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

急症处理

  1.阳气虚衰  
证候表现 患儿全身冰冷,僵卧少动,昏昏嗜睡,气息微弱,哭声低怯.仰头取气,关节不利。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尿少或无,唇舌色淡,指纹浅红不显。
辨证要点 本证患儿多为早产儿,体质虚弱,元阳不振。患儿全身冰冷,僵卧少动,气息微弱均显示阳气虚衰之征兆。阳气虚衰,风寒凝滞,经脉不通则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本证多属重症,常易因阳气无力御邪导致肺炎,或因虚寒而血脉失摄导致肺出血之危症。
治法主方 益气温阳,调和气血。参附汤加味
  2.寒凝血涩
证候表现 面色紫暗,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皮肤不易捏起,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严重者口鼻出血。唇色黯红,指纹紫暗。
辨证要点 本证一般系体弱小儿中寒而致,多发生于严冬季节,病情较上证轻。先天不足,阳气虚弱,复受外寒,故全身欠温,四肢发凉.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寒凝,寒凝则气滞血瘀而致面色紫暗,皮肤暗红青紫。严重者因血凝瘀阻,血不归经,可见口鼻出血的危象。 .
治法主方 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加减
  3.热毒蕴结
证候表现 患儿发热烦躁,面红气粗,肌肤硬肿紫红,尿短赤。严重者不哭、不食、不动,鼻窍出血。唇色紫红,指纹淡滞。
辨证要点 本证主要见于感染所致的硬肿,发病率低,无明显季节性。热毒蕴郁故发热烦躁,面红气粗,尿短赤.气血郁滞故肌肤硬肿,色紫红,指纹紫滞。热壅血瘀,血液妄行故鼻窍出血。 .
治法主方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黄连解毒汤加减

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与护理】【其它疗法】【现代研究】【疗效评定】新生儿硬肿症
  (概述)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生后不久(多发生于7一lO天以内)局部甚至全身皮肤、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的疾病。只硬不肿者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单纯由于受寒而致者,则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根据其临床特征,与古代医籍中的胎寒、五硬证相似。
  本病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多见,若由于早产或感染所引起,夏季亦可发病.有资料表明,窒息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感染、早产、低体重是夏季发生新生儿硬肿症的重要因素。本病是我国北方地区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据北京报道约占住院新生儿第6位。病变过程中可并发肺炎和败血症,严重者常合并肺出血而引起死亡。本病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25%一75%,国内既往平均44.90/0—37.7%。病死率高低取决于病因及复温措施.死亡与胎龄、月龄、季节、环境、硬肿程度及合并症密切相关,体温低于30℃、心率<100次/分,体重<2500g,硬肿面积50%以上,严重感染、肺出血者病死率高。因此预防和积极治疗本病对于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中对本病的病因、症状就有所记载,指出其病因为“儿在胎之时,母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令儿著冷。”《活幼心书》对此有详细的症状描述;《万氏家藏育婴秘诀》则提出对本症的治疗“宜服温补之剂”。《保婴撮要》、《幼科金针》提出治疗方药为理中丸、匀气散等,古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及预后已有一定的认识.
