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思考(二)
作者:徐孟东
内容提要:20世纪初随着中国新音乐的诞生,西方复调音乐理论开始较为系统地介绍引进到中国,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教学和研究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在1920~1970年代末半个多世纪里,虽然也有专家学者进行了有关探索,但中国复调音乐理论主要处于学习吸收借鉴西方包括苏俄复调音乐理论的阶段。而在改革开放后的近三十多年(文章将其再划分为二个阶段)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十余年间,经过不懈努力和艰难求索,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终于开始初步形成。其标志就是这一领域大量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学术成果——包括数十部专著与教材,和几百篇论域广阔、内容丰富、分析研究深入的专题论文。当然尽管如此,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初步形成和今后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令人思考。
关键词:复调音乐理论;对位;赋格;复调思维;技法
刊载于《音乐艺术》2018年第1期,第46~61页
(续)
2.专题论文开始成批涌现并形成两次高峰,学术队伍初步建立。
在中国新音乐诞生直至改革开放的数十年时间里,仅有本文之前提到的陈铭志《对我国民间音乐中复调因素的初步探讨》、萧淑贤《关于复调音乐写作的几个问题》[i],以及饶余燕《复调音乐形式的最高典范——赋格在音乐表现内容上的作用》[ii]等几篇涉及复调音乐的学术论文。而1980~1999年间,国内各音乐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复调音乐专题学术论文130余篇,并分别在1980年代后期、1990年代后期呈现两次高峰状态;同时初步建立了以中央、上海等音乐学院教师为主的复调音乐理论研究学术队伍。
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时期复调音乐论文内容,将其研究范畴大概分为以下几类,并列举其中一些文章作为参考:
(1)复调思维理论与实践研究——论述及此,我们首先关注到的就是此时期陈铭志《对复调思维的思维》《复调思维与形象思维》[iii]等文章,具有显著的创新意义,从复调音乐理论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和创作实践中创造性地概括、抽象、总结出对抗律、置换律和互补律等三种复调音乐思维规律,并结合西方音乐发展不同时期的创作实践,予以系统地阐释论述。其他还有林华《复调音乐的复兴》;于苏贤《调式思维在20世纪复调中的发展》《20世纪复调音乐导论》;朱世瑞《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复调音乐思维的表现形态》;高佳佳《弦索乐〈十六板〉的复调与变奏思维》;黄洛华《从〈小宇宙〉看巴托克的复调思维与技法》[iv]等文,也以不同视角对复调思维问题进行了研究。而这其中朱世瑞的论文(实际为其硕士学位论文,后于1992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以《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为名正式出版),将目光直接聚焦于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核心问题——复调音乐思维、理论、创作及表现形态等,所作的相关分析研究,详尽、深刻而颇具说服力,可以说是这一领域以往不曾有过的系统论述,影响广泛,引起作曲理论界高度关注,为探索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初步形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专著,其意义也是历史性的,它是中国复调音乐理论初步形成发展进程中第一本真正意义的专题著作。
(2)经典与现代复调作品分析与技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巴洛克后期巴赫等人的经典之作和20世纪一些重要音乐流派的复调音乐作品分析及写作技法。比较重要的有:段平泰《介绍巴赫的三部作品》;赵晓生《巴赫的创意曲》;陈鸿铎《巴赫赋格曲写作中的独特处理》;陈铭志《兴德米特的钢琴曲〈调性游戏〉》《安东·威伯恩的管弦乐曲〈帕萨卡里亚〉》《阿诺德·勋伯格的钢琴曲——Op.33a》等;于苏贤《论兴德米特〈调性游戏〉中的调性》;林华《斯特拉文斯基的复调写作技巧》;刘永平《鲁托斯拉夫斯基有控制的偶然对位研究》;邹向平《谢德林与他的两部钢琴套曲》《赋格的突破——鲁托斯拉夫斯基〈前奏曲与赋格〉初析》;邹建平《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对当代赋格曲写作的启示》《贝多芬与20世纪赋格写作》;徐昌俊《布里顿的管弦乐曲〈帕萨卡里亚〉》[v]等。