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百态(73)——当两件好事相遇时

当两件好事相遇时

(人生感悟)

世间百态(73)

要是说到两件好事相遇了,人们一般都会不假思索地表态:好上加好、锦上添花、……

不过,我却实实在在地遇见过两两独立时都是好事、而一旦它们重叠了却无法令人叫好的情况。

我住处不远的地方新修了一条马路,由于不是主要街道,所以,平日那里的行人和车辆都不多,只有到了附近的村子过集时,那里才会热闹起来。在集市上,路中央两趟货摊、两侧便道各有一趟货摊,连绵长达数百米。赶集的人熙熙攘攘,连车都不容易过去。

每逢去那里赶集时,我的注意力全在感兴趣的商品上,无暇去看街道。而除了赶集,我平时又很少往那条街上走。

这一天下午,我偶尔走上了那条街,是为了买面包——那里有一个面包摊儿,烤面包挺好吃。由于此日不是集,所以街上很清净,我也有闲心观看一下这条街了。

马路不算太宽,两条机动车道、两条慢行道。不过,便道却挺宽,我用步丈量了一下,九米多。

便道上铺着地砖,与其它的街道上横平竖直地铺设地砖不一样,这里的长方形地砖全是倾斜着铺设的,估计是设计者的审美观与众不同。

距马路一米多远处,是一条笔直的盲道。

马路平坦、便道整齐,这显然是市政部门做的一件好事。

靠近路边的便道上有一溜法国梧桐,树间距约五至六米。像是移来的成树,干粗已经将近一尺。

法桐是一种好树,易于成活,树叶茂密,夏日里,有硕大的树冠为行人遮凉。这无疑是园林绿化部门做的一件好事。

到此为止,我列举了两件好事:市政部门修的路与园林部门种的树。

我平时喜欢在盲道上行走,觉得其上一条条的凸起,对足底有按摩作用。也正是由于这个习惯,才让我发现了问题。

我从另一条街道走到这条街上来,一开始,我是在马路上行走的,后来就上了便道,又走在了盲道上,走了没几步,我发现盲道断了!

起初,我以为是偶然的,可是没走几步远,盲道又断了,再往前走,全是一样,盲道时断时续!

是什么原因中断了盲道?乃是法桐的围池砖。

别的街道上也有树,树周也有一米见方的一圈儿围池,这很正常。不过,这条街上的围池跟别的街道上的围池有一点不同:别的街道的围池都是与路平行的,而这里的围池却是相对马路呈四十五度角斜铺的。

单独地讲,围池与路平行与否都无所谓,问题在于它紧邻着盲道。

从马路的道牙砖到盲道边缘有一米多远,如果围池与路平行,就不会占据盲道。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是边长的1.414倍,斜设的围池加大了它占据的与路相垂直的直线距离。因此,它的一角恰恰将盲道整体截断了。

我是明眼人,顺着盲道走到了围池处,一抬脚就迈过去。可是盲人会迈过去吗?

可以设想,一位真正的盲人,走到这条每隔五、六米远就有一个截断处的盲道上,他用盲棍顺着盲道边探路、边行走,遇到截断处,轻者得犹豫着探索一会儿,才能绕过去;重者很可能一脚就迈进围池中跌倒。

市政部门与园林部门是两个衙门,各行个的事儿。可以肯定,便道砖是先铺的,否则盲道就会向里铺一些,不至于被树的围池截断。而后种树的园林部门,如果负责任的话、如果能对盲人有一点点的同情心,也不会斜设围池截断盲道,将其与路平行着就完全可以没事儿嘛!可是他们偏不,硬是将一条原本是为了方便盲人行走的路,变成了一连串的“陷阱”。

我真想对盲人大声疾呼:“千万别走这条街!”

记得上中学时,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学习毛主席著作,对班里、学校存在的问题,对照毛主席的话去寻求解决的答案。还真有效,什么自由主义行为、无政府主义思潮、本位主义的毛病,这些常见的“人民内部矛盾”,都是毛主席一再批评的,照他说的克服方法去做,就能纠正过来。

对照毛主席的批评,刚才提到的围池截断盲道的问题,就是园林部门的本位主义在作祟:我们部门就管种树,至于你市政修的盲道断不断与我何干?!

典型的“各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两件独立的好事相遇了,是不是反倒美中不足了!于是,我又想起了以前在学生时代常说的那句话:不听毛主席的话,好事也得办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