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最后时刻
本篇顺着1945年的时间线,探寻一下日本军国主义的末日时刻。
4月7日:最后的内阁
国会议事堂前的铃木内阁成员,1945年6月9日。图中人物失落的神情,反映了当时日本的日薄西山。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整个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战略上最模糊的国家。
诸如“神经刀”、“无头苍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些词,都可以用到二战期间的日本头上。
之所以造成这种战略上的混乱局面,与三四十年代日本政局的动荡有很大关系。
从1937年全面侵华到1945年战败,八年间日本一共换了九届政府。
其中拍板侵华的近卫文麿前前后后干了三届,所以这九届政府一共是七任首相。
平均一年换一个人。
1945年4月7日,65岁的小矶国昭下台,77岁的铃木贯太郎上任。
铃木贯太郎成名于半个世纪前的甲午战争。
当时他担任水雷艇艇长,因率鱼雷艇冲入威海卫锚地击沉铁甲舰“定远”而扬名。
从某种意义上说,铃木贯太郎的一生见证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壮大和灭亡。
就在铃木上任当天,日本海军的最后象征“大和号”战列舰沉没。
这一届内阁的历史使命,已经变成了如何顺利的完成投降工作。
6月21日:冲绳战败
1945年的冲绳儿童
6月21日这一天,日军在冲绳岛战役中战败,使得昭和天皇彻底失去信心。
天皇在讲话中提到:
“有人告诉我说,我们制造铁锹的铁是用敌人投下的炸弹爆炸过后的碎片制成的。这再度证实我的认知,我们不再有能力继续打这场战争。”
不过仅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冲绳战役日军的表现相当不错。
参加过南京大屠杀和武汉会战的日军冲绳守备司令牛岛满大将,在极其不利的形势下固守冲绳长达三个半月。
美军伤亡达六万五千余人,第十军司令巴克纳中将阵亡。
破腹自杀的牛岛满打出了堪称经典的防御战。
华盛顿方面盘算着,菲律宾战役时美军和日军的伤亡比是1:5,之后越靠近日本本土,伤亡比例就越高。
硫磺岛战役、冲绳战役,伤亡比都在1:2以上。
算了,投两颗原子弹试试水,再不行请苏联出马吧。
6月30日:可怜的幻想
1941年4月13日所签署的《日苏中立条约》,条约有效期五年
6月30日,日本外务大臣东乡茂德电令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尚武,指示他与苏联建立“牢固和持久的友好关系”。
佐藤决定先与苏联代表讨论有关满洲地位的处理问题,并且愿意对任何“苏联提出的事情”进行讨论。
在日本人的幻想中,当年希特勒突袭苏联、斯大林朝不保夕之时,日本遵守条约没有对苏联发动进攻。
如今日本到了投降的最后时刻,东乡茂德希望借苏联的渠道和同盟国进行谈判。
日本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早在几个月前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就已经达成“平分世界”的大协议。(《历史的节点,1945》)
日本不过只是雅尔塔协议的筹码之一罢了。
任人宰割。
8月6日:广岛上空的蘑菇云
原子弹爆炸后的第三天,盟军听到日本东京电台广播员说“几乎所有活的东西,包括人类和动物都被烧死”
广岛是美军在8月6日第一次原子弹轰炸任务的主要目标,替代目标则是小仓和长崎。
美军B-29轰炸机从天宁岛空军基地起飞,飞行约6小时后到达广岛上空。
大约在美军投掷原子弹一个小时之前,日本的早期预警雷达侦测到一些美国飞机接近日本南部。
许多城市发布空袭警报,包括广岛。
在接近早上8点的时候,广岛的雷达操作员决定解除空袭警报,认为接近广岛的飞机并不多,可能不会超过三架。
为了节省燃料及飞机,日本当时已经决定不拦截小飞机编队。
上午8时15分,美军轰炸机投下原子弹,目标是广岛中央太田川上的一座大桥。
原子弹在进行43秒的平抛运动后爆炸。
8月8日:不宣而战
苏军与美军水手于阿拉斯加共庆对日战争的胜利
进攻东北的苏联红军其实早就集结完毕。
迟迟不出兵是因为斯大林打算在出兵东北问题上再好好讹美国一把,讨个好价钱。
广岛原子弹的爆炸使苏联人慌了手脚。
万一日本扛不住直接投降,苏联就失去了出兵东北和朝鲜的正当理由。
于是在投弹后的第三天(“雅尔塔协议”的deadline),150多万苏军同时自北、东、西三个方向对满洲发动进攻。
苏方在递交宣战书后即切断了日本大使馆的通讯,日本大使没能将消息传回国内。
史称“技巧性的不宣而战”。
8月9日:一百颗原子弹
盟国给日本民众空投的劝降传单
8月9日下午2时30分,日本所有内阁成员在东京大本营开始就投降事宜召开会议。