这类对以巴赫作品为代表的巴洛克后期经典复调乐曲和20世纪代表性复调重要作品及其形态、结构、技法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学术论文,是以往不曾有过的,它们促进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经典与现代复调技法的吸收运用,对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初步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及作曲家作品中复调技法与表现形态、织体研究——这方面的论文比较重要的如陈铭志《新时期音乐创作中的复调新织体》《贺绿汀复调艺术手法》《丁善德的复调艺术风格》《朱践耳音乐作品中的复调技巧运用》;徐孟东《中国复调音乐形态新的发展与变异》;周雪石《十二音技法在赋格中的运用——兼析陈铭志一首序曲与赋格》[vi]等。这些专题学术论文,关注并较详尽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中国作曲家群体作品中呈现出的复调音乐技法及其新的表现形态,并探讨它们与中国韵致音乐风格的关系。这无疑从更深层面推动了这一时期中国复调音乐研究,对探索其理论的形成、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4)复调音乐形式、体裁、技法及发展史等本体研究——作为一门古老而在20世纪又焕发出勃勃生机的作曲理论与技法,复调艺术形式、体裁、技法、结构以及其发展历史的研究,无疑是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界关注的又一学术领域。有关这方面比较重要的论文有:于苏贤《对位在作曲中的广泛性价值》《非序列无调性音乐的复调结构》《20世纪复调音乐导论》;林华《色彩复调》《复调音乐的复兴》《苏联现代音乐中的复调》;赵德义《现代赋格答题的多向性选择》;丁善德《作曲技法探索——复调手法》;饶余燕《试论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以及杨捷《简论复调音乐发展的周期性》,罗新民《复调音乐节奏的一般特征》;杨勇《固定旋律在复调音乐发展中的作用》、王森《固定旋律的沿革与意义》、刘永平《近现代音乐中对位性双调叠置研究》;邹建平《20世纪赋格主题的特征》[vii]等。这类从复调音乐形态本体和基础理论出发,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研究的论文是以往不曾有过的。而从历史的维度来探究复调音乐这一延续数百年之久的艺术形式、形态及其发展变异问题,无疑是更具有学术深度的。
(5)其他方面研究——这主要包括有关复调教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中复调现象与形态研究等方面的著述。
复调教学是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界最早关注的领域,如本文前述,国内第一批编著、翻译的复调论著实际上均为教材性质,从1930年代王光祈《对谱音乐》直至1980、1990年代陈铭志、段平泰、刘福安、林华、赵德义、孙云鹰等人的复调教材,以及前述由廖宝生、陆华柏、唐其竞、萧淑娴等人翻译的一批国外对位法与赋格教程。而尤为令人注意的是,此时开始出现就复调教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专题论文。如林华《古老学科的新课题——陈铭志复调教学体系研究心得》《用创造心理学指导复调教学》;张韵璇《当代法国对位教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viii]等;以及发表于1988年11月第一届全国音乐院校复调音乐学术研讨会的数篇相关论文,包括在非作曲专业乃至师范院校进行复调教学的研究文章,兹不详列。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理论得以确立并不断传承发展的基础,而此时期上述这些成果特别是中国学者独立撰写的教程和专题教学研究论文,对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初步形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如俄罗斯民间音乐对其复调音乐理论体系建立的深刻影响与作用,有关中国传统音乐中复调思维与形态研究,必然也是中国复调音乐理论形成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本文曾指出,国内复调音乐研究的发轫之作,即为陈铭志1959年发表于《音乐研究》的论文《对我国民间音乐中复调因素的探讨》。而在1980~1999年期间,樊祖荫等一批学者,在这一方向继续进行深入探索,撰写发表了一批相关论文,令人关注的有姜元禄《江南丝竹音乐的复调特征》,樊祖荫《布依族、壮族多声部民歌之比较研究》《云南多声部民歌研究》《中国多声部民歌的织体研究》,程大兆《论中国古琴曲中的复调现象与特征》,梁甫基《广西民歌复调技法探析》[ix]等。
回顾总结以上列举的此时期复调音乐领域各方面学术成果,我们可以从中窥见随着中国复调音乐理论已逐渐呈现出初步形成态势并获得一定发展,而逐步凝练出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复调音乐理论学术队伍的历史进程。中央和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中国当代作曲技术理论学科重镇,必然在复调音乐理论研究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其他专业音乐院校也在此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产生了许多优秀成果。它们汇聚而成的复调音乐学术队伍,共同为探索中国复调音乐理论及其初步形成、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第二阶段,2000年至今,中国复调音乐理论开始初步形成
