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版|黄简讲书法:805认识墨砚(下)
805认识墨砚(下)
三、后期人工墨:墨条
墨从粉状,到丸状,再到条状,反映出制墨工艺的进步。
制墨工艺流程有很多环节,要做出墨条主要靠两点:一是施胶,二是捶打。
1.施胶
一级课程已经介绍过,后期制墨广泛采用动物胶,并且古人对各种动物胶的性质,有了深入的认识。
鹿角胶、牛皮胶、鱼鳔胶、马胶等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进而知道胶不可单用,要搭配使用,取长补短。配方往往是独家所有,并非一致。实际施胶多少还要根据季节增减。有胶量正确,煤烟就可以粘合为较大的墨块。
还记得晁说之《墨经》的话吗?“凡墨,胶为大。有上等煤而胶不如法,墨也不佳。如得胶法,虽次煤能成善墨。”“煤”就是烧烟得到的碳黑,这不如胶法重要。煤好,胶法不好,这样的墨还是不行。煤次,胶法好,次等煤也可以做出好墨。
为什么墨条之前,都使用墨丸呢?一大原因就是施胶技术不行,胶少就聚不成大块。《墨经》说制墨大师如李廷珪等人,“皆用大胶,所以养墨”。但胶性大,磨起来费力,耐用墨汁粘稠,不好写。后来发现,动物胶时间长了,会自然分解,把做好的墨条静置几年,胶性就会减退,那时就好用了。
老话说“笔陈是草,墨陈是宝。”笔毛和墨条中的动物胶都是蛋白质,时间长了会分化。笔毛时间长了会失去弹性,最终会断掉。所以说“笔陈是草”,毛皮大衣旧了也会不停掉毛。但墨条中含有的动物胶分解,正是我们希望的。时间长了墨条中的水分挥发,胶性也会减低。
这样变成了轻胶墨条,磨起来容易浓,写起来又流畅。旧时一些老厂家做了墨不急于卖,静置几年待墨性稳定。所以旧墨拿在手中感觉很轻,新墨就沉手。,
中国厂家把墨条静置,经常放在木架木盘中,过几天翻一次身。日本有把墨条吊起来的方法,正反两面可同时干燥。
2.捶打
碳墨施以大胶之后,还要用和反复捶打。
一大团墨用石臼捣,分成小块用铁锤敲打。
一边打一边翻动,跟揉面团一样,古称锤炼。目的是把墨团里面的空气小泡都赶出去。使碳粉、胶水、药料等所有颗粒紧密结合,这样就有容易断裂,而且可以做成较大的墨条。那么要打多少下呢?我查古籍,最少是打七百下。韦诞说是三万杵,还有人说打十万下,总之多多益善。合好胶的墨分成一小条一小条,称为墨剂。墨剂锤炼后,怎样定形变成墨条呢?早期制墨是把墨剂放在手心中,用力一握成形,这种墨称为“握子墨”。
江西南昌吴德墓出土的晋墨,就是握子墨。它相当长,有12.3厘米,应该是握了好几次。握子墨后代屡有仿制,清代还有“小握子墨”。
宁夏固原县曾出土一枚东汉时期松果状墨,头小中间大,不是标准的圆柱状。我想这也是手心中握出来的。高5.2厘米,直径3厘米,显然可以拿着磨墨。外皮饰以松果花纹,究竟怎样做出来很多人都在猜。我试过拿一个真实的松果,在泥板上滚过,然后把泥板烧结变硬,就成为一块模板。墨剂在相当于人体温度时,它是软的。在模板上滚过,就可以做出一个松果状的墨。
我没有墨剂,用面团来试验,效果很好。
做墨靠手握,是很原始的生产方式。要批量生产,产品必须大小一致,份量相等,花纹相同,就就要使用墨模,墨模是制墨批量生产的重要标志。把称好份量的墨剂放进墨模一压,就成为标准形状。
明清时期的墨模,四边可拆,雕刻非常精细。
