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的五个维度
教学反思是教师批判性地思考自己教学行为与观念以及形成行为与观念的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批判等方式.对教学经验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以提升教学能力的过程。学者卡西尔指出:“反思应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存在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这种审视中,存在于对这种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学者麦伦(V.MarIen)对教学反思的层次和要素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教学反思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针对课堂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第二层次,主要针对课堂实践的假说和教学的结果;第三层次,主要针对道德和伦理以及其它直接的或间接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规范性标准。笔者在借鉴麦伦教学反思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我国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五个维度。
一、教学知识维度的反思
学者杜威在<</span>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对惯例行为与反思行为做了重要区别。杜威认为惯例行为基本上受冲动、传统与权威的控制。反思行为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其支持理由和倾向得出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坚持不懈的细致缜密的思考”。 反思行为特别强调知识推理的重要性,尽可能地对推理进行评价,并给出推理的理由。例如下面的案例:
破析《雷雨》中的密码
语文教材《雷雨》里有一个遗漏的情节:剧中人物口头上经常提起三十年前周家把鲁妈赶走的事件。当时鲁大海出生三天,可鲁大海在剧本里出现时是二十七岁。因此鲁妈应该是二十七年前被赶走才时啊?我仔细排他们的年龄。周萍是二十八岁,那么周朴园与鲁妈在一起至少是在二十九年以前。也就是说.周朴园和鲁妈两个人相爱的时间是三年。所以,“三十年前”恰恰不是把鲁妈抛弃的日子.而是他们相爱的日子,他们两个人从相好到生子再到分离.正好是三个年头。周朴园和鲁妈都不是在回忆一个悲惨的日子.而是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回忆着一个美好的日子。什么样的事情能这么刺骨铭心,值得他们在潜意识里面一再出现?那只有他们美好的爱情。以前我们解释《雷雨》总说周朴园是如何的虚伪,可感觉里总是稀里糊涂的。如果从那些被遗漏的缝隙里寻找信息。《雷雨》说的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家庭伦理悲剧。
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对名著知识的解释尽管不能保证其正确性,但他不是从教条出发的,相信文本表面所提的东西,而是试图破析《雷雨》文本中的密码,反思文本的脚本背后是否还有一个更加完整的世界。这种充满理性的思考是推动教师对教学知识维度作批判性反思的力量源泉。
二、教学技巧维度的反思
技术维度的反思是对课堂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反思。包括常规技能的反思和临床应急技巧的反思。
常规技能反思的重点在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合适、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是否合理。例如下面的案例:
我这节课讲课的节奏太快了.有点儿一路小跑的味道,主要原因是心理紧张.作为新教师我怕上课.怕和学生对视.结果在上课过程中没有和学生发生感情“交流”,形成了“我讲我的。你听清听不清我不知道”。咬字不清,也是这堂课的一处败笔,我不知怎么搞的,有字头无字尾。以后我上课。眼睛要敢于直看学生,要学会从学生的表情上检查讲授效果.要学会联系讲授内容的难易、重点以及学生接受情况,正确运用轻、重、缓、急,形成较好节奏,学会有意识地注意字音的完整。
临床的应急技巧反思是由教学的偶发性、生境性、生成性决定的。所谓偶发性,是指在教学中随着实际的课堂情景发生的随机事件;所谓生境性,是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课堂反应为线索;所谓生成性,是指在教学中师生通过互动产生新知识。这三个特点决定了教师要具有临场的操作技能.而不能靠教师的预设作保证。例如下面的案例:
我实在没有想到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竟然有这么多问题:小女孩的妈妈是生什么痛死的?小女孩有金黄色的长头发为什么说光着头?鞋子怎么可以当摇篮?人死了脸色是灰白色的.可小女孩为什么“两腮通红”“带着微笑”呢?我真的被问得晕头晕脑。下课后,我咨询了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学生的提问应作统筹解决。对于无意义的问题,如小女孩的妈妈是生什么痛死的?我应提醒学生的提问偏离了课文,拨正思路。对于误解产生的问题,如小女孩有金黄色的长头发为什么说光着头?我应该通过讲解。理清学生问题:对于学生只浮于文字表面的理解.如小女孩为什么“两腮通红…带着微笑”?我应该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位,揣摩。总之,面对学生的提问.我应提醒自己尽管可能对学生的问题难置可否.但决不要扼杀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
三、教学艺术维度的反思
有情趣的教学会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学生的学习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一个幽默诙谐的教师可称得上一名艺术家。例如。藤野先生一本正经地自我介绍“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蔡云芝老师将教鞭轻轻地按在小孩的头上.二三味书屋里教书先生将戒尺横在桌上……学者肖恩在《反思性实践者》艺术中认为:与其说实践有赖于某种方法.不如说某种才能或艺术。这就是反思性实践,一种在行动中反思的实践。例如下面的案例:
我班有个学生.为了提高物理成绩。陷入了“题海”不能自拔。我曾在课堂上批评过他,他感到很委屈。这堂课,我换了种方式,以下是我和学生的课堂谈话摘要:
我:渴了怎么办?
生:那还用问?当然是喝水就是了!
我:我觉得并不那么简单。你听说过“饮鸠止渴”吗?
