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正在和已经消失的职业

正在和已经消失的职业

序言

之所以决定写这一组文章,是因为昨天在看咸阳日报记者王德华的一篇文章《艺翁迷雕老来乐——王友刚和他的根雕生活》(2018年10月16日第三版文化周刊),报道了礼泉县城关镇新时社区新市村的一个热爱根雕的老人王友刚的生活。在这其中有一段对王友刚父亲的介绍,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小炉匠。在初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面前就浮现出了自己印象中的小炉匠的形象。同时我又再想,现在的孩子能知道小炉匠的有多少人。所以,就产生了写这组文章的想法。把正在消失得和已经消失的我现在还有印象的职业记述和描写下来,留个念想。

一、小炉匠

因了这篇文章的起因,就把小炉匠作为我要记录的第一个职业。现在可能很多民俗村里都没有小炉匠这样的场景设置,关键是不会这门技艺。

小炉匠,旧时中国民间小手工业者,为各家各户及茶馆饭铺修理炊具和器皿,最常见的是锔大缸,补铁锅,包括用白铁(过去称洋铁)和铝制成的壶、桶、锅、盆之类。对于锅碗瓢盆这一类经常会受到损伤,虽然价格不是太贵,但是自己又不能制作,不能出了毛病就花钱换新的、扔掉吧又觉得可惜的生活日用品,就需要小炉匠来修补一下,因此小炉匠也就成为老百姓非常欢迎的行业。

之所以叫做小炉匠,是和“大炉匠”相对而言的,大炉匠就是古代常见的铁匠的俗称。小炉匠用的是小火炉,很少化铁水,不打大铁器,只做零碎的修补活,所以叫小炉匠。小炉匠供奉老君(太上老君老子)为祖师爷,这点好理解,因为老君炼丹用八卦炉。

在我的记忆里,见到的小炉匠都是骑着一个自行车,自行车车后架上都是驮着两个长方形的箱子,两个箱子中间有横木相连,横木就架在车后座上。每到一处,匠人先把车子撑稳当,扯开嗓子喊上一通“焊洋铁壶咧——修理白铁锅——锔锅锔碗锔大缸”,等到出来打问的人多了,便撑开场子。

在我的印象中,村里来的手艺人,一般都是不需要太多吆喝的,只要手艺好,一传十,十传百,只有干不完的活,收不完的钱。这其中,小孩子们是最廉价的宣传员,有时候,他们甚至不需要手艺人发的那一两颗糖豆,也愿意为手艺人免费宣传,奔走相告,因为他们想看热闹。

活计多了,一天干不完,可以干两天、三天,吃饭时自会有热心的大嫂端出来,晚上休息也不用愁,随便在谁家对付一下。那时的人们都信奉着“出门在外,谁没有个难处,帮人一把就是在帮自己的”的人生信条。

干这行的人,常常是四五十岁,穿着不新不旧的衣裳(或灰或蓝色的中山装),可能还带着一副眼镜,干活时系着围裙坐在小板凳上敲敲打打,旁边往往还围着几个孩子在看热闹。这其中便有一个我。自己最感兴趣的便是他们的箱子,那小小的箱子仿佛是一个百宝箱一样,要什么有什么,那小炉子、小钳子、小锤子都比家里的要好看许多,精致许多,好玩许多。其中一个箱子的下部是风箱,上部是两个抽屉,装着锅子和钩环等。另一个是四个抽屉,内装打铁用的钳子,锤子等。

听见吆喝的邻居们纷纷从家里走出来,手里拿的是要修补的玩意儿,最常见的是搪瓷脸盆、搪瓷碗、搪瓷茶缸,再就是大老碗(海碗)、有了破洞的铁锅等,还有就是会换桶底、白铁壶底。

这三种是三类不同的工艺。搪瓷类的是需要锡焊的,先将需焊部位去污,再将烙铁放在炉子上烧红,沾上焊锡涂抹在接口处,主要是防止漏水。大老碗和铁锅有了裂纹是要锔的,如果破了一个洞,那就另当别论了,咱们先说锔锅。他们用弓子钻,一上一下地用横木杠推动拧成麻花绳子,在绳子的带动下,钻头便飞速地转动起来。不一会儿,米粒大的小孔便给钻了出来。手艺人又拿出特制的扁平形铁钉(锔铁),穿在裂纹左右两侧的小孔里,用铁锤叮叮当当地小心凿平铁钉,最后在钉头部分抹上一点石膏状的东西,如此这般,破碗裂锅就修好了。最后,就是换壶(桶)底了,这是一个非常高深的技术活,难就难在不能用胶水,只能用锤子一点一点敲出严丝合缝的卷边。手艺人用滑石笔比划着,画出一个比壶底稍大一点的圈,剪下来,放在小炉台上用木槌敲打出与水壶相吻合的咬口。然后扣在水壶底部,用小铁锤用力敲打边缘,直到把咬扣敲实打紧,与壶身融为一体。最后再用焊锡顺着咬口处焊一圈,最后用木锉稍微打磨平整一下,整套工序就算完成了。

