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为什么发明了“盖棺定论”这个成语

 “盖棺定论”,是汉语成语,出自《魏书.郑羲传》。解释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就会出现客观的定论。
  盖棺定论,用途似乎专指中国古代皇帝。年号是按照中国夏历或者叫做阴历记年,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即天干地支60年甲子,依此循环,记载发生的事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就以某帝某年某时某刻发生的事情进行记述,评论。皇帝的帝号,则是以其生前做的事情特征记年的。比如汉武帝,当皇帝的时候,不是称武帝的,只是他从政五十多年,征战次数多,大大的拓展了疆土,按照文治武功来为他身后定论,即武功是他的特点,是为汉武帝。他的祖宗文帝刘恒,即以文治国的。
  汉朝国运较长,皇帝生前所做的事情,经过史官给予的谥号(即盖棺定论),是非常慎重的,一看就知道他的生平特点,比如惠帝刘盈,惠即实在,但没有作为;文帝,景帝,就可以看出,以文治国,一任接一任地干,后有景可看了。再到后来,经过长时间休生养息,国家有了实力,再又碰见一个不服输的刘彻先生,又会任用人才,就大大地干了一番事业了。谓为武帝。可是到后来,就有殇帝这样的短命皇帝了。
  最可惜的是,秦朝开国,创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至今,弄出了个二世而亡,隋朝开国皇帝文帝后也二代而亡,前面是文帝杨坚,后面就被弄出个短命皇帝炀帝杨广出来。杨广是短命皇帝,但短命与汉朝不成年的皇帝有所不同,如何用短命形容,就发明了一个专用字“炀”,此字为杨广独享。所以,盖棺定论,对百姓影响不大,对承载了历史的人,尤其是一把手那可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担当了身前事,必须后人评,逃都逃不了。皇帝一死,大家就忙着给他一生做出评论,看看给他谥个什么号。
  我发现,在中华文化浩翰的历史烟河里,形成许多成语典故,又往往不大以盖棺定论为准,只选其一,不计其余。比如,这几个成语的发明者与他们初始就大相径庭:比如匡衡凿壁偷光自幼苦读,实现了“学而优则仕”,但是因为过于保全自身反而使自身受到不断攻击,都是因为身居高位而不作为的缘故,名声很不好。写下《怜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唐朝李绅,却在后来发迹,不仅浪费粮食,而且喜欢吃鸡舌头,每吃一鸡舌头餐就要杀掉几百只鸡。看看此人表现,准是伪君子,此诗因为引起共鸣,大家对他的作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都忽略不计了。
  所以,盖棺定论,对一个人的一生功过是非进行评论,是非常重要的,或教育后人以谁为榜样,发扬成绩,或不再重复悲剧人生,是必要的,是有着深远历史意义,以盖棺评价人的一生得失,也是科学的,就像抗日英雄张自忠,初始之表现,即汉奸,但后来抗日身死,他的先前表现可以原谅,而汪精卫,前期表现勇敢,后期当汉奸,至今没有人能够原谅,除非想当汉奸的人,给他评反,而像秦桧,也有人想让他站起来,是不是为了自己的不干净而帮助秦桧立牌坊,担心身后也有人给他立跪像?
  今天,盖棺定论也做了许多文章,像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毛主席的评价,似乎已经盖棺定论了。因为毛主席一生干了很多前无古人伟业他的一生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人们都给予了最高的评价,当然也有非议,一直以来,没有影响他的思想光辉,这是无人可比的。
  而今天,频频出现授勋的事情,我觉得,也还是盖棺定论比较好。比如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等,他们生前确实建立了卓越功勋,给予授勋是理所当然,身后给他们授勋没有任何争议,因为他们用他们毕生精力交了答卷。而那些活着的人,急于授勋,还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保持英雄本色,何况备受争议?还不知道他们今后会不会因风光闪了腰。又何必对他们匆匆地下结论呢?
  比如,人称国士无双的人,现在颇遭诟病,是因为许多人看清了他的沽名钓誉,贪天功为己有的真面目,被抨击的让他无地自容,如果再受其勋,有必要吗?真的很重要吗?依本人看,如果坚持不听取更多人意见,丢人的不是他一人,面积太大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