在经历了长期的引进、学习、吸收阶段,并在改革开放后经过20年探索,获得比较丰富的成果和相应学术平台以后,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界在复调音乐理论领域不断开拓研究视野,深刻挖掘古今中外复调音乐艺术成果,广泛探寻其发展规律和在现当代的各种艺术现象,在近十余年时间里,明确方向,终于为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初步形成和发展确立了基础。我们仍然主要从学术成果的视角,来说明和确立本文的观点。
1.学术专著持续推出,且视阈不断扩大,体例、内容更趋丰富创新而具独特性,使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初步形成发展趋于明朗。
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二十世纪复调音乐》《中国传统复调音乐》[x]
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作为列入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其特点如下: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讲授详尽,适合专业音乐院校作曲专业复调教学需求。如该书上卷“复调技术理论”,包括了从二声部严格分类对位、严格写作风格单对位复对位、模仿对位,直至五声部至八声部对位的各种形态、技法的共十七章翔实内容;每一章中又均有理论特性阐释和写作原则、技术以及实际应用的讲授。特别是有关二、三、四声部对比复调的第三、九、十四章均安排有相应的严格写作风格写作训练内容,是国内其他复调教材没有或简略提及的,这对于作曲专业学生风格模拟写作基础训练甚至其主课学习无疑是颇有裨益的。另外,此书还辟有二声部、三声部复调乐曲写作章节(第七、十三章);在有关复对位内容的各章,则较详尽地讲授各类变体复对位写作技法及运用等,这些都是这本教程的优势和特点。当然也有意见认为此教程每一章节后仅有文字提示的练习而无适配的写作习题(这与苏联斯克列勃克夫《复调音乐》体例类似)是一个缺憾。
而于苏贤的另外两本专著,其重要意义在于它们是以专题研究形式探究分析论述某一方面学术领域的复调艺术现象、形态,其体例已完全不同于以往中国学者经常以教程形式出现的复调著作——如有所创新也往往是在不同章节教学内容中融入一些自己的理论创见与观点。这两部著作分别对西方20世纪现代音乐各风格流派和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复调思维和技法、形态及其变异发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阐释论述明晰,是这一阶段复调音乐理论的代表性论著。
林华:《复调音乐简明教程》《复调艺术概论》《复调音乐教程》[xi]
鉴于多年从事音乐院校专业复调教学的丰富经历经验,林华教授在自己1990年代出版的《复调音乐教程》基础上,撰写出版了上述三本新的复调著作(后两本与叶思敏合作)。其特点大致有:一是在保留传统复调教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详尽讲授对位写作技法、形态并辅以相关谱例的基础上,以复调音乐发展历史为线索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直至古典、浪漫主义时期复调风格、技法、形态的变化发展,从而形成这三部教程纵横坐标交叉、风格技法并重的特点;二是作者从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角度考虑,使三本教程在内容、体例等方面各具特色;三是每一章节之后配有相应的不同风格形态的习题供学生写作练习,颇受教师学生好评和欢迎。
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xii]
这是继20世纪80~90年代朱世瑞《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系列论文以专著形式出版;而后进入21世纪,前文所谈及于苏贤教授两部复调音乐专论出版前后,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界推出的又一本学术专著。该专著以20世纪主要风格流派若干位代表作曲家的多部帕萨卡里亚作品为研究对象,详尽分析论述了这些作品的风格、形态、技法特征,以及与作曲家创作生涯的关系等。著名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于润洋先生阅后,欣然为此书作序,对其在复调音乐理论发展中的作用给予好评。作曲理论家、武汉音乐学院原院长彭志敏教授也曾撰文从21世纪中国复调音乐理论和音乐分析理论建设的视角予以深刻评论。
这本书系作者的博士论文修订出版,其主要研究内容之前也已按照作品分析、管弦乐法、和声与对位、主题形态特征等不同方向整理成文在国内各主要音乐期刊发表;专著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表后获得较广泛欢迎。
