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差就一定打败仗?要想以弱胜强,到底该怎么打?
我们知道武器装备对一支军队而言非常重要,先进的武器可以极大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对打胜仗多有裨益。
但是武器装备好就一定能打胜仗,而武器装备差就一定打败仗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标准:不一定。
以我军自身的经历来说,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单论武器装备我们都不如敌军,但是胜仗可没少打。
有朋友说,那都是以前了,现代战争条件下武器装备差距过大的话,是根本没法打的。请注意,这倒也未必。
在正规军之间的对垒中,武器差距过大的话确实不太好打;如果优势方仅限于远程打击的话,弱势方也无计可施。
但要是以实现占领为目的的战争,强如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略上也是失败的;而沙特联军在也门,甚至战术上失败的战例都比比皆是。
因此,即便到了今天这个时代,占据武器优势的一方仍然不能说可以天下无敌;同样,即便手中只有AK和RPG,就不见得打不了胜仗。
决定战争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是人!
这一点,从历史到现在一直都是如此。
但应该强调的是,以弱胜强并不是嘴上讲讲那么轻松,因为强者的强往往不限于在武器装备方面,它可能在别的方面也强。
而弱者的弱,也不仅仅限于是武器方面的弱,可能其他方面还有更多弱点。
在这种情况下,弱者被强者打败是很正常的,但却也不是必然的。
要想将正常逆转为不正常,实现弱者的逆袭,并不是靠着喊口号就可以的,而是需要清醒的认知和坚强的执行力。
《孙子兵法》中有句话非常经典: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大家要知道,再强大的敌人,它除了有一系列的优势外,不可能是没有弱点的。而再弱小的自己,也不可能全是劣势,而没有优势。
因此在必然面对以弱对强的局面时,如何全面地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势,便是十分关键且紧要的问题。
以抗日战争为例,毛主席在1938年即写出了《论持久战》。这是一部非常厉害的著作,因为它几乎预演了之后的抗战全程。
也就是说,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我有什么优势,敌人有什么劣势,而我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打击敌人,而敌人即便知道了我要怎么打击它,它也毫无办法,最终只能走向失败。
在《论持久战》中,毛主席对日本情况的分析主要有四点:
第一:它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这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基本条件,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就建立在这个日本国家的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上面。
第二: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就产生了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内外矛盾,不但使得它不得不举行空前大规模的冒险战争,而且使得它临到最后崩溃的前夜。
从社会行程说来,日本已不是兴旺的国家,战争不能达到日本统治阶级所期求的兴旺,而将达到它所期求的反面——日本帝国主义的死亡。这就是所谓日本战争的退步性。跟着这个退步性,加上日本又是一个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这一特点,就产生了它的战争的特殊的野蛮性。
这样就要最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
第三:日本战争虽是在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同时又是在其先天不足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这些力量之量的方面不足。
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统治者想从战争中解决这个困难问题,但同样,将达到其所期求的反面,这就是说,它为解决这个困难问题而发动战争,结果将因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将连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
第四:日本虽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同时,却又不能不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这后一种力量将逐渐地增长,终究不但将把前者的援助力量抵消,并将施其压力于日本自身。这是失道寡助的规律,是从日本战争的本性产生出来的。
总起来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 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
同时毛主席也分析了中国的基本情况,一共提到了四点,都是与日本的这几点相对应的。其中除了第一点相对日本的强而言,我们是弱势的一方外,其余三点我们都比日本强。
基于这种基本判断,毛主席认为我们应采取持久战,而持久战又分为: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对于具体战法,应是第一阶段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和运动战辅之;第二阶段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辅之;第三阶段仍以运动战为主,但将阵地战提至重要地位,游击战起辅助作用。
要知道,毛主席做出这一判断时,抗战刚刚进行了10个月,日本的战略进攻还没有停止。而毛主席的分析与判断,是针对整个中国抗战的情况而言的。
但我们也知道,毛主席指挥不了国府和国军,实际上在全面抗战的第一阶段,国军是处处设防,但处处失败,不仅军队损失惨重,也丢失了大量国土。
按照毛主席的设想,我们在抗战的第一阶段应该怎么打呢?
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要避免一切大的决战,要先用运动战逐渐地破坏敌人军队的精神和战斗力。当然,对于重要的军事地点,只要有利,也应配置阵地战。
这样日军遇到我军的猛烈活动,必得谨慎。他们的战争机构很笨重,行动很慢,效力有限。如果我们集中兵力在一个狭小的阵地上作消耗战的抵抗,将使我军失掉地理上和经济组织上的有利条件。
同时要积极组织游击队,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必须记住这个战争是在中国打的,这就是说,日军要完全被敌对的中国人所包围;日军要被迫运来他们所需的军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们要用重兵去保护交通线,时时谨防袭击。
当然了,由于国府、国军不会听我们的,实际上我们只能有效指挥自己的军队。
而我们的军队有多少呢?
