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军老师医案集:经方读书与临证碎金录 下 | 经验秘传,干货十足
王晓军老师医案集:经方读书与临证碎金录(四)
对症不如对病,对病不如对体,对局部不如对整体,追求方证对应是我们经方中医的终极目标!
此文中之内容留下了本人在读书与临床当中的岁月印痕。
如果能够令读者阅后感觉有所助益而能够小补于临床疗效乃至治疗思路,则余幸甚矣!
王晓军 整理于山东半岛
1:和田东郭说:一般疫病会出现大热、烦渴、谵语等症状。如果其热如火燃烧,渴如焚石滳水,谵语如狂乱之人,大部分的医者都会说这是白虎汤或者承气汤证,诚然如此。但即使是这样,也有意料之外的情况,即(可能)有真武汤证的存在。
2:经方医学把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的状态称之为热,反之,将新陈代谢低滞的状态称之为寒。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体温超过40度时仍然会有寒证的存在,这时千万不可被体温计上面的数值蒙蔽了我们的心目,从而导致错误的医疗措施的实施。
这种寒性的高温的特征常为在体温持续升高的同时却伴有舌湿滑而脉弱、面色苍白、无诉求而且静卧无欲,有时虽有高温却不口渴,或者虽有渴感但是并不太想饮水等矛盾的表现。
3:对于服用甘草泻心汤无效甚至反而加重的腹泻患者,用人参汤往往有效。
而对于用人参汤没有疗效的腹泻患者,用真武汤效果甚佳。
4:苓甘姜味辛夏汤加黄芩、鱼腥草治疗咳嗽痰黄效佳;而当痰粘难咯而质稠、量多时可以合用小陷胸汤及排痰散使用。
5:村井琴山经验:老人亦有身体瘙痒,非真武不愈;年轻者病愈之际有瘙痒,桂麻各半汤可治,老人则须用附子。
对于此种情况时,多有明显的寒象或者血色不良,腹泻后的眩晕,夜尿多且浮肿等症状表现。
或者会见到表现为脉大而无力,大便不成形而次频,腹部虽然膨满但是软弱,舌湿滑而苔白者;需要注意的是真武汤证的脉象为有时浮大有时沉小,似乎令人难以把握,但无力感却是其共同点。
6:人参汤可以用于周期性呕吐的治疗;在用于治疗浮肿及腹泻时,人参汤证应与五苓散证进行鉴别,一般来说尿量多而脉迟弱者为人参汤证。
口渇明显而且大量饮水的则为五苓散证;然而对于虽然口渴而欲饮水但却全无食欲者却仍当为人参汤证而并非五苓散证,而且五苓散证应为小便不利而浮肿。小便量多而且浮肿的时候显然应该是人参汤甚至是真武汤证了!
7:服用人参汤有时会出现浮肿,对于慢性胃肠虚弱的病人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佳兆,可以不予任何处理,随着其体力的逐渐恢复,浮肿即可自行消除,如欲尽快消肿,可以给予五苓散或人参汤与五苓散合方使用。
而日本汉方界有一张人参汤方中本身就加入了茯苓,其实这种组方思路完全是来自于临床总结而且是具有预见性的。
8:对于消瘦而胃肠较弱并且有肢冷症尤其是足冷的神经痛伴随失眠的患者,用人参汤疗效确切。
9:对于烧心的治疗,使用黄连、黄芩、栀子、半夏等寒凉药物配伍的方剂,有治愈的时候,也有反而恶化的情况。
于食后二三小时空腹时发生的烧心大体上使用上述寒凉方剂治疗,而对于进食后立即出现烧心,而且其程度较重,并且有心下痞塞食后加重症状者,使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是不宜选的,此时用人参汤类温热性质的药物是有效的。
这种情况的病人腹部多为软弱且或伴有振水音,患者会在其心窝部有明显的膨满感;人参汤证者,如果不进食则烧心感轻,而生姜泻心汤证则是于进食后烧心感暂时减轻;这个也是可以作为鉴别的症候。
10:对于夜间多尿症,如果是老人,多用肾气丸;但肾气丸证多伴有口干或口渴,如果没有口干口渴且胃肠功能低下而有腹泻和心下痞硬等症状者,则多为人参汤证。