握子形墨使用了很长时间,如日本正仓院开元四年唐墨。李白、杜甫、张旭、颜真卿应该都用过这样的墨吧。
正仓院还有新罗和日本仿造的墨,形状相同。正到元代,中书省墨还是这个样子,明代称为牛舌形。
这些墨和早期握子墨不同的是,都已经使用了墨模。
所以没有手握的感觉了,只保留了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我称之为梭子形墨,比现在长方形的好。
如果你使用的是平板砚,长方体墨条可以贴平砚面。这样磨墨当然没有问题,只不过磨出来的墨汁只有薄薄一层。如果要使用较多墨汁,如中书省这样机关,就要使用凹下去的汤池砚,但长方体墨条无法贴住砚面。稍一用力,长方体的角就会把砚池划出刻痕,破坏砚台。所以汤砚最好用梭子形的墨条,它的头是圆的,不会划花砚台。而且这个圆头很小,容易磨去。剩下来的磨面,必定是和汤池弧度密切配合的。这就是梭子形墨的好处,古人的设计思想非常细密。
除了握子墨,还有馒头形的手工墨。
《考古通讯》1957年第四期河南东汉墓发掘报告:“丸墨一铤,出墓8的3号棺中人头前方,……墨作成圆馒首形,已稍残,外表还保留着手捏制作的痕迹。”手捏馒头形,跟普通做馒头应该一样。
如果把刚才这个松果状的墨,长期使用磨去一半,剩余的就是馒头状。有人认为东汉墨条分握子墨和馒头墨两种,也有可能二者是同一种。
总之,初期墨条是用很简单的方法手工做出来的。
上次说过,当墨发展了,砚台也会跟着变化。这里有两个字,现在经常混用,本义是分开的。
一是“研”,《说文解字》:“䃺(mó)也。”“䃺”就是“磨”,“研”的本义是研磨,这是动词,用作名词的时候可通“砚”。“砚”本义不是动词,《说文解字》:“石滑也。”段玉裁注:“本义为石滑不涩,今人研墨者曰砚,其引申之义也。”“砚”本义是一块光滑的石头,引申为磨墨用的砚台。
从历史上来看,墨条产生之前,是用研石磨墨丸。凡是磨墨粉的研都不光滑,滑了难磨,是为“研”。
使用墨条后用“砚”,首先无须那块研石了。其次,开始使用光滑的石头,是为“砚”。如端砚,就是石质细腻,表面光洁。《广语》所为“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温软”。磨起来一丝声响也没有,手按上去的感觉如小儿肌肤。
如果放大看石面其实是有石铓的,小儿皮肤放大看也不平滑。石铓可以发墨,因为非常小,所以感觉细腻。
第三,使用墨丸是先磨粉,然后加水和墨,而使用墨条在砚台上加水直接磨,这就是湿磨。
简言之:
磨墨这件事,分前后两个时期:
干磨墨:用研石磨矿石或墨丸,制取墨粉。
湿磨墨:用黑条在砚台加水磨,制取墨汁。
四、《题<笔阵图>后》的写作年代
墨砚讲了两节课,就是为了确定这篇文章的写作年代。这和写行书取势有关,不得不讲。
其断代标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干磨墨,什么是湿磨墨。
民国年间,有一位学者余绍宋写了一本很重要的书,叫《书画书录解题》,评论历史上重要的书画著作。这书是我们研究艺术理论的重要工具书。
他认为所谓的《题<笔阵图>后》作者不详。后来伪托用王羲之的名字以广流传,这一点学界都同意。但他又说“其文亦甚凡近,就此《书后》词气观之,当亦六朝时人所依托”,这个说法,范围太广了。六朝指在南京建都的六个朝代,东吴、东晋和宋齐梁陈。王羲之是东晋人,这文章究竟是王羲之前还是之后呢?