  现代对新生儿硬肿症的研究更为深入,在病机为阳气虚衰、寒凝血涩的认识基础上,认为本病证与中医学的“血瘀证”密切相关,运用温阳活血的药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取得良效。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硬肿症的死亡率。
  (病因病理]

  一、病因
  多种病因可引起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常见的有体质因素及感受寒邪两大原因,少数则因感受温热之邪所致。
  1.体质因素 初生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早产儿、体弱儿更是先天禀赋不足,阳气虚衰,为发病之内因。
  2。感受外邪 小儿出生之后护理保暖不当,寒邪乘袭,直中脏腑为发病的主要原因,亦有部分患儿由于感受温热之邪而发病。感受风寒者,多见于严寒季节,感受温热之邪则无明显季节性。
  二、病理
  1.病变脏腑在脾肾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肾,先天元阳未充,加之后天寒凉损伤,脾肾之阳不振,以致阳气不能温煦肌肤。
  2.病理因素主要在血脉瘀阻 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与血脉瘀阻有密切关系,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气血未充,元阳不振,还是感受寒邪、热毒,均可致血液凝滞,血脉瘀阻,肌肤硬肿。
  新生儿阳气未充,阴气未长,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先天禀赋不足之小儿感受寒邪,直中脏腑,伤脾肾之阳,或因生后感受它病,阳气虚衰,致寒邪凝滞,气滞血瘀而发病。
  脾主运化,脾阳不振,运化失调,水湿内停故见水肿。肺朝百脉,通调水道,寒侵腠理,肺气失宣,肌肤失调,皮肤硬肿加重。肾阳虚衰,阳气不能温煦肌肤,营于四末,故身冷肢厥。阳虚则寒,寒凝则气滞血瘀,致肌肤僵硬,色呈紫暗,唇及肢端发青。严重者血不循经而外溢。故晚期常见阴络伤而出血。阳气虚极,正气不支,引起阳气衰亡,可见气息微弱,全身冰冷,脉微欲绝之象。
  《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云:“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于此可见寒与热均可引起血瘀,临床少数患儿因感受邪毒,毒热蕴结,耗气伤津,阴液不足,血脉不充,血行涩滞,气血运行不畅,亦可致肌肤硬肿。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
  1990年10月第2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沈阳)制定的新生儿硬肿症诊断标准如下:
  1.病史 发病处于寒冷季节,环境温度过低或保暖不当史;严重感染史;早产儿或足月小样儿;窒息、产伤等所致的摄入不足或能量供给低下。
  2.临床表现 早期哺乳差,哭声低,反应低下。病情加重后体温(35℃,严重者<30℃,腋温一一肛温差由正值变为负值,感染或夏季发病者不出现低体温。硬肿为对称性,依次为双下肢、臀、面颊、两上肢、背、腹、胸部等,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心率低下,微循环障碍,严重时休克、心力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肺出血、肾功能衰竭等。
  3.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检测动脉血气、血糖、钠、钾、钙、磷、尿素氮或肌酐、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
  二、鉴别诊断
  1.新生儿水肿 全身或局部水肿,但不硬,皮肤不红,无体温下降。全身性水肿原因很多,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营养不良、先天性脚气病及新生儿溶血病等。凡属营养缺乏者,经输血或补充多种维生素即可痊愈。局部性水肿属暂时性水肿,大都见于女婴,阴唇水肿发红,病情轻,病程短。外表正常的新生儿,尤其早产儿,也有发生手背、足背、眼睑和头皮水肿者,大多不需治疗而消退。
  2.新生儿皮下坏疽 也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常有难产或产钳产史。在身体受压部位(背和臀部)易于发生。患儿有发热、哭闹,局部皮肤发硬,变红略肿,迅速蔓延,病变中央先硬结后转为软化,暗红色,逐渐坏死,形成溃疡,可融合成大片坏疽。
  (辨证论治) .
  一、证候辨别 、
  1。辨别轻重 本病可分为轻症、中症和重症,根据硬肿范围、体温及肛、腋温差等来区别..