如果是铁锅有破洞,那就得需要化铁水补洞,工艺要比锔复杂许多,所以要等多积攒起几个需要补的铁锅时,小炉匠才会支起炉台,准备补锅。补锅时,师傅坐在小板凳上,先是把有裂口或有小窟窿的地方擦拭干净,把裂缝处用尖嘴锤仔细地打大点,以便让铁汁能够加入。修补时把锅架在两腿上,左手拿着一块叠几层的旧帆布,上放一块小瓦片挡在铁锅破口的外边,右手拿一个特制的小勺,舀点铁汁快速倒入锅的破铜或缝隙里,用一簇厚布卷成的团快速来回抹平,铁锅的破洞和口子就给补好了,也没留下痕迹和新的铁锅一样使用。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一语就出自小炉匠这行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箍漏锅和锔缸用一般钢钻就能钻成眼,安上锔子在缝上抹点石灰就妥了。可是锅碗碟等磁器,就得用金钢钻,否则是锔不成的。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我还是原来那个乾州碎娃,只不过把“碎”换成了“蕞”(乾县人读作suì)。写文化散文,让散文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读乾州蕞娃文章的时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长知识。

(0)

相关推荐

  • 歌词创作︱乾州等你来

    创作︱乾州等你来 原创作者:杨辉峰 乾州等你来,蛟龙转鼓声震天.棱棱锅盔炕的干,挂面渡飞川,双矮苹果美名传.漠谷河边涛声曾连绵,羊毛湾风月也无边.一折三滴血,滚烫入耳畔,动心肝,撼皇天.乾州四宝惹人还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六)窑匠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六)窑匠 窑匠,年轻人不知道是干啥的,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也不一定知道.很早以前,人类都是穴居在山洞里(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和北京人遗址),后来演变成半地穴式(陕西半坡古人类遗址),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五)石匠锻磨子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五)石匠锻磨子 很早以前,人们生产生活中用到很多石器.农业生产上用到石器的,如用来碾地的石碾子(碾地.打磨地用的工具,也有叫地滚子的)直径大约20厘米,长约一米五六,两头有脐窝,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四)“糙”风箱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四)风箱构造原理及"糙"风箱 风箱,关中地区方言也有叫风先,在二三十年前,那可是农村人的宝贝,家家户户必备,有了它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 俗话说的"赶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三)编席、补席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三)编席.补席 文/祝忠建    乾州蕞娃 芦苇席子,农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知道,城市的年轻人就不一定知道它是何物了. 北方气候干旱,冬季漫长寒冷,过去在农村几乎都睡"土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二)“箍辘”盆瓮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二)"箍辘"盆瓮 祝忠建 盆缸瓮长相相似,用途相近.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农村人还可能见过,有些记忆.城市的年轻人,许多人不知道其为何物了. 盆缸瓮都是陶土制作 ...

  • 【行走在乾县】消失的老行当——(一)修理钢笔

    (一)修理钢笔 祝忠建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真可谓"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有许多流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手艺失传了,有些行业消失了,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手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修自行车的

    (十一)修自行车的 自行车作为汉语词语出现是在1866年,这一年清朝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一词,这是该事物在汉语中首次出现,并被一直沿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

    (十)麦客 乾县人没有外出割麦子的传统习俗.但是,因为土地充裕,所以每到麦收季节,总有大批的麦客从外地蜂拥而来赶场子.一顶草帽(斗笠),一把镰刀,镰刀把上挑着一个蛇皮袋子(塑料编织袋或者就直接是化肥袋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乞丐

    (九)乞丐 首先,要声明的一点,乾县人没有外出做乞丐的传统习俗,但是在乾县曾经有过乞丐这样的群体.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我想写乞丐这一职业的念头萌发的时间有点早,但是一直以来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写,以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打胡基

    (八)打胡基 胡基是方言,换作书面语就是"土坯",是平原地区人们盖房砌墙必备的建筑材料,是广大贫苦人民立足实际.就地取材无奈之举,也算是聪明才智的一种表现形式吧. 过去,砖是手工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