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国军军官为何有两套军衔?“铨叙军衔”是什么意思?
解放战争:国军军官为何有两套军衔?“铨叙军衔”是什么意思?
很多历史材料和影视作品中,能够看到国军某某上将,某中将师长之类的称谓,而我们从上面看到的东西,其实未必严谨。因为从1935年开始,国军内部的军衔制度就是以“铨叙军衔”为正规军衔,晋升流程十分严格。后期却又出现了另一种军衔,也就是带着职务的军衔,虽也是一种官方的军衔,但权威性和晋升难度与上面说到的铨叙军衔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国军将领当时普遍有两套军衔。如果没有具体了解,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其中区别。这是怎么回事呢?
先来解释下什么是“铨叙”。铨叙就是资历,综合评定下的军衔,和将领的具体战功、服役年限、在军队中的地位和威望有密切关系。铨叙军衔的获得难度远远大于刚才提到的第二种军衔,职务军衔。相对而言,真正得到认可,有权威的军衔就是指铨叙军衔。为什么呢?不止是因为铨叙衔更难获得,还因为铨叙衔是政府颁发,而不是军队。既然有了这样正式的授衔制度,为何还要搞出另一套职务衔?因为当时是中国各路军队的膨胀期,铨叙衔考核这么严格,难以快速授予,而又没有相应的军衔匹配和约束新军官、军队,管理起来将是混乱的,也不利于鼓励抗战军官的积极性,所以另搞了一套制度。
结果搞出来之后,反而更乱了。职务衔是军队颁发的,所以后边还带着职务,比如中将师长、少将旅长、少将处长之类,这些都是职务衔,意思是做到这个实际的职务,就匹配对应的军衔,而不是因为资历或战功而被正式颁发的铨叙衔,不必严加考核。这样一来就得结合20-40年代的具体历史情况,由于国军部队不完全统一,甚至各地都有军阀,割据局面长期存在,各地授予职务军衔很随意,权威性不高。举个例子,青海军阀马家的儿子马继援12岁就是上校,今天看来简直可笑,这就是职务衔,难免非常混乱。
国军在49年战败时,有多达数百位各类将官被俘,但是上将仅仅1人(王陵基)。由此看出军官晋升不难,因为49年后各路败兵杂牌增多,授衔变得更加随便,甚至军衔泛滥(多数是职务衔)。但是上将却凤毛麟角,国军的上将按照铨叙分为四种类型,特级、一级、二级和中加上。中加上就是像刘文辉、胡宗南这种履历可以达到二级上将,但是上面满额升不上去的军衔。属于上将的最末端。
这就牵扯到上将的限额制:国军在49年败逃之前,一共只有40余位上将(含战死的、病死的和中加上),这便是限额的结果。这样一来,大量强人难以入围上将行列:军事能力,战功兼备的将领,像王耀武、宋希濂、杜聿明等人,他们到被抓时都只是中将,而中将在国军中一抓一大把,想要升上将却难比登天,仅有地方大军阀和中央系的老资格才有希望获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