  
  2.辨别虚、寒、瘀 本病的病理因素以虚、寒、瘀为主,少数可由热毒壅盛、耗气伤津所致。临床尚须辨别虚、寒、瘀孰轻孰重。虚为脾肾阳气虚衰,寒为阴寒之邪乘袭,瘀为气血运行不畅。虚、寒、瘀并非一成不变,常互相转化,阳虚易感阴寒之邪,寒邪更伤脾肾阳气,阳虚寒凝血涩,则气血运行受阻。患儿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之重症多属脾肾阳气虚衰;患儿反应尚可、全身欠温、四肢发凉、肌肤硬肿之轻症多屑寒凝血涩。
  3。辨别危症 若患儿面青发搐、心腹硬急或口鼻流出鲜血,常可危及生命。
  二、治疗原则
  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根据临床证候不同,阳虚者宜温补脾肾,脾肾阳气恢复则寒邪不易入侵;寒甚者宜散寒通阳,血瘀者宜行气活血;若为热毒壅结者则宜清热解毒散瘀。
  治疗新生儿硬肿症还应注意内服药与外治法配合使用,如配合复温、外敷、推拿等方法以增进疗效,重症患儿应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三、分证论治  
  1.阳气虚衰  
  证候表现 患儿全身冰冷,僵卧少动,昏昏嗜睡,气息微弱,哭声低怯.仰头取气,关节不利。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尿少或无,唇舌色淡,指纹浅红不显。
  辨证要点 本证患儿多为早产儿,体质虚弱,元阳不振。患儿全身冰冷,僵卧少动,气息微弱均显示阳气虚衰之征兆。阳气虚衰,风寒凝滞,经脉不通则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本证多属重症,常易因阳气无力御邪导致肺炎,或因虚寒而血脉失摄导致肺出血之危症。
  治法主方 益气温阳,调和气血。参附汤加味。 、
  方药运用 常用药;人参、黄芪、制附子、巴戟天、桂枝、丹参、当归。制附子应先煎半小时。方药应浓煎,吸吮困难者,可用滴管频频滴入患儿口中。肾阳衰加鹿茸0.3g,研为细末调服以补肾壮阳,口吐白沫、呼吸不匀加僵蚕、石菖蒲、胆南星、郁金、牛黄等活血化瘀;小便不利加四苓散以通利小便;气虚明显加人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心率慢,心音低钝,脉微弱者用生脉饮注射液静滴以益气强心复脉。

  本证还可用真武汤阳和汤治疗。验方熟附子、黄芪、桂枝、当归、丹参、熟地、巴戟天、鹿茸、川芎,或附子、干姜、炙甘草、丹参、当归、红花、黄芪、红参,对阳气虚衰、血脉瘀阻者均可选用。
  2.寒凝血涩
  证候表现 面色紫暗,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皮肤不易捏起,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严重者口鼻出血。唇色黯红,指纹紫暗。
  辨证要点 本证一般系体弱小儿中寒而致,多发生于严冬季节,病情较上证轻。先天不足,阳气虚弱,复受外寒,故全身欠温,四肢发凉.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寒凝,寒凝则气滞血瘀而致面色紫暗,皮肤暗红青紫。严重者因血凝瘀阻,血不归经,可见口鼻出血的危象。 .
  治法主方 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当归、桃仁、红花、白芍、桂枝、细辛、川芎、丹参。寒甚加制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精神萎靡,口吐白沫,呼吸不匀,加白僵蚕、法半夏、石菖蒲、郁金以化痰;硬肿甚加郁金、鸡血藤以活血行瘀;气行则血行,活血必先益气行气,可加人参、黄芪、木香。
  3.热毒蕴结
  证候表现 患儿发热烦躁,面红气粗,肌肤硬肿紫红,尿短赤。严重者不哭、不食、不动,鼻窍出血。唇色紫红,指纹淡滞。
  辨证要点 本证主要见于感染所致的硬肿,发病率低,无明显季节性。热毒蕴郁故发热烦躁,面红气粗,尿短赤.气血郁滞故肌肤硬肿,色紫红,指纹紫滞。热壅血瘀,血液妄行故鼻窍出血。 .
  治法主方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黄连解毒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黄连、黄芩、栀子、人参、川芎、丹参、红花、茯苓,黄芪。发热伤阴,加生地、玄参、麦冬,大便秘结加生大黄、槟榔;鼻衄加仙鹤草、白茅根。苦寒之品易化燥伤阴,损伤脾胃,应中病即止。伴有感染性疾病者,应同时辨证治疗。本证应注意治疗原发病,一般不以党参代人参。
  (急症处理)
  重症硬肿症病死率高,主要死因是肺出血、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应及时抢救.