虽然甘草泻心汤证同样可以出现心下痞硬和腹泻,但是却不会出现夜间多尿;而真武汤证虽然可以出现夜间多尿和腹泻,但却不会有心下痞硬的症状表现;
如此来讲,方证的鉴别真的是很有意味的事情;人参汤加附子为附子理中汤,用于人参汤证而里寒甚者;人参汤加桂枝为桂枝人参汤,用于有悸动、上冲(头痛、失眠、汗出、眩晕等)及或体表有热的时候。
例如既可有恶寒发热,同时又有腹泻、不渴而脉迟弱(脉搏可表现为浮而弦,稍按似乎有力,但是重按时则底力弱者。)
11:对于膝关节肿痛可予以薏苡仁汤(方即麻黄加术汤去杏仁而加归、芍薏仁而成)+桃仁、防己,有良效。
12:小柴胡汤加牡蛎可以用于斑秃的治疗,但要求在治疗期间少吃糖类,多进食蔬菜、海藻和小鱼等;
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又可以作为治疗本病的专方来看待;虽然是类风关,但是只要是有大柴胡汤证的存在,投之一样可以获得良效。
13:大柴胡汤加钩藤治疗高血压,疗效满意,有时候可以去掉方中的大黄而加钩藤、黄芪。
14:对于化脓性的鼻窦炎,用葛根汤加石膏、大黄的疗效是确切的。
15:对于体型肥胖者的鼻窦炎,可以用大柴胡汤加川芎治疗;
而我在临床当中,在此情况之下,常常用大柴胡汤合优鼻合剂(石膏、桔梗、川芎、辛荑)来进行运用,疗效殊堪满意。
16:大建中汤证具有特异性的腹证,诊断并不困难,但是我们在临床实际当中运用本方时,也不能只是注意或者太过刻板的注重这个腹证,因为很多时候和场合之下并不会见到此种所谓的特异性腹证,而却可以通过对本方方证的其他方证证据链及对整体病理生理态势的把握来使用。
例如大塚敬节先生曾用大建中汤治疗肾结石引起的剧烈腹痛时以疝气疼痛为目标而投用,其时肠管的蠕动并不明显。
因为当时患者的腹部充满了气体而膨膨作胀,所以是无法清楚观察肠道蠕动的真实情况的。
另外还曾经用该方用于剧烈的腹痛不止而迅速治愈了因阑尾炎而导致的局限性腹膜炎的患者,当时该患者的体温是在38度以上。
服用该方后,从患者的肛门排出了大量恶臭的脓液,然后病情就很快的缓解和康复了;况且即使出现了肠管的蠕动不安,亦即所谓的出见有头足者的腹证时。
也并非是大建中汤证所独有的方证表现,还可见于小建中汤、人参汤、真武汤和旋覆代赭汤等方证当中。
17:口舌干燥而不欲饮水,只是用来润口,同时手足烦热者,为地黄剂的使用指征。
18:四逆汤的用方指征一般为面色苍白、恶寒、脉沉迟而微、手足厥冷,或腹泻、尿澄清如水状。
但是与此相反,也有用于面红赤、体温上升、脉浮迟而微.手足无厥冷、甚至会手足烦热、无腹泻等情况时。
19:补中益气汤+芍药、茯苓,即等于合方四君、逍遥散之意,实为妙不可言的变化.其应用目标是:
腹部无弹力,脉大弱,食欲不佳或无食欲及低热;而补中益气汤证则是以小柴胡汤证的胸胁苦满、寒热往来之轻证,腹软脉弱易疲劳,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为其目标。
20:对于妊娠咳嗽,麦门冬汤多有良好疗效。
而温胆汤、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方、苓甘姜味辛夏仁汤等均有效果,须注意鉴别使用。
麦门冬汤对于咽喉干燥导致的失音亦有佳效;另外对于头面烘热及咽喉部的自觉狭窄感亦有捷效。
王晓军老师医案集:经方读书与临证碎金录(五)
1:湿疣外洗验方:虎杖、胆草、大黄、紫草、莪术、石榴皮各30克,枯矾、赤芍各20克,水煎放温后擦洗疣体,每次20分钟,日二次。
2:痿症方乃四物汤合四妙散去川芎、一仁加黄芪、知母、杜仲而成;而加味四物汤则为四物汤+生脉饮+三妙散+黄连、知母、杜仲而成,此方滋血生津、且可清解湿热,用于治疗痿症且手足麻痹者,原治诸痿,四肢软弱,不能举动者。
3:产后缺乳实证三方:一为葛根汤=麻黄人+寒(或无热)者;二为解郁除烦汤=柴胡+半夏+热;三为四温陷合剂=柴胡+半夏+痰热;虚证方:一为六君子汤=食欲不振+疲劳+痰饮;二为八珍汤=气血不足或者十全大补汤=气血不足+疲劳畏寒。
