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5

三字经—5

zuò zhōng yōng

nǎi kǒng jí

zhōng bù piān

yōng bù yì

作 中 庸

乃 孔 伋

中 不 偏

庸 不 易

  【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启示】孔伋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故事】《中庸》其实就是一本人生哲学的书。晋朝的陶渊明是中庸哲学最代表的人物,他不重视现实生活,也不会沉溺在梦想里。有一次,家里穷的没饭吃了,他只好接受朋友的推荐去当县令。虽然他并不相当县令,但是迫于现时,他也只好委屈自己顾全大局。后来,有个朝廷大官要到陶渊明这个县来视察,他的属下便提醒陶渊明,大官来时,要记得多说些好听的话,对大官要必恭必敬的,这样才能有升官的机会,陶渊明听了很不以为然,感叹地说:“ 难道就为了区区的五斗米,就要我向别人弯腰吗?”于是陶渊命将官职辞了,回到自己的家乡,从新过着农耕的生活。陶渊明在政治上虽然谈不上什么功绩,在文学著作上也没有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是,他品性高洁的中庸哲学,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注释

  中庸:书名,子思著。子思,孔子之孙,孔鲤之子。学于曾子,作《中庸》一书,授予孟子。该书共33篇,总计3568个字。

  中:不偏不倚。

  偏:偏差。

  庸:平常,指中和常行之道。

  易:改变。

zuò dà xué

nǎi zēng zǐ

zì xiū qí

zhì píng zhì

作 大 学

乃 曾 子

自 修 齐

至 平 治

  【解释】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启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zhōng shū shú

xiào jīng tōng

rú liù jīng

shǐ kě dú

中 书 熟

孝 经 通

如 六 经

始 可 读

  【解释】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故事】《孝经》是讨论孝道的书,内容是记载孔子和弟子曾参的论孝情形。自古以来,孝经就被推为谈道德理论的重要典籍。舜帝年轻时,非常孝顺,感动了顽劣的父亲,和长设计要陷害他的后母和弟弟,等到舜登上了王位以后,仍然象以往一样孝顺。这种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真孝。孝顺的最高境界,不仅是要孝顺父母,扶持父母而已,还要做到显耀父母的名声。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年轻的时候秦朝暴政下,百姓生活流利不定,受尽苦难,就在心中立下了一个拯救国家并且让父母感到荣耀的志愿。于是,刘邦带领军队南征北讨,终于当上了中国第一个平民皇帝。当他回乡省亲时,他的父亲见到他,立刻就要向他叩拜,刘邦不仅连忙阻止,还封父亲为太上皇。

注释

  孝经:儒家十三经之一,为孔门后学的著作,是孔子给弟子讲孝道的言论。

  六经:即《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乐经》六部经书的总称。

shī shū yì

lǐ chūn qiū

hào liù jīng

dāng jiǎng qiú

诗 书 易

礼 春 秋

号 六 经

当 讲 求

  【解释】《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启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yǒu lián shān

yǒu guī cáng

yǒu zhōu yì

sān yì xiáng

有 连 山

有 归 藏

有 周 易

三 易 详

  【解释】《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启示】《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故事】《易经》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占卜书籍,也是古人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而得来的学问。自古人类对自然界各种不可测的现象,产生了敬畏之心,因此形成了许多的占卜之学,希望能求得事事顺利,所以才有了六十四卦的发明,来作为判断是非吉凶的标准。

yǒu diǎn mó

yǒu xùn gào

yǒu shì mìng

shū zhī ào

有 典 谟

有 训 诰

有 誓 命

书 之 奥

  【解释】《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启示】《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故事】《书经》这本书的内容,就象现在的政治档案,其中包括了大臣给君王的奏书,君王颁布的法令,还有作战的命令及大大小小又政府发出的公告,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珍贵的宝典。如第一篇中的尧典,让我们知道了尧帝是如何的爱护百姓、治理天下。在尧帝的仁政治理之下,当时的社会一片祥和,这也就是《书经》的价值所在。

