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史上最寂寞毕业展如何成为最多人的狂欢 (

没什么好纠结的,今年毕业展只能“云上见”。

关键是,如何理解,以及如何应对。

“520”当天下午5:20,“彼时·此时”2020中央美术学院线上毕业季正式启幕,6000平米、4大虚拟展厅、406名研究生的近5000件毕业创作及学术论文首次在云端展厅方式呈现。据中央美院网络中心提供的数据,截至5月22日下午14:00,“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累计浏览量已达246万余人次,独立访客约63万人,访问国家和地区115个。

沐浴云上的太阳,注定要绽放。

今年的毕业季,尤其绽放出信念的坚定与生命的坚强。

早在央美毕业展上线前几个小时,2020年网络云端南艺520嘉年华云端初见,同往届一样火力全开,热情不减。

中国美术学院2020毕业季的主题是”共同生活“,展期为6月28日-7月5日,7月8日举办毕业典礼,不举办开幕晚会,展区将是南山+象山+象山艺术公社三地。

广州美术学院2020毕业季将于6月16日正式上线。届时,1373 名本科生、257名研究生的心血之作,以及记录他们努力过程中的焦灼、欣喜、徘徊、突破等点点滴滴将同步呈现。

今年,亦是湖北美术学院的建校百年,“致美·百年”2020湖北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作品云展览开幕式将在5月26日20:20正式启幕,置身机遇与调整中的2020届前路浩荡,25个本科专业、34个专业方向,共1699名本科毕业生创作的1700余件作品将被公众共同见证。

每年六月,重庆人都会迎来一场艺术盛宴: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艺术游活动。今年,它将于6月10日线上亮相。

西安美术学院亦确认不会举行线下展。学院博导、艺术批评家彭德教授看得很通透:一方面, 网上办展是未来的趋势,线上线下展相结合更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现在的线上展还比较单一,无法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只要是人类所能想象的,技术都应该能够满足。他的畅想十分具体:未来的线上展可以做成艺术家的专集,里面既有视频、图片,我们也可以通过展示平台与艺术家对话互动,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进入艺术家的工作室,和他一起生活,了解他的一切,例如他读的书、他的家庭生活,他的朋友圈等。“这样的展示形式,远远优于线下的展览,未来的展览方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会终结美术馆的历史。”

非因疫情的仓促而为

“面对如此突来的劫难,艺术几乎无力难语,但艺术始终有情有义。”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说。

2020年伊始,央美就成立了防疫领导小组,随着疫情拐点的不断后延,逐步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如果不能在线下举行,那要不要做毕业展?如果要做,该怎么做?”身为小组成员之一,央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琦非常理解学生对毕业展的渴望:“从学生角度而言,他们希望把自己在校所学精彩呈现;从学校层面来讲,也是接受社会的检验。正因此,毕业展成为学生最重视的学术活动之一。”

但之前线上展览多是线下实景拍摄生成的虚拟漫游,这次没有实体展厅,从无到有如何实现?“我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搭建央美美术馆的数字模型,将学生作品放置在虚拟空间中,提供参观者实体虚拟体验,二是网页版。”两者利弊兼有,最终,学校决定兼顾。

5月20日毕业展上线,不仅整体数据完全超出想象,还因虚拟展厅和网页的结合意外产生了第四维空间。如建筑学院展厅中,点击每个模型都会出现更深入的三维建筑漫游,虚拟再生虚拟,因此让展览的语义变得更加复杂和有趣。英语教育加盟www.gdsq.org.cn/yingyujiaoyu/

当然,陈琦觉得现在的1.0版本还较粗糙:“相信经过打磨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细腻,越来越错综复杂,越来越使人留恋,越来越具有线下展览所不具有的魅力,这里面的超链接是跨时空的,反过来也训练学生有效组织创作思想,把自己的理念通过不同文字影像图片进行组合,并选择合适渠道进行传播。”

“一个悄无声息的毕业,一个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拥抱,没有合影,没有觥筹交错的毕业。只有一些点赞,好在还能收到祝福。”熊爽“恰好”今年毕业。他是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总体艺术与跨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导师为邱志杰。

随着开学后网课的开展,他渐渐明白毕业展如期举办已不可能。其实,他希望延期,害怕取消,“云展览是一种折中,没办法的办法。”何况,学校愿意花力气去建一个3D虚拟美术馆也是真的为学生着想。但他不得不把之前的方案全都否掉,重新调整以适应在虚拟空间呈现。最终,他在美术馆里“放了一场火”。这是一个在实际场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创作,却意外地因毕业展“上线”而得以实现。

熊爽毕业作品2.1·《冷火》(视频截图)

熊爽毕业作品 2.2 ·《江山默示录》(视频截图)

与实体相较,线上优势突出,不囿于空间局限,展示容量巨大,一掌可观天下。实质言,能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具备如此的完成度,央美这次的线上毕业展最终效果处于及格线之上。

这源自央美面对数字化未来的提早布局。“应该说这个方案的形成,不是因为疫情的仓促而为。”陈琦认为虚拟展厅将是美院庞大的数字资产,也是美术馆重要的学术品牌。“我们会有很多经验,也有很多教训,但我相信会越做越好。”

线上云展,那么远,又这么近。

虽启动不过十余年,美院毕业展却已成为各地毕业季的重要嘉年华。而它,也不再只是毕业生们的事。多方力量和资源的挟裹,早已使其化身为一场联动地方、民众的综合性文化事件,被各方赋予多元意义,也因此复杂多样。

四川美术学院是首个提出毕业展走向公众的学院。“开放的六月”这场精心打造已逾十五年的品牌特色活动,多年来一直致力学院与社会的对接,期翼在艺术教育和城市文化发联系中为就业提供更多实际服务。而一座城市的发展也需要艺术品牌的助力。2019年,“开放的六月”与“重庆艺术大市场"联合启动,艺术和社会联系更紧,一些专题性艺术展览更是直达繁华商圈和社区,便于市民更好的走进艺术、欣赏艺术,让广大艺术学子的学习成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检阅。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则将今年毕业展的特点归纳为:好看、好玩、好买。前者是指内容丰富,二者意在互动,后者则在于接地气:“我们的校长、教授会带货推广学生的作品,让它们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我觉得这将对整个社会美育产生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

“开放的六月”2019年四川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开放的六月”2019年四川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现场

今年,“开放的六月”线上线下联动,从校园入云端后又回人间,藉此,学院将更加紧密地融入城市发展的大洪流。

而早在去年,中国美术学院就已先行一步,将学院的毕业季升级为举一方之力主办的国际青年艺术周,五个不同单位共同主办,囊括展览、论坛、工作坊、演出、市场,17天内推出40个主题活动,这其中的工作量、工作难度、活动效果及组织协调运行力度,甚至经费的筹措与运用都是常规毕业季不可想象的。五大板块中,甚至还专门设了一个市场板块,将分割的艺术人文与社会经济有机地融合,这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突破更难能可贵,给学校、当地相关部门、相关社区都带来了生机。

当下,灯光秀、高科技演出、服装秀、摇滚乐…新媒体手段的集中展示已极大改变了传统,将静止、封闭的展览转换成立体、动态、开放的交流。毕业展,已成为每个美院对外展示学院特色、办学实力的重要show场,明确成为一座城市的时令节日,与地方经济发展、形象塑造和文化产业紧密相连。

再加上近年大众对艺术生活的渴求激增,展览本身在当代公共艺术日趋常态化、生活化的现实,注重仪式感、强调开放性、扩展宣传途径、邀请社会力量的参与,各大艺术学校都欲将毕业展打造成一场初夏的文化事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