以上三方在运用时均要加入露蜂房以增效;三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人+桂枝证+干姜证或者=虚柴胡体质+上热中痞下寒者;半虚半实的中间型用芎归调血饮加露蜂房即可。
4:清燥救肺汤加五味子治疗燥热喘咳;射干麻黄汤合生脉饮治疗寒喘而体弱者。
5:治疗高血脂症用大柴胡汤加山楂、泽泻、蒲黄效佳。
6:三仁汤+银花、连翘治疗急性荨麻疹瘙痒而舌苔白腻者效佳。
7:久泻而倦怠眩晕、头重脚轻,又见舌苔厚膩粘浊、脘闷纳呆,方用三仁汤+黄芪、红参、苍术、防风;当湿热郁结,舌苔厚腻,用三仁汤效果不明显时,可以仿东垣之升阳除湿汤法而于方中加入荆防羌独等风药,可获捷效。
如果伴有咳喘,亦可加入麻黄则疗效更佳;如果既有湿热郁结,又兼胃肠积滞者,可于方中加入枳实、大黄,则等于三仁汤与大柴胡汤或小承气汤法的合方之手法。
8:二陈汤1克,大黄0.5克,麦冬2.5克,此方名平肝和胃汤,乃治疗小儿疳积便秘之良方。
9:我们把滑石、通草、茯苓、白蒄仁作为方根的话:方根加苡仁、竹叶、连翘即薏苡竹叶散;主治肢体痛、皮肤白疹而苔白腻;方根加黄芩、猪苓、大腹皮即为黄芩滑石汤;渴不多饮,脘痞便溏、舌淡滑而黄之湿热内蕴而热重于湿且病位偏于下焦者。
而此方根只需去掉茯苓,而加上半夏、厚朴、杏仁、一仁、竹叶,就成为三仁汤,可用于内伤湿热郁结三焦,而表现为脘痞而口淡不知食味、舌质略红而舌苔白腻的湿重热微而病位偏于上焦者;黄芩滑石汤以治疗湿热小便不利而便溏者。
而薏苡竹叶散则是以风湿痹阻经络及蕴郁肌肤,以舌苔白腻或黄白相兼而腻为必然见症,另还常可兼见身热、汗多,自利而小便短少等证。
本方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过敏性皮疹,其疹色同正常皮肤,以及粉刺痤疮,其色不红等属湿热郁结气分者疗效颇佳;另外,用薏苡竹叶散合中焦宣痹汤及加减木防己汤治疗风湿热痹,亦每获良好疗效。
10:大承气汤之承气二宇,为顺气的意思,调畅气机的运行,是其功用所在,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将该方理解为单纯的泻下剂;适合使用大承气汤的患者身体多肥胖,体质强壮而精力旺盛,腹部胀满而且充实,用手触按的时候会有一种扎实不动的感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实际出发不能只是根据患者的肥胖或消瘦来决定是否为大承气汤证,比如腹部虽然膨满,但是却无底力而且柔软者,则非为大承气汤证,与此相反,虽然体质消瘦,但按其腹部有充实而且坚满倾向同时又有便秘者,则又不一定将之视为大承气汤的禁忌泟。
如<金匮要略>中曾有:“产后七八日,......少腹坚满,此恶露不尽......宜大承气汤主之。”而大塚敬节先生就是根据此这节条文,用大承气汤治疗了一位体重只有四十公斤的消瘦的女性,流产后出现了下腹部硬而且痛兼有便秘的患者,用大承气汤后,流出大量的白带而腹痛消失后痊愈。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凡是有厚朴与枳实配伍的方剂,一般以肌肉紧张度高而无弛缓倾向者为使用指征;无论男女,对于肥胖壮实者有膝、踝关节疼痛者,如果根据腹证而使用大承气汤或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获效满意。
大承气汤去芒硝,即为小承气汤,大塚敬节曾经用小承气汤中的厚朴用量加至三倍,与用量同样加至三倍的芍药甘草汤合方,治疗帕金森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1:半夏厚朴汤加陈皮、白芍、砂仁乃景岳解肝煎;所谓解肝者,乃解肝之为脾湿所困之围也,即传统所谓的土䗸导致木郁的症候,而此方有化湿畅气以行滞之功效。
