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故事
清明,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万物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行清与郊外踏青的时段。
清明节,也是汉民族隆重盛大的祭祖节,约始于周代,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俗不仅有祭扫、缅怀的传统,也有踏青郊游、亲近自然的主题。经历史发展,清明节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晋代陆机有诗云:“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之事。约从唐始,农历三月初三日上巳节的踏青、祓禊也渐入清明。
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明代黄省《洪武宫词》曰:长春门里清明日,上苑兰风花鸟繁,焚却纸钱啼泣罢,又随龙辇向西园。
自唐时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文人们的诗词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一千多年。
风筝,古时以纸糊就,称为纸鸢。每逢清明时,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不单是一项娱乐,还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有人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唐高宗于三月三日游春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后来人们不但自己佩戴柳枝,还将它插在门楣之上,用以避邪。
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故而清明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宋代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斗草原是端午民俗,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宋代扩展至平日随时可斗。
李清照《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