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机制下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吉亚兵
【摘要】
核心素养是指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产教融合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要坚持“职业核心素养”的理念,用核心素养指导课程设计、用核心素养指导教学实践、用核心素养指导教育评价,统一“职业核心素养”转化过程中的三个关系,探索产教融合机制下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作者简介
吉亚兵(1971—),男,江苏海安人,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处主任。
文章出处
《职教发展研究》2020年第4期106-109
关键词
产教融合;核心素养;培养
如何在中国大地上开出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花”?职业教育人在不断地探索。产教融合是近几年来职业教育人的又一次“摸着石头过河”。任何办学模式对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根本性问题的认识,是其理念之根、实践之母,产教融合也不例外。产教融合机制下的“核心素养”即是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
一、产教融合机制下中职学生的
核心素养培养的特征
产教融合是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融合。产教融合机制下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外延及其培养有着与一般学校教育不一样的特征。
(一)不同的身份认知: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
对自己身份的不同认知会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不同的身份认同会形成不同的群体价值。当我们教育的对象认识到自己具有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时,对核心素养的含义、具体的内容及实现的手段的理解与接受也就有了产教融合机制下的不同特征。只有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对自己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有了很好的认同,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有了基础。如何让职业院校学生适应双重身份的定期转换,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都是一种挑战。
(二)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传承:双导师和双过程
1.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制。产教融合机制下的知识技能教学和素养培养的任务是由合作学校的教师与合作企业的师傅共同完成的。学校教师承担着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传授任务,企业师傅将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岗位技能通过岗位实习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和岗位技能的传承,都共同面临素养的培养,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主导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他们的知识背景、工作经历、教学经验使他们对教学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认知有很大的差别,对核心素养的内容、过程与培养方法的认知同样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双导师制的特征,需要我们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将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和实施统一到同一个标准层面。学校教师要加强对职业素养的认知与体验,企业师傅要加强对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的认知与认同。
2.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双过程。产教融合是发展了的“工学结合”,其工学交替的特点,体现在学校的教室和实训室与工厂车间里的生产线的两种教学的场景下的教学过程。学校场景下的教学过程,无论是项目化的课程体系,还是行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其教学的流程都是教师和学生所熟悉的由导入、讲授、示范、练习等过程组成的“讲练做一体化模式”。企业场景下的教学过程,与学校的教学有很大的差别,是“师傅手把手带徒弟”的形式,师傅在岗位技能的传授过程中融入学校教育的元素,也就是师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言传身教”。这种双过程的特点是产教融合机制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不同的价值需求:双主体评价
评价是指对人或事进行数据收集,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分析形成结论,以更好地指导人的发展、事的推进的过程。产教融合机制的评价主体有两个,一个是企业,一个是学校。产教融合机制的企业主体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追求经济效益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其必然是以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社会效益是其天然属性,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是其必然的价值取向。这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使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有了自身的特殊性。
虽然产教融合机制下的办学模式具有不同的身份认知,教学过程不同,办学主体的价值需求不同,但所有的教育教学过程都围绕着“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
二、产教融合机制下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是人们对美好教育的必然需求,也是素质教育深化的必然需求。核心素养的理念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要将其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及学校特色、企业特色的产教融合机制下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一)构建依据
构建产教融合机制下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是“核心”的具体体现。
二要把握有关政策文件的内容。比如《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中提出的“职业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三要充分体现企业的需求。包括企业的共同需求和产教融合机制中合作企业的特殊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职业理念、坚定的职业信念、优异的职业能力素养以及自觉的职业意识的新时代职业人,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四要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角色意识,以及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素养的现代社会人,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性。
五要了解中职学生的发展需求。考虑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生源特征及发展需求,关注中职学生的身心特征,把“以生为本”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学生从自立走向自强,学生成才成功。[1]
(二)具体内容