12:对于下肢发冷应用真武汤合甘草干姜汤(等于与四逆汤的合方)后无效的患者,改用桂枝加苓术附汤加当归,下肢变温,心情好转,带下亦减少了。
13:补中益气汤又叫医王汤,在患者表现为手足疲惫、双眼无神无力、言语低微、喜食热物,口中常蓄白色泡沫状唾液以及食不知味,脐部悸动、脉大而虚等症状中,若出现其中的二三个症状时即可考虑使用该方;另外,进食后即感身体乏力及倦怠欲睡者,也为该方的使用指征。
14:芎归胶艾汤不仅可以治疗月经出血过多,还可以用干治疗痔疮出血。
15:苓桂味甘汤主冶上冲和冒,只要具有自觉有气上冲所造成的一切疾患,均可应用该方予以治疗,无论是面部的烘热潮红、耳呜眩晕头痛,还是耳鸣、中耳炎以及咳嗽、口糜、心悸气短甚至是肾结石引起的上攻样剧烈疼痛等皆然。
16:肾气丸的应用指征,在腹诊上有少腹拘急(下腹部的腹直肌痉挛呈绷紧的状态)、脐下不仁(脐下丹田处呈无力状态)两种类型,并不是一个患者同时具备两种不同的腹证,而是或者出现少腹拘急,或者出现脐下不仁。
但是不管出现哪一种均可表示患者腰部以下的功能减退,所以由于此种病理基础随之而出现的腰痛、精力减退、下肢无力或麻木、行走困难及排尿异常等,均可使用肾气丸来进行治疗。
临床证明该方可以有效的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遗尿症、肾炎浮肿、膀胱炎和前列腺肥大和脑出血后遗症等;口干、口渴和手足烦热也是使用肾气丸的一个指征,但是有时患者的主诉是感觉手足心发热。
而与肾气丸一样含有大量地黃的炙甘草汤亦同样可以用于伴有手足烦热症状表现的诸多其他疾患,如大塚敬节先生即根据这一指征,再结合患者具有疲倦、头晕、耳鸣、气短、口渴、舌红无苔而脉象浮大的全身浮肿的患黄疸的四十九岁男性,使用该方后不但使浮肿和黄疸消退,而且其肿大的肝脏也缩小了,食欲也好转而最终获得治愈。。
此时从其他方面比如从主诉和疾病谱角度考虑,并不具备炙甘草汤的主要方证,然而却是从手足烦热作为切入点再加上整体的病理生理态势的综合分析和判断,最终选用炙甘草汤予以治疗,从而取得预期疗效。
所以我们不能不说除了明显的方证对应之外,更且有延伸、变通和灵活应用的巨大思维空间,所以经方医学思想是伟大而充满智慧的;不但如此,炙甘草汤有时还可以与肾气丸合方使用而用于治疗二方证同时出现的症状表现时,比如既有易疲倦而口干、浮肿、腰腿疼痛,同时又有手足烦热而且脉象结代时即可使用二方的合方了。
17:对于伴有肾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常用四物汤+黄茋、黄柏、柴胡、钩藤进行治疗,此方服后,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而且阳性体征也会明显好转。
而且此方对于脑出血之后的半身不遂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有时将方中的黄柏、柴胡换为栀子用于治疗患有肾硬化症的高血压患者,亦具良效。
18:皮肤瘙痒湿敷验方:当归、荆芥、菊花、黄柏各20克,黄连、薄荷、红花各10克,水煎二十分钟,蘸取药液,湿敷患处即可,有良效。
19:酸枣仁汤是治疗失眠的方剂,但是也具有止盗汗、通大便的作用。
20:小半夏加茯汤证的呕吐与五苓散证的呕吐不同,并不是吐出大量的水,而是恶心感较为严重,所以在服用该方时,可以在药液冷却之后一次服用一口,如果一次性大量的服用,有可能反而会引起呕吐的加重。
21:河北刘保和先生的验方化瘀灵,乃由叶天士的辛润通络法化裁而来,其方药组成为:旋覆花、当归、茜草、桃仁、郁金、泽兰、柏子仁七味,本方的使用指征是:
(1) 脐上水分穴压痛明显。
(2)脉沉涩。
(3)所患诸痖常在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尤以周身沉重,难以转侧,手足憋胀表现较为突出。
