,这条路上,死了一批,又来了一批。默默无闻的死在这条路上,这也许是我的宿命。
文学因而迷人。
纸质打印稿送你,一来是你为人实在,文风严谨,二来你也是农民,有的是农闲时间(自己看自己的文字不容易发现错别字)。至于别人怎么想,随他去。
有些人,今天和张三聚会,明天和李四就餐,以为和名人在一起了就会有了名气,仙气?可笑。在这个圈子里,你拿不出有质量的文字,到处蹦哒,只能是一个跳梁小丑,连大丑都没资格当。
至于什么协会,那是虚的,君不见,那原本的一方净土已被“屎尿”文字,“梨花”文字污染了,不入也罢。
还有你提的韩寒,郑渊洁,那只代表他们自己,不能代表我。我就是我,一个也许会死在文学道路上的凡夫俗子,一个极度自卑又极度自信的追梦人。
作者简介:爱因斯坦,本名槐中成。文学爱好者。乾县梁村人。
作者简介:梁争社,1970年生,初中毕业回家务农。热爱文学艺术,喜欢游泳。
●
主一位编 :张主彦
副 主 编:沉 穗
编一位委 :王宏民 万 毅
编委一位 :郭 旭 韩 晓
编委一位 :巨 石 薛光炜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 艾
主编顾问 :亓宏刚 蒲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