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外治医说》之渊源

吴尚先(1806—1886),清代医学家。名樽,原名安业,字尚先,又字师机,晚号潜玉居士、潜玉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所著《理瀹骈文》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外治专著,对中医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提出了外治法可以“统治百病”的论断,被后世誉为“外治之宗”。

1

2019年,我在回乡查阅家谱,撰写家族史,慕然发现古朴沧桑的谱匣里,除了四册族谱之外,另有一卷红布包裹着的小册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两本早已泛黄的医书,当时也没多想,连同家谱一起带到了县城。

我利用了三个多月时间,逐字逐句将家谱打印了下来,从姓氏渊源,家族迁徙,族规祖训,先祖列传及谱序列表,全部整理了出来。尤其是在整理清代二世祖邦盛公事迹时,发现先祖竟然世代从医,精通岐黄之术,并开设医馆,一直传承到爷爷那一代,因为新旧社会交替,父亲这一代医术不幸中断。

整理完家谱,我满怀好奇打开了红布包裹的一本药书,就是《理瀹骈文》。整理完家谱之后的一个下午,我安静地打开这本发黄的老医书,发现是那么的晦涩难懂,于是我怀着传承先祖中医的虔诚心态,开始解读这本书。当然在此之前,我首先用了两年的时间,系统的学习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此基础上,我决心逐字逐句学懂理论骈文,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装进家谱里,说明先祖对于中医外治医学的极度推崇。

2

《理论骈文》骈文写书,为一册治疗各种疾病的外治法专书,内容丰富。门类排列,既系统讲述了敷、洗、熨、熏、浸、盦、擦、坐、嗅、嚏、刮痧、火罐、推拿、按摩等各种治疗方法,总结古代应用的经验和民间流传的秘方。更重要的是,理论骈文立足30余年的外治实践,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中医外治的系统理论框架,从外治理论、辨证论治、外治技术等方面,对中医外治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用他自身三十余年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外治治疗疾病的医学实践。

尤其是当我看到序言的时候,发现其中的一篇序言竟然是吴尚先的哥哥写的:

“凡远近来者日或一二百人。或三四百人。皆各以时聚有舁有负。有扶掖有提携。或倚或蹲。或立或跪。或瞻或望。或呼或叫。或呻或吟。或泣或啼。拥塞于庭。待膏之救迫甚水火。斯旁观者莫不慨息。以为绘流民之图。开赈饥之局不过如是。”

从以上序言及文章正文叙述可知,吴尚先以膏贴为主的中医外治技术,而且月出膏药五万余张,日诊病人一二百人至三四百人。一方面说明膏药疗效确切,另一方面,是因为膏药质优价廉,穷苦百姓都能承受的起。另外也说明膏贴治病快捷方便,容易被老人及儿童所接受。

3

孩童时期,我和堂弟堂妹们经常在爷爷的天井院子玩耍。爷爷一辈子没干过农活,在我的童年里,爷爷时常穿着一袭长衫,但爷爷长啥样子,我的记忆里早已模糊不清了。因为在我六岁那年,爷爷就离开了。

在幼年的父亲的酒瓮上,曾经盖着很多本泛黄的旧书。很多年以后,父亲告诉我说,那是祖先流传下来的医书,当时爷爷让父亲和伯父们学,但可惜未曾传承下来。

我上初中的时候,父母说如果我考不上中专,就让我拜邻村的一个姓高的老中医为师,那位老中医解放前跟着爷爷学过一段时间中医,解放后,爷爷成了大队会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那位姓高的中医重操旧业,称为远近十里八乡的著名赤脚医生,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只可惜我后来离开了家乡,从医的愿望从此中断。

家谱了发现了先祖从医的经历,瞬间打穿了我的记忆,中医梦从此燃起。按照吴尚先老先生指引的中医之路,我开始了学习伤寒论的历程,然后我从《水镜麻衣神相》里掌握望诊,从火神派郑钦安大神那里学习问诊,接着学习李时珍的二十八脉,神农本草经的药性,陈修园注解的伤寒金匮时方歌括。

但我依然无法掩饰对于《理论骈文》的尊崇。虽然后世里有《外治寿世方》等众多外治书籍,但大多都是对于膏方的收集和整理,而对外治医书的探讨极少。中医外治历经后世医学家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发展出膏贴、贴敷、熏蒸等多种疗法,但系统的方法,从未有过对于《理论骈文》的超越。

“医者,小道也。而修德积善之方在焉。风尘扰扰。我子若孙其克守此以保家。或不仅为耕读之一助也”。未曾有名师,但以吴尚先先生为师也,踏入《理论骈文》的理论与实践,以修德积善,且以助人切自助者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