注释

  典:凡是皇帝的政绩可作常法的记载,叫作典。

  谟:大臣向皇帝陈述良谋、善策的言辞。

  训:陈诫帝王的言辞。

  诰:晓谕帝王的言辞。

  誓:出师告诫将士的言辞。

  命:君王所发的命令。

  奥:深奥、难懂。

wǒ zhōu gōng

zuò zhōu lǐ

zhù liù guān

cún zhì tǐ

我 周 公

作 周 礼

著 六 官

存 治 体

  【解释】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启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故事】礼仪廉耻是国家很重要的四个纲纪,排在第一位的是礼。至圣先生曾说过“ 不学礼,就不能立身在这个世界上。”可见“ 礼” 对我们个人人格的修养是多么重要。周公是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继位,周公负起了辅佐的责任。他在辅佐成王时,广招贤才,对有才能的贤士相当礼遇。有时候,他正在用餐,如果有贤士来拜见,他会立即将口中的食物吐掉,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后,跑出来接见他们。就是因为周公如此礼贤下士,才会有这么多的贤才之士来帮助他,一起把国家治理的即富强又安乐。之后,周公又根据当时的需要,把官制分为六种,并且按着每一种官位,写成一篇有关职务和有关条文来,这本书就是“ 周礼” 。

dà xiǎo dài

zhù lǐ jì

shù shèng yán

lǐ yuè bèi

大 小 戴

注 礼 记

述 圣 言

礼 乐 备

  【解释】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启示】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注释

  大小戴:指西汉经学家戴德和他的侄戴圣。戴德选取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著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后戴圣加以删减,编成《小戴礼记》四十九篇,即《礼记》。

  备:齐全。

yǒu guó fēng

yǒu yǎ sòng

hào sì shī

dāng fěng yǒng

有 国 风

有 雅 颂

号 四 诗

当 讽 咏

  【解释】《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启示】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叫《诗经》,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shī jì wáng

chūn qiū zuò

yù bāo biǎn

bié shàn è

诗 既 亡

春 秋 作

寓 褒 贬

别 善 恶

  【解释】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启示】我们读春秋,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成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

  【故事】我国最古老的诗集是《诗经》。他的题材很广泛,包括了社会风气、生活状况,还有贫民百姓的感情和思想。分为国风、大雅、小雅、颂四种。在《诗经》中,不仅内容生动有趣,就连所使用的语言也很活泼,这些诗作,是需要大家细心的去品味的。春秋时代,诗的精神已经丧失了,在这个时代中周朝王室已渐渐失去了约束诸侯的力量,孔子看到了这种混乱的情形,心里很担忧,于是便作了《春秋》这部书。《春秋》是本对现实的政治做客观的褒贬,以及对各个诸侯国做善恶行为分辨的书籍。这本书里有著名的“ 春秋五霸” ,这些诸侯国彼此争名夺利,战争不断,《春秋》这本书,就是针对他们来做评论的。

sān zhuàn zhě

yǒu gōng yáng

yǒu zuǒ shì

yǒu gǔ liáng

三 传 者

有 公 羊

有 左 氏

有 谷 梁

  【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启示】《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容十分精采,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详读三传,才能研读明白。

  【故事】《公羊》、《左氏》、《榖梁》这三传是用来解释《春秋》的,而《春秋》记载着当时国际间的大事。可是,因为《春秋》所记录的事非常简洁,如“ 夏五月,郑伯克断于鄢。”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夏天,郑庄公于鄢这个地方打败了弟弟共叔段。如果只看这段文字,我们仍然不能了解这场战事的始未,这时就需要借助上述三传的说明了。原来,郑武公有两个儿子,庄公和共叔段。由于夫人武姜生庄时难产,因此,武姜偏爱共叔段,对庄公则心生厌恶。庄公继承王位后,武姜要求封地给公叔段,庄公就把京城一地封给了公叔段。有人劝庄公不要把京城分给弟弟,怕他一旦有了贰心,就难应付了,但庄公并没有因此改变他的决定。果然,公叔段逐步出兵,占领了京城一带的土地,而且朝着庄公所在的国都进攻,庄公才率领军队将公叔段赶到鄢地去。有了左传对这见事的详细记载,我们才能知道春秋时代许多精彩的故事呢。