  1.复温 体温在30℃以下者,缓慢复温效果差,多主张快速复温,将患儿送入预热至27~C以上的温箱中,每小时升高l℃箱温,直至体温恢复,亦可配合加热输液、加温供氧等措施。
  2。肺出血 一经确立,早期给予气管内插管,进行正压呼吸治疗, (CPAP或IPPV),平均气道压1.05-1.25kPa(10.75-12.75cmH2O)。2—3天后病情好转,减低呼吸器参数或撤离。同时积极治疗引起肺出血的原因,如DIC、肺水肿、急性心肾功能衰竭等。
  3.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1)循环衰竭 有微循环障碍或休克体征时应及时扩容、纠酸。
  (2)DIC 重度硬肿症常伴DIC,是硬肿症死亡的重要原因。抓紧高凝期治疗是关键,经化验确定为DIC及高凝状态时,立即用肝素.
  (3)急性肾功能衰竭 尿少或无尿时可给速尿,并严格限制液量。无效加用多巴胺或氨茶碱静脉滴注。并发高钾血症应限制钾的摄入,严重时给予胰岛素加葡萄糖静脉输注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酸钙以抵消钾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4.控制感染 可根据感染性质,加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对新生儿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应慎用。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复方丹参注射液 每次2ml(含丹参、降香各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滴,每日1次,7—15日为1个疗程。用于各种证型。
  2。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每日6—10mg/kg,最大不超过每日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80—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用于各种证型。
  二、药物外治
  1。鲜橘皮120g,藏红花30g,煎成水剂,盛在盆中,水温保持在38.5℃-40℃,将患儿浸泡盆中,15—20分钟后抱起患儿擦干身体,置于预热至32℃一34℃保温箱中,用国产600W的红外线灯照射硬肿处,灯管距皮肤30—50cm,边照边按摩,每次15—30分钟,每日1次。
  2.新鲜韭菜200-250g,清水2500-3000ml,煮沸至韭菜熟而发黄,待其降温至42℃一40℃备用,在26℃一28℃室温中将患儿放入韭菜水中沐浴,除患儿头部外,身体其它部分均浸泡在韭菜水中,并用煮熟变软的韭菜揉摩皮肤,硬肿部位着重按摩,洗浴5一10分钟,水温下降至38℃一37℃时即抱起患儿,擦干身体,包好取暖。每日l一2次。
  3.活血化瘀油膏(当归、红花、川芎、赤芍、透骨草各15g,丁香9g,制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7。5g,肉桂6g,研末与凡士林1000g配成),用温水洗净硬肿部位,涂抹活血化瘀油膏,以手轻揉按摩10—15分钟,4小时1次,冬天油膏须加热后再用。
  三、针灸疗法
  1.针刺 关元、气海、足三里,针后加灸。
  2。温灸 局部用艾条温灸。
  四、推拿疗法
  万花油推拿法 万花油含红花、独活、三棱等20味药,功效为消肿散瘀、舒筋活络。抚法、摩法、搓法可理气和中,舒筋活血,散寒化瘀,兴奋皮肤末梢神经,扩张毛细血管,使血液向周身回流,改善皮肤温度。具体方法:
  1.双下肢肿胀明显用抚、摩两法。患儿置于成人怀中,盖好被。抚法:施术者以温手指腹和鱼际肌涂上万花油,手掌略弯曲,让5个指腹、掌根部及鱼际肌接触患儿皮肤,轻飘地抚双下肢,由下而上5—7遍。再行摩法:用拇指鱼际肌涂上万花油,对肿块逐个地轻揉,节奏缓慢地盘旋摩动,着力均匀,患部有微热感。再施抚法2—3遍,结束推拿。注意勿将皮肤擦伤,每4小时推拿1次。
  2.整个双下肢似硬橡皮状伴有水肿用抚、搓两法。患儿置成人怀中,抚法同上述,抚法完后施搓法:用手掌涂万花油,在患儿下肢来回搓动,并上下揉动,力要均匀,速度宜缓,皮肤稍有热感,再施抚法。每4小时1次。

  五、复温疗法
  寒冷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复温是治疗的重要措施。方法有多种。轻者可放在26℃一28℃室温中,置热水袋,使其逐渐复温。重者可先置26℃一28℃室温中,1小时后置28℃暖箱中,每1小时提高箱温l℃,至30℃一32℃,使皮肤温度达36℃左右。也可因地制宜,采用其它各种保暖和复温方法,在12—24小时内使体温恢复正常。
  六、西医疗法
  硬肿症患儿除急症处理、复温治疗外,还必须供给足够热卡,开始时热卡至少达到基础代谢的需要,以后渐加至正常需要量。补充液体需控制滴速,补液量控制在每日60-80ml/kg,防止心衰、肺出血、高血糖。
  除出血、严重贫血(红细胞压积<0.45),因血粘度高、心功能差,早期不宜大量输血,应以胶体液或血浆调整渗透压平衡,改善血粘度。有出血倾向或已有出血者,可静脉滴注维生素K、止血敏等。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作好孕妇保健,尽量避免早产,减少低体重儿的产生. .
