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退热法有哪些?

编者按发热就吊水,这基本已经成为目前医院的常规治疗方法。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降温,因此教育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不要因为发烧就盲目用药。中国传统医学则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截断病情发展路径、恢复患者身体平衡、扶助正气为手段,灵活采取多种治疗手段,不仅能改善症状,并且能缩短疗程。二十世纪初的上海名医秦伯未在其《谦斋医学讲稿》中例举了祛瘀退热、消导退热、截疟退热、滋补退热等多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各种方法信手拈来,对证而治,极有小李飞刀一举中的感觉。当然中医对发热的辨证绝不仅仅只有上述几种,看《伤寒论》六经辨证,各经都有发热,病因病机也各不相同,因此还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祛瘀退热法发热出现狂证而不是热入心包,兼见小腹急结,小便自利得,《伤寒论》称为“蓄血”,用桃仁承气汤。伴有瘀血的发热,不是单纯的退热药所能收效,必须结合祛瘀。尝治数例新产发热患者,已经用过多种退热药,神情极疲,又似昏糊,小腹结痛,诊断为瘀血未净,用失笑散加味,随下血块许多,热退神清。中医对于气血,在生理上十分重视,在病理上也极其注意气郁和血瘀,认为能使功能障碍,产生多种疾患,发热是其中之一。凡是气血阻滞如外科肿疡引起的发热,亦惯用和营消散,不以清热为主治。消导退热法用于肠胃病,因饮食不节引起呕吐或泄泻,同时身热随起,用保和丸消运食滞,热自降低。又如痢疾发热,多因肠有积滞,用枳实导滞丸泻下,热亦随解。如果不兼外邪,均不用清疏退热。小儿疳积证,形体日瘦,面色不华,肚腹胀满,最后亦起潮热。我认为疳积初起应用消导,然不可克伐太过;如果发现潮热,已入劳损之门,必须清养。疳积的形成,根本上由于脾胃薄弱而营养缺乏,因虚火内动而肌肤灼热,非但不可再消导,也不能用苦寒。截疟退热法疟疾的发热比较容易诊断,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和三日一发,均有规律。发作时先有寒战,然后壮热,伴见头痛,口渴,最后汗出热清,症状亦为明显。一般用常山饮和七宝饮,疗效很好。但必须分辨,前人关于发热有一定时间而热型和症状不一致的,均包括在疟疾之内,如先热后寒、寒多热少和但热不寒称为风疟、寒疟和瘅疟,以及区别六经疟为太阳疟、阳明疟等。这些大多属于类疟,不是正疟。故一般截疟用常山、草果、槟榔等药,类疟多按证治疗,有用桂枝汤、白虎汤加味的。另一方面,疟疾的反复发作,有似寒热往来,故一般亦在和解的原则上用小柴胡汤加减,如清脾饮、柴朴汤和桂枝黄芩汤,均用了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等小柴胡汤的药物。滋补退热法用补法退热,上面已经提到了。单从内伤虚证发热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即阴虚、阳虚和血虚。◎阴虚发热主要由于肝肾阴虚,因而肝胆之火偏旺,故清骨散用鳖甲滋阴,地骨皮、知母、黄连除热,柴胡、青蒿清肝而散火于表,成为退阴虚发热的一般法则。◎阳虚发热治宜甘温退热法,用补中益气汤。所以虚证发热虽可分阴虚和阳虚,但不能绝对地偏执一个方面治疗。◎血虚发热血虚发热和阴虚发热相似,亦以下午为多,其特征为小有烦劳即能引起低热,轻者但觉头面烘热,手足心烦热出汗,体力疲乏异常。治宜调养肝经为主,结合心脾两经,严重的亦当滋肾,用补肝汤加地骨皮,左归丸、归芍地黄汤等均可加减引用。◎虚证退热的临床应用虚证之用退热法,应以发热为主证,辨清不同的原因,分别标本施治,并不是单纯地阴虚补阴,阳虚补阳,血虚补血。为了进一步说明临床上具体应用,秦伯未有几个自制方,可作参考。和中养胃汤治饥饱劳役,正气受伤,阳陷入阴,发热神疲,饮食减少,用黄芪、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料豆、柴胡、薄荷、陈皮、砂仁、薏苡仁、姜、枣。雪乳汤血虚脏腑皆燥,火亦随生,毛发衰脱,肌肤枯槁,身热咽干,用生熟地、天麦冬、玉竹、五味子、当归、白芍、山药、人乳、藕汁。益气补肺汤治肺气大虚,身热气短,口燥咽干,咳嗽吐血,用阿胶、五味子、地骨皮、天麦冬、人参、百合、贝母、茯苓、薏米。加味扶桑饮治肝劳阳气怫逆,阴气亏损,身热胁痛,头眩耳鸣,筋节弛纵,用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木瓜、枣仁、牡蛎、茯苓、陈皮、甘草、狗脊、续断、桑枝。行健汤治饮食不调,行役劳倦,四肢倦怠,食少身热,用黄芪、人参、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青蒿、陈皮、砂仁、料豆、木香、姜、枣。来苏汤治肾阴久亏,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身热腰疼,咽干口燥,咳嗽吐血,用天麦冬、生熟地、南北沙参、赤白芍、沙苑子、杏仁、贝母、磁石、杜仲、茜草、牛膝、莲子。中医发汗退热法应用范围甚广,不仅能改善症状,并且可以缩短疗程,不作为一般高热的姑息疗法。发热的后期患者多数体力衰弱,中、西医均采取支持疗法,但中医的支持疗法兼有治本作用,能使维持体力的同时,病理上也得到好转。中医退热方法不是尽善尽美,但是不能否认有一定的疗效及其特点。既然有疗效和特点,就没有理由放弃不用,而且有责任进一步整理提高。(本文摘自《谦斋医学讲稿》,作者:秦伯未)