注释

  传:解说经书的注释文字。

  公羊:公羊高,作春秋传一册,称为《公羊传》。

  左氏:左丘明,作春秋传一册,称为《左传》。

  谷梁:谷梁赤,作春秋传一册,称为《谷梁传》。

ěr yǎ zhě

shàn biàn yán

qiú jīng xùn

cǐ mò xiān

尔 雅 者

善 辨 言

求 经 训

此 莫 先

  【解释】《尔雅》一部分辨别古今文学的差别,另一部分解释文字的意义和给事物的名字下定义,所以我们要读经书之前,应当先读《尔雅》,然后才能读懂群经。

  【启示】《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

gǔ shèng zhù

xiān xián zhuàn

zhù shū bèi

shí sān jīng

古 圣 著

先 贤 传

注 疏 备

十 三 经

  【解释】古代圣人著作的经典,经过诸先贤加以解释意义而成为完备无缺的十三经。

  【启示】十三部是《易经》、《诗经》、《书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尔雅》、《论语》、《孟子》,这十三部书称为十三经。

zuǒ zhuàn wài

yǒu guó yǔ

hé qún jīng

shù shí wǔ

左 传 外

有 国 语

合 群 经

数 十 五

  【解释】左丘明著作除了《左传》外,还有《国语》,称为《春秋外传》。十三经之外再加《左传》和《国语》便是十五经。

  【启示】《国语》记录周末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言论,以每个国家来记述,而《左传》是按年编排,侧重记事。

jīng jì míng

fāng dú zǐ

cuō qí yào

jì qí shì

经 既 明

方 读 子

撮 其 要

记 其 事

  【解释】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启示】学习和掌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对于重点历史事件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注释

  方:才、当。

  子:指子书,我国古代图书按经、史、子、集分为四类凡能自成一家的著作叫子书。

wǔ zǐ zhě

yǒu xún yáng

wén zhōng zǐ

jí lǎo zhuāng

五 子 者

有 荀 扬

文 中 子

及 老 庄

  【解释】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启示】五子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博学广闻,象老子,就连孔子都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庄子则经常用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故事】五子中大家对老子及庄子可能比较熟悉,我们就以庄子为书中的两篇故事,来探索庄子高深的学问。有一次,庄子向朋友借米梁,没想到那位朋友对庄子说:“ 等我的谷子收成卖了之后,我再借你好不好?”庄子听了很不高兴,就告诉他:“ 昨天在来这儿的途中,有一条鲋鱼对我说:“我快干死了请你帮我取点水来好吗?”我便对他说:“等我到了南方后,再引西江的水来救你。”那条鲋鱼随即说:“ 等你从南方回来,你也可以到干鱼铺来找我了。”有一回,庄子在钓鱼时,有两个楚国大臣奉命请他到朝中共议国事,庄子便说:“ 听说贵国有只神龟,楚王将它放在盒子里供奉着,我请教你,这只神龟是宁可在泥土里爬行,还是喜欢被人高高的供奉着呢?”大臣答:“ 应该是喜欢在泥土上爬行。”“ 对了!我就是喜欢在泥土上爬行。”大臣牙口无言,只能佩服庄子善于比喻的口才了。

  【赏析】

  “荀”指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曾游 学于齐国,到过秦、楚。楚春申君用其为兰陵令,后来在兰陵定居,着书终其一 生。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弟子。荀子在个人哲学上主张性恶论,但可以通过自身 修养弃恶从善。在治理国家上,主张法治、礼治、人治并重。“扬”指扬雄,字 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和思想家。汉成帝时以文被召,任为郎,给事黄 门。扬雄是辞赋大家,后来研究经书,主张复兴儒家学说,主张礼义与法度并 重。