传为卫夫人的《笔阵图》中有一句话值得注意:“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石头怎么分新旧?“煎涸”是佛经中的话,意思是熬煮到水干。砚石不可用太干的石做,太干的石头吸水,墨汁都给它吸走了。这里说“新石”是刚煎涸过的,所以叫“新”,含水量大。现在有些石质差的砚台也太吸水。有人把它浸在水里养砚,用的时候才拿出来。这是无奈之举,跟古人差不多。下一句“润涩相兼”,作者希望砚面有点润,带点涩,加水和墨后“浮津耀墨”,可以看到墨光。段玉裁说砚是“石滑不涩”,此文说“润涩相兼”,对砚面要求不同,从“煎涸新石,润涩相兼”,作者是不求滑,求有点毛,恐怕还是研磨墨丸所用。
卫夫人《笔阵图》没有解释《笔阵》的意思。倒是王羲之《题<笔阵图>后》一开始就讲了:“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
挥笔写字,就等于挥刀上阵,所以说是“笔阵图”。
接下来就是“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相字形……”。请注意前面有“水砚者城池也”这一句;后面有“先干研墨”呼应,水砚怎么会“干研墨”呢?“水砚者城池也”的意思,不是指西汉这种一块石板。这石板上没有水的,磨墨丸后再加水调和。也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这种长方形砚台。要像城池,是这种三国魏晋普遍使用的青瓷砚。
放大点看,这是很典型的三国时期青釉三足瓷砚。
四面外周施釉,砚面不施,类似粗陶。研磨时有涩的感觉,这个“涩”是设计师故意造成的。
我们平时用的研砵,里面底部也是不施釉的。研杵圆头也是这样,施釉就太滑了,研磨反而不便。
青瓷砚砚百环以水槽,水槽外有边耸起,称为砚壁。好像城墙,团团围住砚堂,所以说“水砚者城池也”。这种砚台又称辟雍砚,“辟雍”又写作“璧雍”,是古代天子讲学的地方。校地以圆形、四面环水,“辟雍”是很文雅的名字。《题<笔阵图>后》讲打仗守城,所以把砚台比喻“城池”。
青瓷辟雍砚历史很悠久,三国魏晋时大流行。当时人席地而坐,几案面积小,砚放在地上,有足是希望它高一点,和墨、掭墨比较方便。
隋唐辟雍砚求稳定,加多了足的数量,称为珠足。唐以后使用高身家具,砚台放在桌子上,这种有足的瓷砚就慢慢淘汰不用了。辟雍砚这种圆形、三足的设计,是汉代石研发展而来的。
古汉已经出现了略加修琢的圆饼形研磨石;后来加了三个足,以升高砚面,再往后加了盖子。
注意这些研面都是平的,附有研石以磨墨丸,属于干磨。而和墨需要水,所以旁边应该像上次讲的姜寨研磨器那样,要备有一个水杯,后世发展为水滴,水盂。
比较特别的设计,如河北沧县出土的一个东汉砚,在砚盖中挖了一个孔,研石就藏在这个孔中。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发掘了河北望都县两座壁画墓。一号墓主做过河南尹,后升到三公。二号墓主姓刘,曾任太原太守,可能是皇族。
卒于东汉灵帝光和五年(182),那时曹操、钟繇三十来岁。墓壁上画有“门下功曹”,即墓主生前属吏形象,其中有“主簿”和“主记史”。这两位都是文官,要动笔的。所以前面都置放砚台、水杯等文具。请注意砚面上都是黑的,这是实用、有墨的砚台。壁画有些损坏,看不清楚,我用线描把主体钩出来。
线描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这两位各据一榻,榻前有一个三足砚,砚旁有水杯。也是垫高的,水杯放在十字形架子上。主簿右手执笔,左手执长方形木牍,准备书写。这是非常写实的画面,汉魏之际就是这样写字的。砚面上那一块是研石,还是墨条呢?拿河北博物馆东汉石研来比较,似乎一模一样。如果是研石,他们用的就是干磨法。我也不排斥这可能是墨条,用湿磨法磨墨。
魏晋正处于干磨到湿磨的转变时期,所以两种可能都有。即使墨条流行,也不排斥有些人习惯用墨丸干磨。上次讲到曹操储存了几十万斤石墨,可烧、可书,陆云还捡了两块,给哥哥陆机书写之用,这当然是干磨的。
《墨经》说:“古用松烟、石墨二种,石墨自魏晋以后无闻,松烟之制尚矣。”魏晋是干磨和湿磨重要的分界。曹操时干磨还很多,后来有了韦诞,韦诞创造了非常好的墨条,于是湿磨流行。
小结一下:
墨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天然墨和人工墨。
前期使用天然墨来自矿物,如石墨。使用时先要研磨成粉末,然后加胶加水,调和成墨汁。后期使用人工墨,主要是烧松木或油以获取碳黑。碳黑加胶成为墨丸,墨丸也是干磨的。到韦诞之后,墨条才开始淘汰墨丸。用墨丸和用墨条,有一个交叉的、同时并存的时期。青瓷砚虽然有了水槽,可能只中省略水杯,开始也是干磨的。《题<笔阵图>后》直接说,水砚如城池,“先干磨墨”,所以这文章应该是三国曹魏时期的作品,即曹操、钟繇时代,早于王羲之。
沈寐叟有一个猜想:“《<笔阵图>书后》未必出右军,要是六代书师相承师说,后乃著之竹帛耳。”他意思也是说这文章早于王羲之。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