(4)疼痛多为局限性而非弥漫性,腹部多为深压痛,而胸、腰背部则多为敲击痛。
本方证多见于久病不愈的患者,初起虽属实证,但是病久则或可兼虚,故在用化瘀灵方治疗一段时间后,当可视具体情况适当配合以补益方药。
但是不可以加入化瘀灵方中使用,而当以早晚分服或者联合方组的方法予以配合运用,方为上策;本方用于治疗顽固性呃逆时可加半夏、杏仁各10克。
22:茵陈蒿汤虽然一般被认为是用来治疗黄疸的主方,但该方实际上是应用于古人所谓“瘀热在里”状态的方剂,以口渴、小便不利、尿色赤褐、便秘、胸内苦闷和腹部膨满为指征,而并不是以是否有黄疸的出现为指归。
临床经验证明,对于多种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子宫出血而因如上所述的里有瘀热而应用后获得良效。
对于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发的脚气病导致局部的肿胀发热者亦获速效。
对于反复发作的重度荨麻疹,腹诊心窝部胀满而略有抵抗且有便秘溲赤者,用茵陈蒿汤原方即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纵使应用本方来治疗黄疸时,但一般来说是用于急性期,而服用该方症状获得缓解后,即可考虑接用茵陈五苓散予以跟进。
而在用茵陈蒿汤治疗荨麻疹,当症状获得缓解或者消失但为了巩固疗效或者防止复发时,则可以考虑用十败汤予以跟进。
当然,有时也可以将十败汤与茵陈蒿汤合方使用,当然根据临床经验常规的会再加入薏仁和连翘以期增强疗效。
只不过是有些患者腹诊并无压痛及或并无明显的便秘时,可以去掉茵陈蒿汤方中的大黄而只是选用茵陈、栀子二味。
这个其实正是所谓的方证对应和丝丝入扣的选方用药思路和手法,亦正其是经方医学的无穷魅力的基始坐标和我们经方疾医的终极追求。
23:大黄附子汤与附子泻心汤等同为温下剂(温热性质而且又有攻泻疗效的方剂)。
仲景原文是将该方运用于“胁下偏痛”者,而在临床当中,常将之引伸应用于身体偏侧的不定部位的疼痛如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疗效殊觉满意。
如将大黃附子汤再合方芍药甘草汤叫做芍甘黄辛附汤,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和胆石症的绞痛。
而黄煋教授在治疗胆石痛时,则有将大黄附子汤与大柴胡汤与小陷胸汤方中联合应用而获良效的经验。
而大塚敬节在治疗胆石证绞痛常规使用大柴胡汤无效后,径直单独投用了大黄附子汤原方。
令人感叹的是:该患者服用该方后仅仅五分钟其痛即定,继续服用后疼痛就消失了!
于是大塚敬节深有感触而且意味深长的说道:即使是同一个患者患了同样的疾病,也有时宜用寒下剂,有时宜用温下剂,任何时候都必须充分辨证而再来决定所要使用的方药。
大黄附更有意思的是:当用大黄、石子汤在用于胆石证的疼痛时,一般来说其腹诊往往无明显的胸胁苦满,全腹软而甚至凹陷,腹直肌并无拘挛但是又见便秘或便质较硬,脉沉小而无舌苔时。
膏等寒凉性质的药物与附子、细辛等温热性质的药物这种看起来似乎颇为矛盾的配伍时,反而具有治疗和动摇那些顽固不化性病症的丶力量,经常用于治疗那些跨寒联热、纠结错杂难以治愈的疾病而获佳绩。
此即所谓打破常规治疗思维的用药方法,也正是唐代孙思邈所总结出的“反、激、逆必、从”的方药配伍运用手法的理论渊源之所在。
24:祜斑八珍汤:八珍汤+白芷、白鲜皮、地肤子、制首乌;也可以用逍遥散+菟丝子、制首乌、白芷、白鲜皮。
25:白虎人参汤与白虎汤一样多用于急性疾患,在慢性疾患时的应用机会较少,在这一点上类似于四逆汤。
然而从目前的临床实际来看,以上的观点却又并不尽然,比如原南阳有将石䯧、黄连运用于常规方法无效的眩晕患者。
所以大塚敬节根据这个经验用白虎汤加黄连治疗一例经过多次诊治均无疗效的眩晕患者。
从这个案例让我们再次的感受到学习和借鉴前辈以及同道的经验是何等的重要啊!