刘永平:《作曲理论与复调技法研究文选》[xiii]
这部文选收入作者多年来从事作曲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20余篇,而有关复调技法和复调教学方面的论文14篇。这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者有关“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专题的7篇论文(它们原均已在《黄钟》发表),涵盖了20世纪现代音乐各风格流派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复调技法、形态,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阐释论述系统而具说服力,对复调音乐理论学科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近几年来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题论著之一。本文在其后这一历史阶段的学术论文综述第(4)部分中还将对此作进一步评价。
这一时期,其他重要的复调音乐理论著作教程主要还有:陈铭志《赋格学新论》《陈铭志复调论文集》[xiv];张韵璇《复调音乐分析教程》[xv];龚晓婷《复调音乐基础》,杨勇《对位法》(两册:《严格对位法》《自由对位法》)[xvi];孙云鹰《对位法——复调音乐教程》[xvii]等。以及姚亚平视角独特的复调史论著作《复调的产生》[xviii],还有张磊博士学位论文《论支声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xix]等。这其中张韵璇《复调音乐分析教程》和姚亚平《复调的产生》令人关注:前者是国内第一部以分析实证为主旨的复调音乐教程(作者在“绪论”明确指出是为非作曲专业学生编著),体例新颖,编排有序、内容丰富;特别是该教程附录一、二、三,分别列出了复调音乐主要手法、历史及风格演变脉络和大量分析谱例(达115页119个谱例),对学生学习理解相对应的教学内容非常有益。后者则是国内第一部有关复调音乐史论著作,比较详尽而专业地从历史、宗教、文化维度阐释论述了复调艺术形成发展的线索,对于学习和研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人,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复调音乐译著大幅度减少(1980~1999年间达十余部,与中国学者的著作、教程数量几乎持平),仅有本文开始处提到的普劳特《赋格写作》《赋格分析》(段平泰译);凯森《复对位与卡农》(陈田鹤译)等数种,而中国学者撰写出版且更具思辨、论证性质并具有一定独创性的复调音乐理论专著、教程占比达90%以上。这也从某种角度印证了中国复调音乐理论历经几代专家学者70余年努力后,其形成发展确已初见成效和规模。
注释:
[i]萧淑娴:《关于复调音乐写作的几个问题》,载《音乐研究》,1958年第6期。
[ii]饶余燕:《复调音乐形式的最高典范——赋格……》,载《上音校刊》,1956。
[iii]陈铭志:《复调思维与形象思维》《对复调思维的思维》,分载于《音乐艺术》,1989年第1期、《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2期。
[iv]林华:《复调音乐的复兴》,载《音乐艺术》,1985年第1期;于苏贤:《调式思维在20世纪复调中的发展》,载《音乐研究》,1993年第3期,《20世纪复调音乐导论》,连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3、4期;朱世瑞:《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连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第2、3、4期;《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复调思维的表现形态》,连载于《音乐研究》,1987年第1、2、3期;高佳佳:《弦索乐〈十六板〉的复调与变奏思维》,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黄洛华《从〈小宇宙〉看巴托克的复调思维与技法》,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第1、2期。
[v]段平泰:《介绍巴赫的三部作品》,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赵晓生:《巴赫的创意曲》,载《音乐艺术》,1995年第1、2期;陈鸿铎:《巴赫赋格曲写作中的独特处理》,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陈铭志:《兴德米特的钢琴曲〈调性游戏〉》《安东·威伯恩的管弦乐曲〈帕萨卡里亚〉》《阿诺德·勋伯格的钢琴曲——Op.33a》,分载于《音乐艺术》,1987年第3、4期,1989年第4期,《音乐探索》,1987年第2期;于苏贤:《论兴德米特〈调性游戏〉中的调性》,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林华:《斯特拉文斯基的复调写作技巧》,载《音乐艺术》,1986年第1期;刘永平:《鲁托斯拉夫斯基有控制的偶然对位研究》,载《黄钟》,1987年第3期;邹向平:《谢德林的两部钢琴套曲》《赋格的突破——鲁托斯拉夫斯基的〈前奏曲与赋格〉初析》,分载于《音乐