八路军成军时4万余人,新四军成军时1万余人,只占到了当时全国军队的四十分之一;而论武器和补给的话,更是连百分之一都谈不上。
因此依靠我们这点力量在第一阶段实施大规模运动战自然是不现实的,只能以现有兵力分散开来建立抗日根据地,扩大力量,准备实施下一阶段更大规模的游击战。
日军的战略进攻停止后,开始将重点转入到稳定占领区的作战中来,其兵力不足、资源不足的劣势也就逐渐显现出来。
此阶段,国军与日军的状态是在对峙,一般而言都是日军主动进攻,国军被动反击。除1939年冬季攻势外,国军基本不主动攻击日军。而国军的作战形式仍以阵地战为主,同时也派出杂牌军的大量兵力实施游击战,但效果不佳,约50万军队成建制投敌。
在敌后战场,各大根据地已经建立,我军力量增至四五十万人,大规模的游击战开始。为了对付几乎遍及占领区全部的游击战,数十万日军疲于奔命,被不断消耗,即便加上数量更多的伪军、汉奸,也无济于事。
很多人瞧不上游击战,觉得三五十人打仗没有几十万人的大会战过瘾。
可是打仗终究不是去让人过瘾的,而是要以打赢为目的的。要是打输的话,规模越大,则越过瘾的反倒是敌人。
日军的优势强在武器好、训练好,到抗战相持阶段时,跟日军打大规模阵地战,尤其是自己死呆在固有阵地不动,被动挨打那是不行的。因为日军可以从容地集结重兵和重火力,而我则将弱点全暴露给对方,最终结果大都是失败。
而日本的劣势是什么呢?兵力少、资源少。
这种情况下,日本必然倾尽全力去掠夺占领区的资源,以战养战,一旦日本的国家机器破产,那么再强的军力也是无济于事的。
游击战的基础就在于利用中国广大的国土和民众,以人民战争的形式对日军作战,迫使其不得不在占领区投入更多的军队。大量军队的投入本就消耗着日本的资源,而由于广泛游击战的存在,日本又无法得到新的资源,就此不断失血。
为了寻求新的资源渠道,日本就不得不铤而走险,扩大战争规模,最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同时也让自己更快地走向灭亡。
而就战术层面而言,游击战分散了日军兵力,削弱了其飞机大炮的威力。而我集中数倍兵力,在武器装备上也可形成局部、短暂的优势,由此可以歼灭日军的小部队。
实战中一次性歼灭日军10000人是很难的,但一次歼灭10名日军却不难办到。如果游击战频繁到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打上1000次,那么同样能累计相当可观的战果。
在真实的抗战中,仅八路军对敌作战即达近10万次,平均每月便有1000次左右的战斗,如此即便每次战斗仅毙伤敌数人、十数人,累计战果也是很大的。而在频繁、广泛的作战中,还可锻炼自己,装备自己,由此愈战愈强。
因此到1944年,敌后战场已经开始局部反攻;到1945年,各战略区的大反攻开始。到日本宣布投降时,光县城就收复了至少58座,敌后战场的大量村镇也基本为我所收复,上亿民众得到解放。
但与之相反的是,由于对敌我情况分析不明确,国府对日军的判断出现重大失误。
自太平洋战争后,国府将胜利希望过多寄于盟军,尤其到1944年,世界各反法西斯战场节节胜利之时,国府判断在华日军已无力实施大规模进攻,故而各部坐等胜利的情况非常普遍。除少数战场外,既不主动攻击日军,也不积极组织防御,最终在随后的豫湘桂战役中,遭到了极大的失败。
1945年,国军的反攻直到日本宣布投降仍未全部展开,甚至在此之前还在失地,就此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中的特殊存在。
所以,同样是以弱对强,但最终结果却大不相同。
全面抗战开始时,我军只有5万余人,武器装备就更别说了。在随后的整个抗战全程中,主要是依靠对敌缴获来获得武器,依靠根据地民众来获得兵员、补给。
然而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依然消耗了敌大量兵力,并迫使其无法从占领区有效获取资源,反倒还消耗了不少资源,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进程。
到日本投降时,更大量收复了失地,无论从哪个标准来说都是胜利者。
而由于对敌我情况分析不明,采取单纯军队抗战和过多寄希望于外援的国府,在掌握了几乎全国的财源、人力、物力、外援的情况下,反倒没能在抗战中期给日军造成更大损失。尤其在抗战的后期,还在日军的进攻下一败涂地,更没能组织起全线反攻。
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武器装备差就一定打不赢吗?
论装备,我军和国军都没有日军强,而我军的装备比国军还差。如果采取类似国军那样单纯死守的战术,我军也打不过日军。
可这样的战术既然打不赢,那就要换个战法,不能说非得等着比日军更好的武器到了后,才跟它继续打阵地战。
实战中,我军采取了正确的战略和战术指导,最终以很差的装备赢得了胜利;而国军没有合适的战略指导,战术上也过于死板,因此实际表现与其掌握的资源就很不匹配。
所以说起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我一直认为毛主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位。他对于战争的认识极其敏锐,对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洞若观火,而且能找到最合适的战法。甚至能像《论持久战》一样,还能将自己的策略、战法都公开出来,而且公开出来了,对方也毫无办法,只能坐等失败。
从抗战到现在也有七八十年了,世界上现在仍然在进行着很多战争,其中不乏以弱对强的作战。如果对照《论持久战》与抗战中我军与国军不同战法的话会发现很多历史的相似性。
比如有的军队在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坚持死守一地的阵地战,最终军队打光了,土地也失去了;而有的军队在硬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避免主力决战,而使用零散机动的游击战术,实际是能取得很大战果的。
当然,在以弱对强的作战中也未必总是如此。但关键点还是有的:
第一: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势;第二:采取克制敌方优势,而利于发挥我方优势的战法;第三:有合适的战法,也要有坚决执行下去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勇气(再联想下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法)。
如果武器装备注定不如人,那就只能从这些方面去努力了,事在人为,真能做好的话,打胜仗的概率便会提升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