结合国家政策文件和企业用人行为分析,体现合作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提出产教融合机制下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1.“6+1”基础素养。“6”是指面向全体的共性要求,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所提出的六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对中国教育而言,这一体系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职业教育也必然要把这六个方面作为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产教融合机制下的职业教育自然也是如此。“6+1”中的“1”是指产教融合机制中的校企的特色文化的需求。
2.“3+1”类职业品格。职业品格体现具体职业精神。作为职业教育,必须把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具化为职业品格。从一般企业的共同需求出发,我们认为,中职学生的必备职业品格应包括“三”点:一是职业理想信念,如职业信念、职业价值、职业认同等;二是职业基本意识,如团队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制度意识等;三是职业道德人格,如职业基本道德、爱岗敬业精神等。此外,对于具体的企业而言,也应有符合具体行业特点的“一”类职业品格要求。
3.“5+1”项关键能力。中职学生的关键能力要求来源于生产一线的岗位需求,根据各专业的岗位能力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这“五”项能力是各专业的共同要求,即动手操作实践力、创造思维判断力、语言表达沟通力、信息处理学习力、岗位适应耐挫力。除了这些普遍能力要求,产教融合机制下的合作企业自然也有一项符合行业特点“一”的具有行业性的能力需求。
三、产教融合机制下
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
产教融合机制双主体的特点,要求我们从教育各环节入手,发展产教融合机制下的双主体、双身份、双环境、双资源的育人体系。
(一)坚持“职业核心素养”的理念
育人理念影响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学校和企业以及每一位教师和师傅应“事事”“时时”坚持职业核心素养的理念,以此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带来的挑战。
1.用核心素养指导课程设计。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平台,因此课程建设要对接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2]产教融合机制下的核心素养培养,首先要有好的产教融合的课程设计,通过产教融合的课程设计,为产教融合机制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与真实工作过程相对应的课程平台。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要成为课程设计的中心,通过“学做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企业的用人需求。
2.用核心素养指导教学实践。一是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具体的教学知识技能、情感目标与核心素养的目标有机融合,以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养成作为产教融合机制最主要的育人目标。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核心素养的理念。无论是学校的教室、实训室课堂,还是企业生产车间的实践课堂,都要推行人本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学方法也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这个中心设计,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开展启发式、探讨式、案例式、情境式、互动式教学活动,通过生动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核心素养。三是学以致用,用核心素养的理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核心素养指导教育评价。一是用核心素养指导评价标准的制定。将课程的内容要求、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需求有机结合,明确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完成学习后,其知识技能运用以及能力素养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在制定学生素养评价标准时,学校要坚持“个体本位”的评价价值理念观、“能力本位、素质为先”的评价内容选择观、“目的性价值”的评价目标取向观以及“相对评价”的评价方法观。二是用核心素养指导评价手段的改进。改进和丰富评价的手段,设计核心素养的评价量化表格,让评价的素养的内涵显性化。三是用核心素养指导评价主体的选择。将产教的双主体评价与社会的第三方评价相结合,丰富评价的主体。四是用核心素养指导评价结果的运用。用核心素养的理念分析考评结果,有效反馈与引导学生加强能力培养,实现核心素养养成的教育目标。
(二)统一“职业核心素养”转化过程中的三个关系
1.普遍性与专业性。职业核心素养是普遍的,是适应于各种工作情境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职业教育的特色就在于“专业”,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既重视职业核心素养,也重视专业性品格与技能,各有侧重,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专业技能教学的全过程中体现职业核心素养的要求。
2.理论性与实践性。职业核心素养体系,既具有理论性,也具有实践性。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实践过程。理论指导实践,但不能误导实践,要避免“口号式、情怀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过程中,要让职业核心素养的目标、内容、路径与评价等具体化。
一是要有具体化的素养目标,即要把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到具体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核心素养之上。二是要有具体化的内容标准,主要体现为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能力、品格等核心素养要素。三是要有具体化的实施路径,即为培养核心素养养成所提供的教育环境、课程、平台及资源, 包括基于核心素养的校园大环境及班级微环境的创设、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公共基础及专业课程体系的校本化设计等。四是要有具体化的评价标准,即学生在核心素养养成等方面的基本程度要求。
3.一般性与区域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具体的人总是处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对个体的素养的培养总是在一个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总是在一个个具体的行为与活动中开展的。因此,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实施必须要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特点,积极开发乡土核心素养培育课程。
(三)理顺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基本路径
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核心素养的实践转化就是围绕解决“知”的问题和“行”的问题的一系列的教育教学行为。
首先,要以职业核心素养为中心,构建具有产教双主体特点的指标体系,形成具有“校本”和“企本”特色的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文化”。其次,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发展的情境,应围绕职业核心素养的发展,结合校企双方的具体情况,创设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情境。在教室中传授知识,在车间中传授技能,在情境下养成核心素养。情境的创设可以从硬件环境、文化环境、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再次,要开发培养职业核心素养的核心课程。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开发核心素养专门化课程,包括“创新创业”“特长特色”“趣味兴趣”等不同类型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濮德锁.适合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9(10):56-60.
[2]祁占勇,王羽菲.多元·联动·共治: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行动逻辑[J].职教发展研究,2019(2):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