(0)

相关推荐

  •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中医老张 已关注 老中医:4张图教你分清楚什么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自己照着对就可以了

  • 虚证表现

    雨林修养馆随笔 1)气虚就好像人体的燃料不足,从而导致动力不足: 2)血虚就是人体的营养液不足,进而导致身体枯燥.营养不良: 3)阴虚相当于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出现燥热: 4)阳虚,则相当于阳光不足,所 ...

  • 中医四大虚证简单自判法

    很多人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疲倦乏力.气短.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畏寒怕冷等"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虚证".通常,临床最常见的虚证有四种,即气虚. ...

  • 中医常用退热法有哪些?一起来盘点!

    中医有哪些常见的退热方法呢?一起来盘点! 祛瘀退热法 发热出现狂证而不是热入心包,兼见小腹急结,小便自利得,<伤寒论>称为"蓄血",用桃仁承气汤.伴有瘀血的发热,不是单 ...

  • 中医泰斗秦伯未常用退热十法

    #1 发汗退热法 适用于外感发热,临床上最常用.因外邪发热病在于表,称为表热.外邪的种类不一,性质不同,发汗仅是一个基本法则,具体应用上必须诊断是哪一种外邪,然后选用哪一类方剂.一般分为辛温发汗和辛凉 ...

  • 中医常用的三种退热法

    讲到发烧呢,基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发烧一词,我想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生活中最常见的,便是人感冒的时候,通常都会伴随着发烧的现象出现.发烧之后,我们就要退烧,那么,中医退烧的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 ...

  • 【中医】退热十二法总结

    一.疏风清热法 以银翘.桑菊为开手方.银翘解乎心热,桑菊清乎肺肝.银花轻扬,烦热者配淡竹叶.淡豆豉.朱灯芯.连翘透泄,热重者并伍葛根.黄芩.寒水石.桑叶散中寓收,有汗功独擅,无汗佐杏仁.菊花彻上彻下, ...

  • 治疗脾胃病,老中医常用这10法

    I导读:叶老积四十年经验,总结了治疗脾胃病的十法.每一治法后所选方剂,均属典型举例,临证时尚可依法灵活变化,不可拘泥.关于药物加减,是叶老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叶老认为,方是死的,病是活的,不能执死 ...

  • 小儿高热有没有简便退热法?

    来源:中医书友会 I导读:在宋老师的金匮课堂上,精彩实用的观点就像大海中的珍珠数也数不清,随便选取一下就有这么多.(编辑/王超) 宋老师金匮课精彩观点集锦 作者/宋柏杉 我怎么看待经方用"原 ...

  • 【中医文化】治疗脾胃病,老中医常用这10法【一点资讯】

    叶国芝治疗脾胃病十法 作者/贺昌木 叶国芝老中医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李东垣.叶天士等医家对脾胃的论述,悉心钻研,深得要旨,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强调&quo ...

  • 【经方】治疗脾胃病,老中医常用这10法

    欢迎您 去学岐黄名家经方 I导读:叶老积四十年经验,总结了治疗脾胃病的十法.每一治法后所选方剂,均属典型举例,临证时尚可依法灵活变化,不可拘泥.关于药物加减,是叶老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叶老认为,方 ...

  • 被逼出来的“肿瘤发热”退热法

    肿瘤患者发热可是个大难题,尤其是癌性发热,不知有多少医生在用尽百药之后,只能望热兴叹--笔者通过艾灸百会.大椎解决了很多肿瘤患者的发热问题(还有升白.消腹水),给读者提供另一种思路.滨州市中心医院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