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7、司马迁垂涕坪
7、司马迁垂涕坪
《湘阴县图志》记,江潭,《楚辞》:“渔父游于江潭”,即此。旧志云:“太史公吊屈原处,今俗名江暮潭,在南阳里东。”
南阳里即屈原故里,在河泊潭玉笥山,此处正在旧南阳里东。而在此玉笥山的东边有一山内深潭,今建有吴家坝。吴家坝西边就是清代屈子庙地。其东边是芦子围、荻湖围。所以戴开浚诗云:“风雨萧萧芦荻洲,龙门千载憾悠悠。当年自洒孤臣涕,不为灵均泪始流。”此诗“芦荻洲”可以看出江潭指此。
传说司马迁读到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得知贾谊两次到河泊潭吊屈原,于是也亲临河泊潭来吊念屈原。
传说,太史公站在屈原庙东边的河泊潭水边的一个坪上,想起屈原的经历和自己经历,鼻涕眼泪一起哗哗而下,他在这儿看着潭水,捶胸䟶足,痛哭了一场。
《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相传司马迁不但现场落泪,而且在写作时曾流泪垂涕各一,废书而叹了三次,这叹息声和泪水,正当是史公在对两千年历史的观照中由时代冲击所流露的深沉感慨,同时,现实中的个人遭遇也是司马迁流涕和哀叹的重要原因。
后来传说司马迁在河泊潭落泪的地方,至今寸草不生。
《长沙府志》记载:“因谓迁泪所堕,草不复绿,遂指芳洲无草之地。”
清戴文炽诗云:“千载史公流涕处,至今无草怆江潭。”
当地人就将这块不毛之地,称作太史公垂涕坪,以示对司马迁的纪念。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