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层次的课堂展示,不是练习, 也不是问难,而是……​——备课杂谈之二十二

图片来自网络

 最高层次的课堂展示,不是练习,

也不是问难,而是……

——备课杂谈之二十二

(2021132)

袁建国

今天读到一篇不错的文章——《高效课堂展示如何避免九大误区?》,对于课堂展示的技术要求阐述得非常全面,非常专业,转贴在今天的发文中,有兴趣的老师可以读一读,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关于课堂展示,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高效展示“四字诀”》,提出了“实、准、广、强”四个字,即支撑点要实、着力点要准、参与面要广、观赏性要强。
今天再来谈一谈这个话题,聊一聊课堂展示的最高层次。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阐释。
一提“展示”,可能很多朋友便想到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毕竟,“展示”一词是经过“杜郎口旋风”之后才在教育界火起来的。
其实,展示与课堂是相伴而生的,而且是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这便是展示。
只不过,自从杜郎口模式大行其道之后,人们对课堂展示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了,展示的内涵也更加丰富了。
  细说起来,课堂展示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练习。
课堂上,学生完成自学之后,要将自学成果公布出来。按照杜郎口模式,是每个同学在自己的黑板上写出学习结果,这种方式的优势是每个同学都参与了展示,相较于有的课堂,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效率要高很多——后者的参与面太窄了,而且是会的学生答、学生只答会的,根本无法暴露问题,更不要说每个同学都暴露问题了。
展示的目的之一是练习,练习的作用除了巩固和运用新知之外,更有价值的一个方面是暴露问题。如果教师抓不住这一点,那么课堂看似行云流水,其实效果大打折扣。
也就是说,这个层次的展示,是通过每个同学都参与练习的方式,将自己的成果公之于众,同时将问题也全部暴露出来。
第二个层次是问难。
按照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的观点,学生自学只能解决大约70%的问题,剩余的30%,需要经过小组帮扶、课堂互助来解决。而无论是小组帮扶还是课堂互助,都需要“问难”——自己不会却不知道问,别人怎么会知道你有什么地方不懂呢?
因此,在课堂展示环节,包括小展示和大展示,教师必须强调“问难”的重要性,要求各个小组在交流的时候必须有“问难”环节,或者只有“问难”环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
“问难”环节,就学生个人来说,需要的是态度和勇气,对教师来说,则需要创设安全的课堂环境。所谓安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没有受到威胁、危险、危害、损失,而是指学生尊重、理解、包容“问难”的同学,每个人都做到不嘲笑、不讥讽、不歧视。在这样安全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就不会心存顾虑,而是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盘托出。
教师注意到这样的细节,课堂才会真正实现高效。
第三个层次是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便是“提出问题”,包括对同学的观点、对老师的讲解,甚至是对教材的表述。
对学生个人而言,质疑可以促使其独立思考,发展其创新思维,拓展其内心深处的潜能。
对全班同学而言,质疑可以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缜密,思考更有深度,学习也更有兴趣。
对教师而言,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权威;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质疑的冲动,要保护学生思想的火花。
有了质疑,便会引发争论;有了争论,便会引发思维的碰撞;有了思维的碰撞,深度学习便产生了。
聊完了课堂展示的三个层次,我们再回到本文的题目。到底什么是最高层次的课堂展示呢?显然,第三个层次便是。
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前两个层次。前两个层次是第三个层次的基础,没有它们做铺垫,便不会有第三个层次——质疑的发生。
===========================

更多教师备课精彩内容,

欢迎参与好老师学院系列课学习

——《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