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岭深处抗联魂【丁传吉】
老爷岭(今称南方老岭)延伸到集安(辑安)东北境,留下海拔1097米高、26公里长的一条长岗,由县东北逶迤而来,向西南蛇行而去,在县城北部形成长岗岭、板岔岭、老爷岭、劈砬子、东刀尖岭后,延伸到辑桓边境的大青顶、西刀尖岭、摇钱树岭,为集安城设置了一条天然屏障,也为红军造成一道自东向西绵延不绝的游击阵地。这条老岭山脉是鸭绿江和佟佳江的分水岭,它同龙岗山脉一样,同属长白山系,是南满红军挺拔的脊梁。
2019年6月16日,笔者随集安市作家采风团去浑江村采风,参观了浑江口,德高望重的集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白金东先生指着伸入水中的一座山脉说:“老岭山脉止于此,它是长白山的龙尾,浑江在这里汇入鸭绿江。”距此不远的鸭绿江畔有集安的外岔沟和杨木两个村。2019年6月3日,笔者在外岔沟村采访了村里的文书张连成,他说:“日本鬼子占领外岔沟时,李红光的部队曾占领了鬼子在外岔沟的营部,缴获了很多物资、弹药。李红光的部队还在七个顶打死了日本的指挥官大佐,其实这时李红光早已经牺牲,但是老百姓依然称李红光的部队,可以看出他在当地人心中留下的印象之深、影响力之大。”
鸭绿江畔,一片油菜花海,白云深处有一个杨木村,村里有一个集安著名的民俗博物馆,馆长叫马云祥,在博物馆旁边开了一个双龙山庄(鸭绿江和浑江交汇)。他说:“海蛟是杨木林子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真实姓名叫王景龙。因其在鸭绿江畔抗击日寇而闻名城内外,当地人无不推崇其英雄壮举,故冠以海蛟美称。当时兵荒马乱,土匪猖獗,抢劫杀人危害百姓,为了保家护院,海蛟与平时结交的小兄弟拉起杆子,占山为王,很快聚集起百八十号人的队伍。九一八事变后,海蛟的杆子帮在东北抗日烽火的影响下,迅速变成一支抗日保家军。他带领这支抗日队伍拔据点,炸岗哨、抢军粮、除汉奸、杀鬼子,威震两江三县,令日伪军闻风丧胆。据当地黄姓老人讲,鬼子悬赏1000大洋捉拿海蛟儿子,10万大洋悬赏捉拿海蛟,足以证明海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宝贵价值。时至今日,海蛟抗击日寇的生动故事仍被当地人一代代口口传颂。”
五百里老岭山,老爷岭上一座“关公庙”,这里曾是抗联的一个秘密联络点,通过山路可以到达五道沟的庙沟,当年在庙沟也建有一个小庙,当地人说这个小庙和“老爷庙”构成子母庙。杨靖宇在五道沟庙岭上建了许多密营,是当年开老岭会议的重要会址。老岭山是一座天然的屏障,用密林给红军提供了庇护的场所,那些牺牲的战士,用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勇敢精神激励后人继续风雨前行。日月一炷香,风雪山神庙,在战士的灵位前祭奠,告诉他们血不能白流,生者需当努力,驱除倭寇,祖国安宁。2015年,我跟随肖延夫老师到大青沟探访那里的抗联遗址,在岑沟的一个支岔庙沟找到了为抗联送给养联络地的大梨树。肖老师说:“当年为抗联往岑沟送粮食,大家就是放在这棵大梨树下。”随后我们又在一个砬子山下找到了一个“山神庙”,庙旁还有抗联密营的房子遗址。肖老师说:“这个沟就是因为这座小庙而得名,每次出征打鬼子,红军都要在这里焚香祭祀,祈祷胜利。这里寄托着将士的军魂,永远不可放弃的坚强意志,不怕牺牲,萦绕在心里的那份执着,可以战胜一切。”
李红光、宋铁岩、杨俊衡等抗联的高级将领,都曾经在老岭山区战斗过,他们壮烈牺牲之后,杨靖宇司令都要开公祭大会,在大山里祭祀他们的英灵,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向部队和当地百姓宣传抗联精神,激励大家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人的足迹英勇奋斗,其中杨俊衡就埋葬在长岗村的杨家沟(八 宝沟)。这里是新开河的发源地,英雄的事迹随着大溪水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