26:木防己汤的应用指征为心下痞坚(痞塞而硬)、小便不利、浮肿等,<金匮要略>木防己汤条称脉沉紧,但是我们在实际临证之时没有必要拘泥此点。
该方对于由于心内膜炎发展为瓣膜疾病并且失去代偿时,其表现为仰卧时的呼吸困难,喉中痰鸣、全身浮肿以下半身为甚,肺水肿而且肝脏肿大,体温升高,口渴欲饮而食欲全无,采取木防己汤治疗三天突然发生大量吐血后,病情迅速好转,续服原方而竟至痊愈;对于每当夜间发作的的呼吸困难,多见于心源性哮喘,此时投予木防己汤加苏子、桑皮、生姜,即可以很快的使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然而对于合并有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表现者,如坐位比平卧位感觉舒适,无食欲而咽喉有痰梗阻不适时,需要配合洋地黄制剂则可以使疗效倍增而且快捷。
27:桂枝茯苓丸可以用于阑尾炎、睾丸炎、痔疮、湿疹、荨麻疹等诸多病症的治疗,但均须以瘀血为使用指征;本方加大黄可以治疗坐骨神经痛,其应用指征为左下腹肌肉紧张、左髂骨窝附近压痛;当用本方用于子宫发育不良所致的月经不调、带下和下腹痛时,往往还伴见肩凝、头痛、腰足冷和大便硬等一系列的症状表现,上述的所有症状却均指向一个共同的病理生理态势,那就是局部乃至整体的血循环不良和障碍。
28:牡丹皮、桃仁、冬瓜子各1克,一仁2克,此方乃大黄牡丹皮汤去硝黄而加一仁而成,用于具有大黄牡丹皮汤的腹证但是身体瘦弱并且大便通畅的肾结石高热疼痛的患者,药后二周即可以排出结石而竟获痊愈。
29:症状是一个符号系统,产生意义的并不是症状本身,而是症状的组合关系,即方证证据链;经方医学不是把方证作为一个孤立静止的单位,它不仅注意方证结构中的层次比较,而且注意方证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更为重视方证是一个子系统的存在。
30:麻、杏、草作为方基,+桂枝为麻黄汤;+石膏为麻杏甘石汤;+苡仁为麻杏苡甘汤;+陈皮、柴胡、苏叶、厚㭂为神秘汤;+陈皮、苏子、桑皮、赤苓为华盖散;+苏子、桑皮、黄芩、半夏、冬花、白果为定喘汤。
王晓军老师医案集:经方读书与临证碎金录(六)
1:调胃承气汤3克+附子、细辛各0.5克+半夏1克,乃范文虎治疗乳蛾家方,此方可退热消肿。
2:心咳汤:北沙参、牛蒡子、桔梗、甘草、石膏、杏仁、茯神、远志、麦冬、半夏、小麦。(心咳汤用北沙参,甘桔牛蒡石杏仁,茯神远志麦冬夏,小麦煎服心咳珍。)
变通科中配方:麦门冬汤5克、石膏1克,杏仁、桔梗、远志、牛蒡子、小麦各0.5克。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3:按黄老师讲:桂枝龙骨牡蛎汤方人:桂枝汤体质为基础加上腹主动脉搏动亢进,易心悸头晕、汗出、失眠多梦。脉芤或革。多主治成人神经衰弱伴性功能障碍。但临床病人神经衰弱多见,但其不一定会告诉你他有性功能障碍,因此一直对该方应用纳闷?