  《文中子》一书,又名《中说》,是隋朝人王通撰写。王通,字仲淹,

  是隋朝的一位思想家。王通主张三教归一、尊崇五道,以礼乐仁义为贵。王通的 政治思想全是懦家正宗,对中唐以后逐渐发生影响,王通也被誉为一代懦 家。“老”,即老子。老子,名李耳,字伯阳,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是中国道 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周的守藏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来周室衰微,他到函谷当隐士去了,不知所终。老子主要着作是《道德经》,是一本论述哲理的着作, 是以“道”为核心,来阐明宇宙自然与人生兼及政治思想。《道德经》老子《道 德经》的思想被庄子继承并又有所发展,在中国形成了道家学派,对后世有相当 影响。“庄子”名庄周,是战国时期着名的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 物,着有《南华经》一书,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抨击统治者贪婪与残暴的现 实,对名利追求持否定态度。

  这里所提的“五子”并不都是战国时期诸子,还包括春秋、汉代及隋唐 时的八位学者。

jīng zǐ tōng

dú zhū shǐ

kǎo shì xì

zhī zhōng shǐ

经 子 通

读 诸 史

考 世 系

知 终 始

  【解释】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启示】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恶说、扬子的自利说、老庄的顺其自然说等等。这些思想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赏析】

  “经子通,读诸史”是说在学习完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之后,接下来就 可以学习历史了。清乾隆时,形成了史书比较统一的称呼“二十四史”。包括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 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

  《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 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共24部;后来再 加上《清史稿》共25部,称为“二十五史。”加上《新元史》,则为“二十六 史”。

  后人可以通过读史从中考察历代王朝传承世系,明白各国政治上的利弊 得失和治乱兴亡的原因。史书要读但不能尽信,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发现历史的本 来面目。“考世系”就是考察帝王家族,世代相承的关系和显贵家族的家世。“知始终”是了解历代王朝兴衰的始末因由。中国历史上每个家族都有自己 的家谱和族谱,详细考察历史人物的世系,再参考各种文献资料,并融会贯通, 才能更准确地掌握最真实的历史。

注释

  史:史书。

  世系:姓相承的系流叫世系。

zì xī nóng

zhì huáng dì

hào sān huáng

zài shàng shì

自 羲 农

至 黄 帝

号 三 皇

在 上 世

  【解释】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启示】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赏析】

  家 历史可分为三个阶级:上古、中古、近古。伏羲、神农氏、黄帝是上古 泰时代的三个帝王。伏羲也作“伏牺”是制伏野兽的意思,这个时期就是历史上 |的“狩猎阶段”。传说伏義在位一百一十五年,人们将野生的牛、羊、马、猪、

  狗、鸡抓回去在家中饲养,成为后来人们所说的“六畜”,他还教会人们结网捕 鱼,于是人类便进入了渔猎畜牧的时代。传说中,他还首创了文字,绘制了八 卦。

  神农氏,姓姜,以火德王,号炎帝,建都曲阜,是最早制耒箱农具,教 百姓从事农业耕作、生产粮食的人,故称为“神农氏”。他亲自口尝百草,发现 治疗疾病的药材,解除天下民众的病痛之苦,人民拥护他,立为皇,号为“神农 氏。”

  “黄帝”姓公孙,因居姬水,改姓姬,因曾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

  以土德王,故称黄帝,传说黄帝在位一百年,曾击败炎帝部落和南方蚩尤部落。后 又与炎帝结成联盟,因此,中国人又被称为“炎黄子孙”。黄帝时代完成了包括指南车、历法、舟车、弓箭等在内的传统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代表了中国人对 人类物质文明的贡献,从黄帝开始,人类文明的序幕才算正式拉开。

  上古时代的伏羲、神农氏、黄帝这三位君主,被后人尊称为“三 皇”。“三皇”,标志着华夏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注释