  2.严冬季节出生的小儿应注意保暖,事先提高室温,准备好干热绒毯,待小儿一出生即包裹御寒。
  3.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应经常检查皮肤及皮下脂肪的软硬情况,加强消毒隔离,防止或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二、护理
  1.对早产儿、体弱儿要做好保暖工作。耐心喂养,供给充分热量,使身体产热而复温。能吸吮者,尽量母乳喂哺和口服补液。
  2.对吸吮力差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必要时静脉点滴lo%葡萄糖注射液。
  (文献选录)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胎寒候》:“儿在胎之时,母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令儿著冷。至儿生出,则喜腹痛,不肯饮乳,此则胎寒。”
  《婴童百问.五硬》:“五硬则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疼痛连胸膈间,脚手心如冰冷而硬,此为风症难治。肚大青筋,急而不宽,用去积之剂,积气消即安。恐面青心腹硬者,此症性命难保。”
  《保婴撮要.五硬》:“五硬者,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作痛,连于胸膈,脚手心冷而硬。此阳气不营于四末也。经曰:脾主四肢。又曰:脾主诸阴。今手、足冷而硬者,独阴无阳也,故难治。”
  (现代研究]
  一、药效学研究
  据药理实验证明:丹参、当归、川芎、红花具有加快血流,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及纠正微循环障碍,抗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的作用.丹参并能提高机体的耐氧能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功能。当归、川芎有抗维生素E缺乏的作用。附子具有强心、改善微循环、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作用。人参具有抗休克、强心、提高耐低温能力、加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促进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的功能。

  实验表明丹参注射液可使血流加快,改善微循环,改善红细胞瘀滞聚集,具有抗凝作用.鹿茸精注射液有兴奋强壮滋补作用。川I芎嗪注射液具有抗凝、减少血小板凝聚、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粘滞程度、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微循环等作用。
  二、临床研究
  新生儿硬肿症的现代临床研究在发病情况、病因病机、临床证候特点、辨证论治诸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籍孝诚报道,检查14809名新生儿中,硬肿症患儿有100例,占6.7‰,病死率34%,硬肿发生年龄平均5.9天,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及体重<2500g者发病较早,平均4—5天,足月儿体重≥2500g者平均7天(P<0.05)。硬肿部位以大腿、臀部、面颊、上肢、躯干明显,39例面积>50%,常见症状为皮肤发硬,水肿,皮色紫红,反应低下,拒乳,体温不升,硬肿面积>50%者病死率高达53.8%,<50%者为21.3%。”,
  古代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感受寒邪或风邪,阳气不达,气滞血瘀而成,近代多宗于此说,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另有创见。罗凤珍指出其发病因素依次为围产缺氧、寒冷、感染。”,王鹏飞提出湿热也是本病病因之一,因小儿禀赋不足,胎母湿热侵及小儿致气滞血瘀形成硬肿,使本病病因学更趋完善。另有学者提出本病由于禀赋不足,调护不周,感受寒邪直入脏腑,伤及脾肾之阳,阳气不足,不能达于四肢所致。如果分娩时过早破水,或感受寒邪,导致肺气失宣,气机阻滞,脾运失健,水湿渍于肌肤亦可形成硬肿症。这些理论进一步充实了硬肿症的病因病机学内容。根据临床观察,张宝林将本病的临床表现归纳为五低二多、五大特征、五个严重征象、五个垂危征兆,便于临床掌握。
  1.五低二多是指发病情况,本病多发生在:①低气温的季节及地区;②低出生体重儿;⑧低年龄组新生儿;④低生活能力的新生儿;⑤低热量供给的新生儿;⑥多病的新生儿;⑦患儿母亲多病。
