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花开
大家知道“克勒门”是一个汇聚各领域文化艺术家的平台,七年来挖掘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分享着海派文化的精彩,汇聚在这扇彩色之门中的人无论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点:爱上海。
正是出于这份爱,我们除了每一次的“克勒门文化沙龙”之外,还在积极做着海派文化的分享和传播,走进博物馆、图书馆,走进高校、社区,举行“克勒门之夜”音乐会,出版“克勒门文丛”……
3分钟带你了解“克勒门”
而从去年开始,我们“克勒门”的女主人阎华发起了“海上花开——海派文化进校园”项目,把“海派文化艺术公开课”带进了中学。
阎华在“海上花开”课堂上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变化日新月异,很多年轻的上海人对城市历史的了解越来越少,而“新上海人”也早已成为这城市极大的人口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代“上海小囡”成长了起来,父辈体验和讲述的缺失让这城市的历史、风俗和故事离得越来越远,很多孩子连上海话都不会说了。
近年来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各界重视,不少学校都提出了“要重视海派文化”的概念,但对于“海派文化”的实践更多的是集中在沪语推广等方面。
而“海派文化”的核心是精神,让孩子们通过学习认识上海、了解上海,为这城市的文明骄傲,理解海派文化的精神才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所在。
陈钢
掌门人陈钢先生说:“海派文化是上海的魂,上海的根,海派文化的学养要从小抓起,让每一个在上海的孩子学上海,读上海,懂上海,爱上海。”
正是带着这样一份期待,我们邀请各路专家做演讲、做课件,通过孩子们可以接受的切入点,分享海派美术、音乐、建筑、电影、戏曲、文学等内容,让孩子们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理解上海开拓创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胸怀。
艺术评论家林明杰从生活中可见的雕塑、绘画讲述海派美术的发展历程。
经典947的电台主持人虞莉娅与孩子们分享经典音乐。
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庄瑜带着孩子们开启博物馆的奇妙之旅。
全国第一位美育特级教师王圣民分享优雅的审美和表达。
艺术脱口秀创办人罗依尔用脱口秀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述都市之美。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马琳教授带着孩子们在上海“奔跑艺术”。
“海上花开”系列公开课以文化艺术、城市故事、文化地标为入口,让艺术名家说艺术,让历史见证人说历史,让文化地标说文化,以小见大,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构建海派文化分享体系,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城市文明,理解城市精神。
一年多来“海上花开”项目在宝山区试点,如今又走进了静安区,希望让更多的孩子们通过我们的公开课感知上海深厚的文化底蕴。
可能十多岁的孩子们对上海的认知和情感并没有那么深,我们讲述的内容他们也不一定都能理解。
但正如阎华在最近的一次课上所说:“今天我跟你们说的一些地方,你们可能没去过,提到的一些人名,你们可能没听过,但我希望你们能记住,因为今后你们一定会遇到,那个时候我希望你们能记得中学课堂上与它们的交集,充满感情地走近。”
这里地标林立,无数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第一”在这里诞生,构成这城市文明的基石;
这里大师辈出,在音乐、文学、美术、建筑等领域大放光芒,撑起中国现代文化的半壁江山;
这里传奇无数,每个街角、每扇窗门、每束灯光都有自己的故事,记录下这城市的光影流动。
这是让我们骄傲的上海,这是让我们深爱的上海!
希望每一个上海小囡都能感知上海之心,感受上海之美,传递上海之爱!
爱上海,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