近日连遇2人,均为神经衰弱,但一直纠结其用八味解郁汤呢?又觉不肯定,后想其有胸闷不适,药性上讲:桂枝善治心悸。就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吧,效特好。
但反思既往有类似病人,而不见效,再一回忆:该两类病人除了上述症状外,还有一共同特点:脉滑如豆。因此总结:桂枝龙骨牡蛎汤方人:桂枝汤体质。
4:经方医学的诊断思维是整体的、综合的、立体的、多维的、客观的和实证以及证实的,而决不能只是根据单一的表面的局部的征象来印定眼目,而然后又拘泥于某方某药来进行对号入座,事实证明,这种行为无异于刻舟求剑,其结果则只能是掩耳盗铃了。
5:桂苓五味甘草汤证多见头重,如有物覆顶,有时头面部会有麦热感或者潮红,甚至会出现局部的灼热、皮疹或瘙痒,患者往往在吃饭或与人说话时,会出现面部发热、气往上冲的感觉。
此时常会伴有两下肢发冷及小便量少的症状;临床上常常根据上述情况的引申而将本方用于渗出性中耳炎的治疗,然而其脉象往往表现为沉微、浮小或者模糊不清。
6:对于体形高瘦而长期嗜酒出现的肝硬化腹水且伴有重度黄疸的患者,运用茵陈五苓散合人参汤的合方治疗,竟然达到使其痊愈的目的,实在是一个奇迹。
7:对于骨结核和膀胱结核的治疗,常釆用含有地黃的处方,例如十全大补汤、肾气丸、四物汤合猪苓汤。
无论是何种处方,均需加入露蜂房效果会得到加强;然而对于平素胃肠较为虚弱,容易出现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的患者,则又应当避免地黄剂的使用。
而可以用六君子汤加露蜂房予以治疗;对于此种情况又出现咳嗽者,则又当改用清心莲子饮加露蜂房来进行治疗;对于腹泻表现较为明显者,又可以用启脾汤加露蜂房进行治疗;露蜂房可以强壮身体机能,补益精力,还有止血、消炎及镇痛的效果,对于各种化脓性疾患往往可奏显效。
8:对于体形消瘦而脉象浮大,重按无底力且弱,舌苔白厚而且湿滑,手足不温而脐上悸动,腹胀便秘而小便量少,食欲异常亢进与呕吐反复交替性发作,先予人参汤而呕吐消失,但下肢疼痛而大便不通。
改用桂枝加附子汤加芍药、大黄,下肢疼痛消失,精神及食欲均有改善,然而大便依然不通,再改用附子理中汤合大建中汤,终于使患者获得痊愈。
9:括蒌根、牡蛎、夏枯草、贝母称为瘰疬四味;或者再加青皮、桔梗为瘰疬六味。
10:温经汤多用于35至45岁的中年女性,常见手掌干燥、粗糙、肥厚、脱皮,手心部有烦热感,月经不调,无白带或偏少,便溏或者次频,或者有腹泻倾向,脐下方腹直肌痉挛发硬,按之会有疼痛,唇口干燥,整体来看较为消瘦而血色欠佳,常畏寒怕冷,或诉下半身发冷或有腰冷、腹痛以及头痛等。
11:安中散常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胃下垂等表现出胃痛症状者,此类胃痛常见腹部无力,脐部可触及悸动,腹部亦或可有轻微压痛。
大塚敬节先生曾用此方治疗一位婚后十六年而未曾怀孕的胃痛患者,药后不仅胃痛痊愈,而且竟然第一次受孕了。
该方原本是以治疗“疝”所致腹痛为目的而创立的。而该患者的怀孕也许是安中散治愈“疝”病而带来的结果。先生用此方加蜀椒还治愈了一例胃切除三分之二后出现的脐下和右季肋下疼痛。
12:当归芍药散本来是用于妇人腹痛的方剂,特别对于消除妊娠过程中的诸多症状均有效力,比如常以本方作为预防妊娠中出现各种不适为目的,常于妊娠三个月时开始服用直至分娩之前停服,从而制止了各种疾病和问题的发生而顺利生产。
但是事实是该方的应用范围甚广,凡是见到四肢冷、血色不佳、头重头晕、动悸、肩凝等症状,不论男女所患为何种疾病,均可选用;当归芍药散还可用于四肢关节的肿胀疼痛,另外还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患者所出现的头痛头晕、耳鸣、心悸、蛋白尿而双足发冷者获得良效。