  羲:伏羲氏,古代帝王。

  农:神农氏,古代帝王。

  黄帝:轩辕氏,古代帝王。

táng yǒu yú

hào èr dì

xiāng yī xùn

chēng shèng shì

唐 有 虞

号 二 帝

相 揖 逊

称 盛 世

  【解释】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启示】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当然舜也不负众托。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故事】关于上古时期的种种传说,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及遗迹作为依据,所以我们多以神话来看待他们。就像夏禹,曾有人认为他是一只大虫呢!但是,无论这些神话是真是假,至少可以让后代的人,了解先民生活演变和进化的情形。相传上古时,有巢氏教人架木为巢;伏羲氏教大家驯养家畜;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还有燧人氏教人转木取火等,正说明了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野蛮迈向文明的。由于这些人帮助人民改善生活,便被推举为部落的首领。而黄帝则是因为发明了新的东西,让大家感激在心,所以中国人喜欢以黄帝的子孙来自居。之后,又有许多的皇帝产生,其中以尧和舜最受人推崇。尧舜的“ 禅让之治” ,更是众所周知。看来远在上古时代,中国的祖先们便以懂得“ 以礼服人” 的道理,难怪中国会被称为“ 礼仪之帮了。

  【赏析】

  “唐”,即唐尧,古代帝王名,又称“帝尧”,姓伊祁氏,名放勋,帝 喾之子。因尧建都于平阳,平阳为唐国,尧曾被封为唐侯,故又称为“唐尧”。 尧是帝喾的第二个儿子,黄帝玄孙。帝尧为君公正严明,知人善用。知道自己的 儿子丹朱不肖,就改变黄帝后数代传位给儿子的常规,将帝位传给了舜。

  舜也是黄帝的后人,自黄帝至舜共八代。帝舜二十岁以“孝”闻名天 下,三十岁时被帝尧任用为官,五十岁代帝尧管理国家事务。帝舜也是一位明 君,他任命禹为司空,管国政,弃为后稷,管农事,契为司徒,管教化,皋陶为 士,管法律,垂为共工,管百工,益为虞,管山泽。后又让帝位于禹。舜共在位 三十九年,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之所以称唐尧与虞舜为二帝,是因为 古书中唐尧与虞舜都被列为五帝之中。

  “揖逊”是谦让的意思,即让位于贤者。尧舜时期是“大道一行,天下 为公”的时代,二帝都把国家当做公器传贤不传子,正是因为他们没有一点私 心,所以才造就了一番太平盛世,成就了中国上古历史中的黄金盛世。因此,

  有“尧天舜日”之说。

注释

  〔1〕唐:即唐亮,又称“帝尧”。虞:即虞舜,又称“帝舜”。二帝: 指尧舜二帝。

  (2〕揖逊:即谦让。

xià yǒu yǔ

shāng yǒu tāng

zhōu wén wǔ

chēng sān wáng

夏 有 禹

商 有 汤

周 文 武

称 三 王

  【解释】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启示】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赏析】

  “三王”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君王。“夏有禹”,禹受帝舜禅让继 天子位,称夏禹王。子启继位,至桀灭国,经历十七王。“商有汤”,成汤伐夏 桀,取而代之,登天子位,称商汤王。子外丙继位,至纣辛灭国。经历三十五 王。“周文武”,周文王为父,周武王为子。文王名昌,文王是昌的谥号。周武 王名发,文王死后,发继位。武王伐纣,纣自焚而死,武王登天子位,称周武 王。子成王继位,至周赧王灭国,经历三十七王。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是古老中 国的开明君主。夏朝的大禹治理水患,疏通九河,经过十三年终将洪水导入大 海,他吃苦耐劳,坚持不懈,三过家门而不入,继位后勤勉治国,深得百姓拥 戴。商朝的开国之君汤兴义师灭掉残暴的夏桀,他以仁政治国得到人民的肯定, 为“三王”之一。周朝的开国之君为文王和武王父子:文王,姓姬名昌;武王, 姓姬名发。父子二人,为讨伐昏君商纣前赴后继,武王最终通过“牧野之战”的 胜利。灭掉了无道商朝。平定天下后,武王又采取一系列削减军队、提倡文教的 措施。使中国进入了全盛时期。

