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观山海》,不知上古世界有多美。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
《观山海》手绘图鉴
交易担保 谁立方 《观山海》手绘图鉴,唤醒失落的想象力 小程序
▎《山海经》是我国流传至今体系尤为完整的志怪奇书。《山海经》共18卷,有《山经》和《海经》两部分组成,其中《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海经》则包括《海外经》《海内经》以及《大荒经》,这几个部分从内而外,由近及远,组成《山海经》中完整的世界格局。除了我们熟知的异兽和神话传说,《山海经》中还有很多关于上古时期的山川地理、物产分布、异国的风土人情、部落风俗等记载和描写,至今尚有很多未解之谜。美国学者墨兹曾按照《山海经》中的《东山经》、《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三章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探索,结果发现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很难说,关于脚下的这片土地,现在的我们比几千年前的祖先要了解得还要多。
▎原来可以这么美。
相传,《山海经》最初有图,后来失传。东晋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就曾写到:“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可以猜测,《山海经》成书之初,可能就是图文并茂的。现今能看到的“山海图”大多是由明清画师根据原文所画,流传最广的版本主要是明代蒋应镐、武临父绘的《山海经<图绘全像>》,明代胡文焕编的《山海经图》,以及清代吴任臣注的《增补绘像山海经广注》,这些画虽粗犷质朴,却很大程度的再现了上古先民对于那个世界天真的想象与探索。而在《观山海》中,这些异兽不再是简单的线条拼凑,作者融入了当代的审美,用细腻柔美的笔触,将其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或凶猛,或灵动,或温柔。“你是不是也飞累了,在我身上停下休息吧,我帮你遮阳好不好”它们有灵魂,有情感,甚至人性,仿佛每一个异兽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哪怕说不上来是什么,但却足够想象,如果生命有形态,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
▎更多可能性。
《观山海》就是对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一次勇敢尝试,试图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法,给即将被时间冲刷殆尽的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的生命力,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近它们,从而去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无穷魅力。
正如知名科普达人博物君评价这本书时所说:“本书的绘画作者为《山海经》的异兽们绘制的画像极为精美,富有艺术性和想象力。更可贵的是,本书不仅是画集,还有大量对《山海经》的注解文字,为现代读者了解这部奇书提供了多方位的帮助。”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则在看过本书后评价:“对华夏先民来说,从来就不缺乏恢宏浪漫的想象,《山海经》的存在就是证据。今天,一个才华横溢的作者,用这本《观山海》为我们展现了他心中的答案。”
《观山海》手绘图鉴
交易担保 谁立方 《观山海》手绘图鉴,唤醒失落的想象力 小程序
▎唤起失落的想象力。
《观山海》的作者杉泽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四川男孩,自小就对中国历史中的鬼怪传说有着浓厚的兴趣。研究生毕业后的他,并没有急于找工作,而是选择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注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上——研究志怪传说,至今已有3年多的时间。在他翻阅相关古籍的过程中,发现书中描绘的异兽总会有一个固有的形象。“说一个怪兽吃人,人们潜意识里会认为它一定是青面獠牙,十分恐怖的。但它不可能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在吃人吧,在他不吃人的时候会是样子的呢?他开心的时候什么样?难过的时候又是什么样?”杉泽认为,这些异兽在前人构建固有的视角下,仍有着丰富的想象空间与角度,可进行多种新的创作尝试。于是,他选择从“唯一一个现存的,相对具有完整体系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文献参考——《山海经》入手,结合、参考《山海经注释》《中国神怪大辞典》等各种相关材料,发挥想象,将其中文字描写的几百种异兽,绘制成一幅幅精美生动的画作。左图为明代蒋应镐、武临父所绘陆吾,右图为杉泽所绘陆吾形象左图为明代蒋应镐、武临父所绘狌狌,右图为杉泽所绘狌狌形象左图为清代吴任臣所绘九尾狐形象,右图为杉泽所绘九尾狐形象。
▎不一样的视角。
《观山海》虽然是对《山海经》异兽的全新创作,但绝不是随心所欲的胡来,而是尊重传统下的再创造。比如“九凤”这一形象的创作思路,《山海经》中的九凤,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神话九头神鸟的原型,所以起初,杉泽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九凤的羽毛设计成金色。然而,其后他翻阅其他古籍文献的过程中了解到,战国时期流行阴阳五行学说,楚国地处南方,主火,崇尚红色,所以作为楚国神鸟的九凤,羽毛为红色显然更合适一些,于是他就对之前的作品做了修改。杉泽说,《观山海》的创作并不是整体的打碎重建,而是在尊重上古先民创作的基础上,去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和解读。而这个角度,就是要符合当下这个时代的特质,加入现代人的想法和理解,试图让而更多的人从这本书中找寻属于这个时代的共鸣、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达成一种新的共识。它可以作为后人了解我们这个时代文明的参考,待到几百年后,甚至几千年后,那时的人们可以通过这部作品,对当今的社会风貌有所了解和认识。
▎一本“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能读懂的书。
这么说虽然有些夸张,但这本《观山海》确实是少有的既能看懂文字,又能“读出声”的《山海经》通俗读本。为了让《观山海》兼具知识性,杉泽邀请了同样热衷钻研志怪文献的好友梁超,为图画配上严谨通俗的文字。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梁超不仅参考了郭璞、袁珂先生等人的《山海经》校译版本,还多方参阅古典书籍,做了大量的故事延伸,补充了许多新奇有趣的知识。关于原文中大量令很多读者困惑的生僻字,细心的他还做了汉音标注,力求做到知识的全面严谨和语言的简明生动,读者再也不会感受到“只知其兽,不识其名”的尴尬了。
▎装帧典雅精致,轻奢文艺之选。
为了展现本书的恢弘与大气,我们特意采用内外双封的封面,书名“观山海”三个字也做了烫金处理。封面主图采用了《山海经》中的多种怪兽以及浪花、岛屿、神树等形象,第一眼就给读者一个神秘而又唯美瑰丽的异想空间。即使是在绘画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作者杉泽仍然坚持用笔和纸手绘图像。他说,手绘的每一笔都更有人情味,当笔尖与纸张相碰撞的那一刹那,能把心和梦真正地沉淀下来。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作者原稿的效果,尽管在纸价飞涨的今天,我们仍然选用了超感特种纸。它的表面经过微涂处理,不透明度高达90%。纸张的底色淡雅,符合现今读者视觉上追求的舒适感。印刷后表现的色彩层次丰富,对于图片的还原尤其逼真!内文采用裸背锁线的装帧方式,图书可180度平铺,使得内文中的跨页部分能够完整的展现给读者。图书版式方面,从图书的扉页、目录、索引和正文部分都始终围绕《山海经》的“古老”、“神秘”与“唯美”的特色,以灰色、红色为设计主色调,文字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竖排形式。
细节部分,在篇章页和索引部分展现的更为突出:索引部分的图文既能给读者一个大概的说明,又能为读者继续阅读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篇章页部分采用了红底白色线描图的壮阔山海图为设计元素,视野宏大,非常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