而且对于妇女妊娠后出现的头重失眠多梦而足冷,用酸枣仁汤无效,用归芍散而失眠治愈,其他症状亦可随之消失了;然而关于两足冷也并非都是归芍散的使用指征,还有真武汤证、四逆汤证、四逆散证以及苏子䧏气汤证存在的可能,应加以鉴别使用。
13:托里消毒饮即八珍汤去地黄,加黄芪、二花、皂刺、白芷、桔梗而成,以治疗诸痈疽、诸化脓症已四至七日者为目标,此方对于疼痛剧烈的肛门周围炎有时一周即可使脓肿消除大半。
而对于已经化脓的下颌淋巴结炎,亦有良好疗效;亦曾有用该方治愈化脓性乳房炎,但是对于疼痛剧烈伴有高热者无效,对于体力衰弱、难于治愈的病例有效。
14:芎归胶艾汤不仅能够治疗子宫出血,而且还可以治疗痔疮的出血、肾脏出血、衄血及其他各种出血症。
15:对于先后应用了大柴胡汤加石膏、大黄牡丹皮汤加一仁、桂枝茯苓丸合黄连解毒汤均为无效的顽固性皮肤病,改用黄连阿胶汤可有良效,应用此方的指征是:皮疹小而隆起并不明显,疹色较红而且干燥等。
16:对于夜间咳嗽常规使用滋阴降火汤(即知柏八珍汤去参、苓、芎,加天麦冬、陈皮而成)。
此方对于干燥无痰的剧烈咳嗽及老年人不停的夜间咳嗽或者痰粘且稠,皮肤浅黑枯燥,便秘,在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性罗音者有效。
但是对于皮肤苍白而有汗,咳嗽疚多质稀、胃肠虚弱而易下利者则当禁用;而对于晨起咳嗽常用括蒌枳实汤,此方对于哮喘、呼吸困难和胃部振水音者,考此方乃由温胆汤去半夏,加栀子、黄芩、当归、蒌仁、梏梗、贝母、木香、砂仁、生姜而成,本方以胃热及燥痰为应用之目标,证见喘息而呼吸急促,咯吐稠痰而胸痛较重者。
此时患者仰卧时则会觉得胸中苦闷,咳嗽则会导致胸痛难忍,从而呼吸几乎欲止而停顿,因为有内热而小便黃赤,脉搏滑而有力,本方可以用于除了寒痰以外的一切痰证,特别宜用于燥痰者,以晨起至中午咳嗽较重者尤为有效;以上二方的共同点均为痰不易咯出,然而却有虚实的不同,所以宜引起注意区别使用。
17: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加枳实、桔梗、蒌仁,名柴胡枳桔汤,可以用于肺脓肿而用三物白散治疗之后的巩固疗效,在此基础上再加葶苈子,可以增强排痰的效果。
18:十味剉散乃八珍汤去参、草,加桂枝、附子、黄芪、防风而成,此方主治肩炎即所谓五十肩的疾病,以有肢冷症、血色欠佳为使用目标;而与此相反的壮实体质却有使用大柴胡汤及或桃核承气汤的可能。
19:消风散和当归饮子均可用于湿疹的治,疗,根据先辈的运用口诀,当归饮子用于血虚,而消风散则用于血热;那么什么是血虚的表现呢?
根据临床经验观察发现:如果患者出现的湿疹小,缠绵难愈,其皮疹一般无突起而呈扁平状,局部湿漉漉的有渗出液,不干燥,当感觉快要干燥时,又湿漉漉的渗出,瘙痒严重,多见于老年人或者年龄徧大及或体质虚弱的患者,经验证明,当归饮子不太适用于脉搏快而且按之有力的情况。
而消风散所能治疗的湿疹亦为慢性而缠绵难愈,有时有渗出液,有时干燥,这一点与当归饮子极为相似,但会感觉皮疹有一定的力度,色红而有热感,瘙痒于夜间加重,自诉口干舌燥,有时大便亦干燥或者有双足发热。
20:对于口腔溃疡的同时又并发荨麻疹的患者,使用凉膈散加荆芥、石膏获得良效。
21:栀子甘草豉汤可以治疗肛周瘙痒,三周即可获得痊愈;栀子豉汤可以除烦,而甘草则可缓解急迫。
而治疗肛周瘙痒的外用效方为蛇床子与牡蛎等量细末,混合后敷于患部,用蛇床子单味煎汤湿敷亦可。
另外,用蛇床子煎汤湿敷还可以治疗麦粒肿初发时的瘙痒亦有良效。
上文均转自经方文化传播,作者王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