  2。五大特征是指冷、硬、肿、休克、DIC。
  3。五个严重征象指表现为不吃、不哭、不动、不升(指体温)、不增(体重)。
  4。5个垂危征兆中以肺出血最常见,其次是呼吸衰竭、心动过缓和(或)心律不齐(一般是从快到慢、从慢到乱)、肾功能衰竭及中毒性肠麻痹。
  历代医家治疗本病多主张采用益气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络的方法,近年来主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或外敷及静脉给药等,并对中药治疗机理进行了探讨。如曹振祥认为新生儿硬肿症是因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以人参、熟附子各6g,枳实2g,每日1剂,治疗56例患儿,疗效良好。陆传宝将新生儿硬肿症分为3种证型,患儿皮肤硬肿、全身冰冷、气息微弱、哭声低怯者,给予益气温阳,药用人参、黄芪、茯苓各6g,桂枝1.5g,附片3g。全身皮肤苍白肿亮,关节不利、按之凹陷者,治以补气利水,药用人参、白术、甘草、茯苓、泽泻各6g,黄芪、猪苓各9g,五味子lg。皮肤硬肿色暗,不能捏起者,治以益气活血,药用人参2g,黄芪9g,肉桂、炙甘草、木通、赤芍各3g,川芎、当归各6g。张西艺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95例,有效率达95.79%;其内服药为附子、川芎各0.3g,人参、白术各lg,黄芪、茯苓各2g,红花0.6g;外敷药为肉桂6g,丁香9g,乳香8g,红花、赤芍各15g,没药7g。其作用为活血止痛消肿、改善血液循环。李建民以654—2,每次1。5~2mg,每2—4小时1次,白药每次0.25g,每日4次,调匀口服。白药具止血愈伤、活血散瘀功能,并防治DIC、肺出血,在促使硬肿消退、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方面优于单用654—2组。
  新生儿硬肿症与中医瘀证有关,外治法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疏通营血、改善局部血瘀凝块、柔软肌肤的作用。尤其选用活血化瘀中药外敷,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同时新生儿皮肤渗透吸收作用较强,故能收到很好疗效。如康文昭用川乌、草乌、肉桂、桂枝、生姜、丁香、当归、红花、川芎、赤芍加凡士林调成软膏,加温涂敷于硬肿部位,治疗新生儿硬肿症轻症38例,重症17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刘宗媛报道用艾叶500g,加水3000ml,煎熬浓缩成1000ml,每次取250ml加入水浴盆中,保持水温37℃一38℃,每次将患儿浸泡洗浴15—20分钟,浴后擦干放入温暖襁褓中,每日2—3次,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硬肿消肿时间均较西医组短,两组具有显著差异。于秀卿以He—Ne激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主穴取足三里、丰隆、飞扬。配穴按病区邻近取环跳、巨髂、肩鹘,随症加减,每穴3分钟,每日1次,与用654—2加肝素对照组相比,具显著差异。
  三、实验研究
  新生儿硬肿症实验研究较多,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取得了良好疗效,明显降低了病死率。为进一步探讨新生儿硬肿症与“血瘀证”的关系,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科医院观察新生儿硬肿症病儿治疗前后下肢血流图及红细胞电泳时间变化,结果表明,新生儿硬肿症患儿下肢血流图的波幅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硬肿缓解后波幅增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波幅值越低,说明肢体血流量越少,其原因可能为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引起外周阻力增加,血液流动发生困难,使局部血管内流量减少。治疗前患儿红细胞电泳时间较正常新生儿长,治疗后电泳时间缩短(P<O.01)。此实验表明:新生儿硬肿症患儿下肢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度变慢,红细胞表面电荷减少,红细胞互相排斥作用减少,红细胞彼此粘附,“血瘀证”变得更为明显,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后,随病情好转,上述异常均得到纠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