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钱眼”故事的发生地在长治城隍庙

钻钱眼”故事的发生地在长治城隍庙

潞安府城隍庙匾额

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城隍的本意原是指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

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之。长治潞安府城隍神被封为第二等——“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

城隍爷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聊斋志异》开篇即为《考城隍》,讲述了一个名为宋焘的廪生因文中有“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之句,而令“诸神传赞不已”,遂得任河南一处城隍之职的故事。这不仅给城隍平添了几份人性色彩,同时也足见城隍是心地纯正、至情至性福佑人们之神。

城隍庙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长治潞安府城隍庙位于长治市大北街庙道巷,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在明弘治、清道光年间曾扩建重修,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

现城隍庙大殿、角殿、寝宫、戏楼、玄鉴楼等建筑保存完好,置身其中,可穿越时间的激流同时领略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有庙就有会,因为各地城隍神的生日不同,所以古庙会的日期也各有别,长治潞安府城隍庙的主会为每年的四月十五,届时看大戏、赶庙会、烧香祈福的人们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潞安府城隍庙自古就是一个繁华所在,古时通讯手段不发达,没有网络、手机等即时通讯工具,传递信息非常缓慢,但是在清朝乾隆年间,潞安府城隍庙却出现在一个没有到过长治的江苏人沈起凤的著作里。

沈起凤像

沈起凤,字桐威,号赘渔,又号红心词客,苏州人。其所著《谐铎》一书中《财戒》一文,开篇第一句即为:“山西潞安府城隍庙,寓一奇客,自称五岳子。审其音,类燕赵间人,日颠倒四时花木以为戏。”

整篇故事的大意是说,在城隍庙里住着一个河北山东一带来的擅长变戏法的游士,名叫五岳子。有一天,他从袖筒内拿出一枚铜钱,插在地上,以指代笔作符,不一会儿铜钱便长成车轮大小。

游士对围观的众人拱手说:“此物有福则享,无福则殃,尔等勿轻觑也。”说罢便走了。天黑以后,有一个街痞无赖想趁夜色把这个“大钱”偷走,扶着钱反复转了几圈后,偶然把头探进钱孔,只见里面琼楼玉宇,一群美女正在奏乐跳舞。

钻钱眼设施

无赖看的入迷,不觉把大半个身子探了进去。忽然听的堂上一声大喝:“何宋龌龊奴,窥人闺闼!”瞬间,眼前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无赖来不及退身,钱孔把他拦腰卡住,进退不能。

等到天明,游士回来见到无赖哈哈大笑,说:“天地间,礼义廉耻,酒色财气,如武候八阵图,廉为生门,财为死门。渠已从死门而入,尚望从生门而出耶?”

王某苦苦恳求,加上周围群众的劝说,游士见王某有确有悔过之意,于是拿笔蘸水沿钱孔涂过,王某才得以脱身。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钻钱眼的故事,却不一定知道故事的发生地是长治,就发生在城隍庙前的广场上。

这个故事对如今很多长治人来说,可能会因故事中的无赖败坏了长治的名声而扫兴,但我认为恰恰相反,这说明长治人身上有着知错能改的优良品质,同时警示人们要诚信经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现在很多景区建有铜钱雕塑让游客钻钱眼,取财源广进、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游客也是趋之若鹜乐意钻钻。作为故事发生地的潞安府城隍庙广场,不妨也学学外地经验,打造打造“钱眼”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