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神演义》中姬昌遇雨,看古典名著中的奇异气象

7月11-12日,一场区域性强降水过程从西南向东北袭击了京津冀地区,这也是上述地区今年入汛以来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降雨的大值区就在太行山和燕山的山前地带。笔者近日读《封神演义》时,发现其中似乎也描写了一次发生在燕山地区的暴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故事的缘起是这样的,商纣王下令召四镇诸侯进朝歌,西伯侯姬昌一行人等从西岐出发,经过燕山时,突然遇到了一次强降雨过程。原文如下:

那一日行至燕山,姬伯在马上曰:“叫左右看前面可有村舍茂林,可以避雨,咫尺间必有大雨来了。”跟随人正议论曰:“青天朗朗,云翳俱无,赤日流光,雨从何来?”说话未了,只见云雾齐生。姬昌打马,叫速进茂林避雨。众人方进得林来……(《封神演义》第十回)

姬昌是个能掐会算之人,不仅如此还精通气象,艳阳高照、晴空万里之时便能预知大雨的到来。众人很难理解他的推断,但没过多久,便云雾齐生,降雨之兆凸显。众人在慨叹姬昌神算之余,迅速跑进树林中避雨。

这次雨下得有多大呢?原文如是写道:

云长东南,雾起西北。霎时间风狂生冷气,须臾内雨气可侵人。初起时微微细雨,次后来密密层层。滋禾润稼,花枝上斜挂玉玲珑;壮地肥田,草梢尖乱滴珍珠滚。高山翻下千重浪,低凹平添白练水。遍地草浇鸭顶绿,满山石洗佛头青。推塌锦江花四海,好雨,扳倒天河往下倾。(《封神演义》第十回)

从气象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对流雨。首句写了云和雾的分布状况,次句写了冷空气到来之时众人的感受。其实,云和雾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两者都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的聚合物,所不同的仅仅是高度。

“高高在上”者为云,接触地面者为雾,也就是说雾比云更“接地气”。作者还通过对庄稼、花枝、田地、草木等的描写,生动刻画了雨势由小到大的过程。这场滂沱大雨像瓢泼一样下了半个时辰左右(约相当于1个小时)。那么,这是一场什么量级的雨呢?

在民间,人们通常用缓急来判定雨的大小。“暴雨”中的“暴”是指“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意思。一场突如其来的短时强降雨,人们通常称之为“暴雨”。现代气象观测中对雨量的分级与民间的认知略有不同。

在气象业务中,衡量降雨大小的“标尺”是“降雨量”。它是指一段时间内,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在不蒸发、不渗透、不流失的情况下,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按大小可分为微量降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等7个等级。其中暴雨的条件是指12小时内降雨量在30毫米以上或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

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按照这个标准,民间所谓的“暴雨”(虽然下得比较急,但只下了20分钟左右的那种)大多都达不到“暴雨”的量级。再看一下书中的描写,原文说瓢泼大雨下了半个时辰(1个小时)。

笔者粗略作了一下估算,按照这个描写,降雨量恐怕在三四百毫米以上,按降水量等级标准计,达到了“特大暴雨”量级。这样的极端强降水比较罕见,如果真的发生了,姬昌等人在山区避雨,是会遇到山洪或泥石流的,估计性命难保。照此看来,“瓢泼大雨”并非写实而是与“扳倒天河往下倾”一样,用了夸张的手法。

最后来说说燕山这个地名。今天我们通常说的燕山位于华北地区,西起张家口境内的洋河,东至山海关,北接坝上高原,西南与太行山相隔。东西长约420千米,南北最宽处近200千米,海拔600~1500米。其中燕山南麓是华北地区著名的暴雨易发地带。

那么,《封神演义》中所说的燕山是否就是华北地区的燕山呢?按照书中所说,燕山位于西岐和五关之间,其中五关指的是临潼关、潼关、穿云关、界牌关和汜水关。按照这个说法,燕山似乎应该在今天的陕西境内,但笔者并未查到陕西境内的同名山脉。究竟是作者写错了还是作者有意为之呢?

据统计,“燕山”一词在书中出现了20多次,这排除了作者笔误的可能性。在元代的《武王伐纣平话》中,也有姬昌遇雨的情节,只不过发生地是在潼关阴符界。由此可见,是演义的作者故意将发生地改成了燕山。是否因为燕山暴雨多发而更改的呢?不排除作者故意借用燕山之雨为雷震子现身暖场的可能性。期待众位方家批评指正。

作者:刘浩,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