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1期、《音乐探索》,1996年第3期;邹建平:《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对当代赋格曲写作的启示》《贝多芬与20世纪赋格写作》,分载于《艺苑》,1995年第3期、《音乐艺术》,1998年第1期;徐昌俊:《布里顿的管弦乐曲〈帕萨卡里亚〉》,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vi]陈铭志:《新时期音乐创作中的新织体》《贺绿汀的复调艺术手法》《丁善德的复调艺术风格》《朱践耳音乐作品中的复调技巧运用》(此文与林华合作),分载于《音乐艺术》,1998年第3期、1984年第1期,《音乐研究》,1985年第2期,《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4期;徐孟东:《中国复调音乐形态新的发展与变异》,载《音乐艺术》,1999年第3、4期;周雪石:《十二音技法在赋格中的运用——兼评陈铭志一首序曲与赋格》,载《音乐艺术》,1991年第2期。
[vii]于苏贤:《对位在作曲中的广泛性价值》《非序列无调性音乐的复调结构》《20世纪复调音乐导论》,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1995年第1期、1992年第3、4期;林华:《色彩复调》《复调音乐的复兴》《苏联现代音乐中的复调》,分载于《中国音乐》,1986年第1期、《音乐艺术》,1985年第1期、《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2期;赵德义:《现代赋格答题的多向性选择》,载《黄钟》,1989年第1期;丁善德:《作曲技法探索——复调手法》,载《音乐艺术》,1987年第2期;饶余燕:《试论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载《中国音乐学》,1990年第1期;杨捷:《简论复调音乐发展的周期性》,罗新民:《复调音乐节奏的一般特征》,载《音乐探索》,1987年第3期、1989年第2期;杨勇:《固定旋律在复调音乐发展中的作用》,载《音乐研究》,1985年第4期;王森:《固定旋律的沿革及意义》、刘永平:《近现代音乐中对位性双调叠置研究》,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1988年第1期;邹建平:《20世纪赋格主题的特征》,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viii]林华:《古老学科的新课题——陈铭志复调教学体系研究心得》《用创造心理学指导复调教学》,载《音乐艺术》,1987年第4期、1988年第2期;张韵璇:《当代法国对位教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ix]姜元禄:《江南丝竹音乐中的复调因素》,载《南艺学报》,1982年第3期;樊祖荫:《布依族壮族多声部民歌之比较研究》《云南多声部民歌研究》《中国多声部民歌的织体形式研究》,分载于《音乐研究》,1987年第2期、《中国音乐》,1988年第2期、《艺术探索》,1991年第1期;程大兆:《中国古琴曲中的复调现象与特征》,载《交响》,1989年第1期;梁甫基:《广西民歌复调技法探析》,载《黄钟》,1996年第3期。
[x]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20世纪复调音乐》《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2006。
[xi]林华:《复调音乐简明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复调音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复调音乐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xii]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xiii]刘永平:《作曲理论与复调技法研究文选》,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xiv]陈铭志:《赋格学新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陈铭志复调论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xv]张韵璇:《复调音乐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xvi]龚晓婷:《复调音乐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杨勇:《对位法·严格对位法》《对位法·自由对位法》,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2017。
[xvii]孙云鹰:《对位法——复调音乐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xviii]姚亚平:《复调的产生》,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xix]张磊:《论支声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