注释

  (1〕夏:国号。禹:姓姒,受虞舜禅位当了君王,国号为夏,历史上称 为夏禹王。商:国号。汤:汤王,姓子,推翻夏朝当了君王,改国号为商,历史 上称商汤王。

  (2〕周武王:文王姓姬名昌,武王是文王的儿子,名发,推翻了商朝当 了君王,追尊其父为周文王。

(0)

相关推荐

  • 关于史记的成语【转载于香港诗词学会 辛勤】

    关于史记的成语 1.安堵如故 注释: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汉·荀悦<汉纪·高祖纪>吏人皆安堵如故, ...

  • 《三字经》全文解释(下)08

    r y zh shàn biàn yán 尔雅者 善辨言 qiú jng xùn c mò xin 求经训 此莫先 [解释]<尔雅>一部分辨别古今文学的差别,另一部分解释文字的意义和给事物 ...

  • 中药三字经

    中医药学(寒性类) 蚯蚓物,名地龙,葱汁化,治耳聋 猪脂油,性寒凉,能润燥,敷诸疮 治目疾,秦皮能,崩带止,热痢停 白薇治,中风热,敷金疮,通血厥 吐风痰,藜芦良,若不止,饮葱汤 行乳汁,用漏芦,瘰疬 ...

  • 我第一次见到,这么棒的《三字经 》注解图...

    我第一次见到,这么棒的<三字经 >注解图,特别给孩子留着!收藏了! Tim说他们幼儿园,有个背<三字经>特别厉害的,就是用这样的图学的. 国学中<三字经>算是经典了 ...

  • 《三字经》全文(朗读 注音 注释完整版 )为孩子收藏!

    三字经全文朗读建议在WiFi网络下播放 三字经全文内容及释义rén zhī chūxìng běn shànxìng xiāng jìnxí xiāng yuǎn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生下 ...

  • 三字经网

    三字经网-当前为电脑版[切换为手机版]三字经渊源三字经作者三字经内容简介宝宝学三字经三字经全文带拼音三字经全文解释三字经下载故事荟萃三 字 经 1.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2.苟不教 性乃迁 教 ...

  • 颜真卿楷书集字《三字经》

    颜真卿楷书集字<三字经>

  • 长寿三字经

    冠心病,吃银杏. 吃鲜橙,防卒中. 吃西柚,防血稠. 吃洋葱,脑路通. 吃大蒜,降血脂. 蘑菇餐,防血栓. 吃鲜姜,血脂康. 木耳菜,降脂快. 菊花茶,降血压. 吃辣椒,消脂肪. 乌龙茶,减肥佳. 身 ...

  • 【集字】颜真卿楷书集字《三字经》,建议收藏!

    弘扬鲁公精神,学习颜体书法 精彩回顾: [集字]<登乐游原>颜体书法欣赏+勤礼碑原碑集字对照 [集字]颜真卿楷书<下毛野国天明乡菅神庙碑铭并序>(日本须藤温集书) [集字]多宝 ...

  • 长卷:宋人周应麟《三字经》(二)。初试魏碑,请朋友们赐教

    长卷:宋人周应麟《三字经》(二)。初试魏碑,请朋友们赐教

  • 生意人必懂的“三字经”,拿笔记好!!!要...

    生意人必懂的"三字经",拿笔记好!!! 要想富,开店铺 想经商,走四方 生意人,无大小 一分钱,一分货 一种买,千种卖 菜卖鲜,粮卖干 鸡卖叫,鱼卖跳 做生意,不借行 商重利,不忘 ...

  • 医学三字经全文

    至道汇推荐搜索 股骨头坏死 卷一 医学源流第一 医之始,本岐黄, 灵枢作, 素问详, 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 圣道彰. 伤寒著,金匮藏,垂方法,立津梁,李唐后,有千金,外台继,重医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