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孩子大脑发育的最佳方法,不靠阅读,八成父母都误会了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不夸张地说,从宝宝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宝宝的大脑发育就被许多宝妈提上了日常,为了能让自家的孩子大脑发育无短板,不少宝妈都在宝宝的早教问题上下足了功夫。

可现实的情况却是,即使宝妈们“费尽了心思”,宝宝到头来的表现却并不明显,甚至还有了下滑的趋势。

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许是中国家长一直以来“使错了劲”的必然结果。

让早教阶段的宝宝陷入“死气沉沉”的阅读,是中国家长最常犯的错误

现在家长在孩子早教的问题上陷入一个误区:

孩子识字越多,将来智力发育越好,孩子识字越早,将来智力潜力更强。

这种对于孩子揠苗助长式的教育理念,归根到底还是中国父母的“焦虑心理”酿的祸。必须承认的是,中国父母一直都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中,这种焦虑状态会随着父母传递到孩子身上。

因为读书是改变家庭阶级的最好形式,所以孩子从早教阶段就要多看书。

多么荒唐的结论。

要知道,决定孩子阅读能力的髓鞘只有到孩子5~6岁的时候才能够发育完全,这时大脑才具备了阅读的基本能力。

这也就意味着,父母过早地让孩子阅读不光是在对牛弹琴,反而会消磨掉孩子对于阅读的原本兴趣,取得南辕北辙的负面效果。

研究证实: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最佳方式”,不是死气沉沉的阅读

实际上,科学界一项发现,无疑是对“阅读刺激大脑发育”这种“伪科学”说法的致命一击。

2014年,比利时和德国的科学家在对152个脑发育良好孩子的大脑进行扫描后发现,几乎所有宝宝的大脑,都有着体积更大的背外侧前额叶子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额叶眼动区(frontal eye fields)。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的这两部分大脑结构出现变化呢?

研究人员经过走访调查后发现,这些宝宝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和习惯,那就是游戏,特别是玩具和积木等动手类游戏。为此研究人员大胆预测:

孩子每周玩游戏的时间越长,大脑中背外侧前额叶子皮质和额叶眼动区的体积会更大,大脑开发的程度就越深。

这一点似乎和认识中的“阅读能促进大脑开发水平”的结果完全相反。

在后续的调查发现中,研究人员更加坚定自己的结论,宝宝阅读能力的养成起码要到5~6岁,在这之前,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最好形式其实是游戏而不是阅读。

可惜的是,有八成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与其说是游戏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倒不如说是刺激加快大脑的开发程度

父母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人脑的功能实现其实是建立在信号传递的基础上的

对于宝宝也不能例外。

宝宝在借助眼睛、耳朵、手指接触到外界的多元信号后,将信号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到大脑皮层表面,并借助脑间结构——突触进行传递,并进入大脑皮层。

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神经系统传递电信号的过程是与生俱来的“天赋”,那么判断信号传递的效果,重头戏就落在了突触传递的过程中。

突触越多,信号传递效率越高,大脑处理信息速度越快,大脑开发程度越好。

要想形成更多的突触,首先就要获得足够多的外部刺激。相比之下,仅仅能调用眼睛(视觉)的阅读,要比能调用眼睛(视觉)、耳朵(听觉)、手指(触觉)的游戏,产生的刺激要少得多。

游戏对宝宝早期大脑发育的价值自然不会差。

要想借助游戏促进宝宝早期大脑发育,选好游戏才是关键

游戏能促进宝宝早期大脑发育,那是不是说任何一款游戏都会有这样的效果。

答案当然不是。

1995年,心理学家Benloucif, S.在研究了宝宝大脑发育和游戏的关系后指出,要想让宝宝的大脑发育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起码要满足这三点条件。

● 条件一:颜色丰富,借助色彩,对宝宝的视觉造成刺激。

● 条件二:强调动手能力,对手部含有的大量神经进行刺激,促进大脑深入发展

● 条件三:重复使用,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是需要重复的,必要的重复能让大脑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写在最后

俗话说:养娃无小事,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不是盲目选择,而是要依照孩子的天性顺势而为,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