生:饮鸠止渴不行,那是一件玩命的事。
我:《西游记》里子母河的水,老爷们儿喝了也会怀孕,猪八戒不加选择地速住就喝,喝了后果然有了喜,吓得他“魂飞魄散”!学习也是一样.现在各种各样的练习册太多了,不能逮住就做。读书要学会选择。
学生忍不住笑起来:老师,我明白了。学习不仅要苦学。还要巧学。
这位教师通过反思改进了自己讲话的方式.用幽默的语言,不仅使课堂充满了“生气”,融洽师生关系。而且使课堂焕发了“灵气”,营造了一个情意盎然的教育氛围。
四、教学理念维度的反思
教学理念维度的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比较自己在教学中“所采用的理论”与专家。所倡导的理论”,促进教学理念的自我更新。“所采用的理论”是指每个教师自己特有的关于教学的观念和规则.这些观念和规则多数是存在于教师对教学的“内隐理念”之中。而“内隐理念”是源于教师个人的经验或教师广为接受的假定、规则。例如下面案例中的一位语文教师对探究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用心感受背影
我在教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一课时。决定尝试一下“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和思路。先让学生自主探讨课文,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对课文的解读。
然而,这堂课却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对于“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父亲背影折射出的深沉博大的亲情,同学们并不能深切体会,有的甚至嘲笑起“父亲”那肥胖笨拙的身躯。
我对探究式学习产生了怀疑,初中一年级的娃娃,有能力自主探究吗?经过课后的一番反思.我开始认真钻研探究理论的书籍.深深感到:专家认为要让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不是凭空一上来就做的一探究式学习有一个基础和前提,那就是学生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已有的敏锐体察、真切感受、深入思考和解读。
于是。在平行班教学时,我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家庭作业:观察父亲或母亲的背影半小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一位同学写道:“我第一次如此关注地望着父亲沉思时的背影。黄昏的灯光并不能掩盖住他高大健康的身影。我知道这高大强健的身影曾经担负过整整三个家庭的重担.也曾为他赢得过半柚屉的奖状.更为我们营造了现在这个温馨美满的家。我仿佛也看到父亲在风风雨雨中艰难跋涉的身影。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暗中为父亲走过眼前这段艰苦的岁月尽儿女的一臂之力。”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接着学习朱自清的同题散文《背影》,让大家探究这篇课文的魅力。结果同学们非常踊跃.理解得也较为深刻。
如案例中所述的那样,教师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对照专家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反思运作课程,提升自己对课程的领悟:当然,主动对照专家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并不是要教师削自己的教学理念之“足”适专家理念之“履”,而是要通过对照专家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来防止教师教学理念因循守旧所导致教学在低层次上重复。专家所提倡的教学理念的价值不单是指导教师的教学,还在于给教师课程领悟以思想启迪,即以理论的智慧去启迪反思的智慧。
五、教学伦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维度的反思
学者谢夫勒认为,“教师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课堂之内,而丢下更重要的学校教育背景与目的不管任由他人决定。他们必须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积极负责。对目标赖以成功的社会背景积极负责。如果他们不想成为他人的附庸,他们就要通过对目的、结果和社会背景的批判和持续的评价来决定自己的事情。”学者泽兹纳和立斯顿在其合著的<</span>反思教学导论>一书中,对反思教学与学校教育的社会条件的关系作了探讨。他们认为.首先.教师既要关注自己的实践,又要关注实践所依存的社会条件,认识到教学存在于一定的组织结构、社会文化与政治背景之中。第二,它具有民主的和解放的冲动,教师的思考集中在教学的社会与政治后果上,比如,课程代表谁的观点,谁的知识?课堂文化与学生文化有什么不同?我的教学对学生个人、群体或某特殊群体的生活机会会有什么潜在影响?第三,把反思看作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强调创造一个能够相互支持和关爱是发展的社会团体。学者弗莱雷强调反思的重点应集中在社会的非正义和不公平等方面以及如何克服它们。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的课程权力,强调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教师不再是课程知识的被动消费者,而要承担起课程创造者的角色。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关注教学伦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维度的问题。
一位被笔者访谈的女教师感慨地说:
性剐歧视在语文教材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社会在进步.男女地位也日趋平等.作为正式课程文本的教材理应消除性别的歧视.但教材明显隐含着男性中心的取向。量的方面.有关专家已有这方面的统计。在素质的描述上,更多的是女人在能力与性格方面不如男人的取向。例如第4册语文课11课<</span>数星星的孩子》,当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的时候,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清吗?”流露出奶奶天文知识的缺乏.而爷爷则显示出一副饱学之态。他说:“天上的星星在动.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不变的。我们的祖先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还给它们取了名字。”“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北斗星是绕着北极星转。”象这样女性的知识或视野不如男性的课文里的例子很多,《看月食》、《落花生>等等。教材中性别不平等现象不利于现代两性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女生的成长。
开展反恩性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技巧、艺术、知识。还要关注伦理与意识形态。因为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也是引导学生生活。教师要反思形成某种教学行为的思想、文化根源.即缄默化的课程思想。因为教学行为的思想、文化根源是制约教师教学的“前提”,而且这些思想的“前提”并不容易为教师所注意。一些教师似乎认为他们是“自明的”,从而将其忽略。显然,如果教师没有对教学行为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行思索,反思就很难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教师的理性反思,旨在支持、指导、鼓励教师反思教学中一切“存疑的”、“遮蔽的”缄默化的课程思想和这些思想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当然,“批判并不是一味地否定,而是在更高程度上的拯救和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