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坑里: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之后
2012年12月,住建部、文化部等七部委联合下文,公布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湖塘乡坑里村榜上有名。由此,坑里古村再次成为媒体焦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大环境下,坑里古村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资源,成为乡村文旅新亮点。
坑里村古时候叫“福溪坑里”。福溪就是发源于湖塘乡富山村的一条小溪,叫“富溪”。富溪流经村前,所以坑里村也叫“富溪坑里。”后人为了讨个吉利,把“富溪”改作“福溪”,“富溪坑里”也就叫做“福溪坑里”。
坑里村以胡姓为主,开基始祖胡陶公,乃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吉水人胡铨之后。胡陶因不满元朝政府的暴政,举家迁居到了这里,至今已近八百年历史。坑里村周围是典型的丘陵地区,村庄两旁是隆起的坡地,中间一段溪水从西到东穿村而过,村庄民房就建在山洼的溪水两边,呈长条形排列。因为周围地势比村庄略高,所以有了“坑里”这个村名。
清朝中后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满清政权岌岌可危,曾国藩受命组建湘军。咸丰三年(1853)三月,太平天国占领江宁(南京),并定都于此,改名天京。之后,太平天国派兵西征,曾困曾国藩于南昌。曾国藩九弟曾国荃奉命统兵,克复南昌,收复江西,敛集大量金银财宝,并在南昌附近征集民夫,帮助其运送财宝回湖南老家。这其中,便有许多湖塘地区的人。
湖塘素有“十里五书院,一乡两状元”的美誉,崇文尚礼的风气盛行,耕读传家的思想十分浓厚,由此,也养成了湖塘人敦厚善良,与世无争又工于技艺的性格。其时,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湖塘地区也被波及,并深受其害。湖塘、赤坑等村族谱中,多有记录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字,表达了厌恶战争、渴望安居乐业的心态。这样,经曾国荃征召,便有很多湖塘人自愿成为民夫,为曾氏运送财宝回湘。到了湖南之后,一部分人留在湖南,替曾氏打理家务,经营金银首饰加工等行业,另一部分人则回到原籍。由于湖塘人骨子里有着吃苦耐劳、诚信为人的秉性,留在湖南的湖塘人逐渐在首饰加工中崭露头角,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这些人又辗转来到长沙、常德、株洲、衡阳等地,以开设金银首饰铺为生,业务越做越大。后来,又有一部分人北上武汉,或南下柳州、西进贵阳,传承和发展金银首饰业,曾一度领衔操控鄂、湘、黔、贵、赣等省金号,成为首屈一指的金融大亨。其间,湖塘地区曾出现赫赫有名的雄庄“熊长春号”、坑里“老元兴号”、“新源兴号”、湖塘“邹协和号”、富塘“李文玉号”、圳上“皮大兴号”、赤坑“涂茂兴号”等著名商号,均以加工金银首饰以及经营金融生意为主。湖塘乡从事金银首饰加工的手工业从业人员至今仍方兴未艾,纵横四海,与这个历史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这期间,坑里村“老元兴号”、“新源兴号”也脱颖而出,成为湖塘地区著名的商号。这两个商号中,“老元兴号”品牌较老,主营业也侧重于食盐、粮食、棉纱等,兼营金银加工。“新源兴”则以金银首饰加工为主,在省内影响甚巨。坑里村有“花屋”之称的一幢古宅,是“新源兴”主人胡宙吉(敏堂)1910年开始兴建,主要为了庆贺其母七十大寿。该屋于1914年完工,时任省长贺国昌送“红光介祉”金匾一块,现在就挂在中堂的横梁上。胡宙吉祖上从小货郎起家,后从事金银、食盐、棉纱等生意,成为省内首屈一指的富户,曾任江西省商会副会长、金银业会会长、救火会会长,与省内许多达官显贵均有密切交往。相传胡宙吉曾在南昌市系马桩兴建胡源兴公馆,兴建南昌市翠花街(即今胜利路)商业一条街,现在在南昌系马桩一带,还有很多胡姓后人定居。“花屋”气势雄伟,设计、施工均所费甚巨,令为叹为观止。
在坑里,建筑历史达百年以上且保存较好的有十三幢,可以看到的历史文物比比皆是,不仅见证了坑里村历史上曾经的辉煌,也留下了无数令人向往的美丽传说。每一幢老宅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段历史都是坑里人勤劳善良、聪明智慧的结晶。当你漫步村中,看到那些精美绝伦的建筑、巧夺天工的雕刻,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发人奋进的故事,丝毫不应该感到惊讶,因为这就是坑里的历史,这就是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