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对其他内阁部长表示:
先前在酷刑的审讯之下,美军P-51飞行员马库斯·明德(Marcus McDilda)明确告诉他,美国拥有100枚原子弹。
在未来数天内,东京和京都都将会被轰炸。
实际上美国飞行员明德对于“曼哈顿计划”一无所知。
为了免除酷刑,他便以谎言简单地告诉日本审讯员他们可能希望听到的资讯。
美国飞行员关于“一百颗原子弹”的情报,彻底击垮了日本人抵抗的意志。
次日清晨,日本外务省通过瑞士外交部向盟国发出电报,表示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天皇的“玉音”
昭和天皇,1901~1989
日本标准时间8月15日中午12点,昭和天皇透过录音发表《终战诏书》。
这是日本天皇首次直接向日本民众讲话。
其中内容提到:
“……今征伐已历四载,虽我将兵骁勇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奉公体国,然时局每况愈下,失势之征已现。
及今,夷军弹石之残虐,频杀无辜,惨害生灵,实难逆料。如若征伐相续,则我生民不存于世,被发左衽之期重现;如此,则朕何以保全亿兆赤子、何面目复见列祖列宗乎?
此朕所以敕令廷臣接受联军之诰者也。”
其实早在四天前的8月11日,南京日军总部即收到了东京大本营核心内容为“即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密电。
震惊之余的冈村宁次上奏天皇,要求拒绝公告,继续进行抵抗作战。
当时中国派遣军的兵力基本完整,甚至就在半年前,日军还曾在打通东南亚战略通道的作战行动中横扫国军。
8月15日,昭和天皇表示已经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得知消息后,冈村表示“承诏必谨”,严格地命令下级官员和士兵遵从投降命令。
当天11时过后,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两千余名日军官兵,按平时遥拜天皇的队形在南京市鼓楼广场东面集合,聆听天皇亲自播讲的投降诏书。
9月2日:降伏文书
9月2日,日本陆军总参谋长暨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在停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属《降伏文书》,对面站立者为麦克阿瑟
受降仪式在密苏里号上持续了23分钟,并向全世界实况广播。
《日本投降书》首先由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签字,接着由日本帝国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签字。
随后麦克阿瑟代表同盟国接受日本投降,并以盟军最高统帅的身份签字确认。
麦克阿瑟签字之后,下列各同盟国代表亦依序签署了《日本投降书》:
美国代表尼米兹将军
中华民国代表徐永昌将军
英国代表弗雷瑟将军
苏联代表杰列维扬科将军
澳大利亚联邦代表布列梅将军
加拿大自治领地代表柯斯葛列夫上校
法国临时政府代表勒克莱尔将军
荷兰代表赫尔弗里希将军
新西兰自治领地代表伊希特将军
9月6日,《日本投降书》和《终战诏书》送至华盛顿,上交给美国总统杜鲁门。
9月9日:南京!南京!
南京受降典礼上,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
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冈村宁次代表“中国派遣军”和驻台湾、越南北部的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
签署完投降书后,冈村宁次的佩刀由何应钦接收。
“冈村宁次的佩刀”后来成了一件文物界的疑案——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保存了一把,台北也保存了一把。
有人说北京那把是真的,有人说台北那把是真的,还有人说真的被老蒋交还给冈村了……
难断的官司。
作为曾经国民政府内部的“亲日派”,何应钦对待冈村非常客气。
本来预先商定的是日本代表进场时应向全体敬礼,何应钦等不必还礼。
可现场仪式上,当冈村在投降文件上盖完章、由小林参谋总长呈献何应钦时,何应钦却站起来给他回礼。
尾声
硫磺岛航拍图
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叫硫磺岛。
1945年二三月间,美日双方曾在此爆发激战。
美军占领硫磺岛后,有两名日军士兵,山荫光福和松户利喜夫,一直坚持到1949年方才投降。
四年间,他们躲藏在硫磺岛航空基地附近的防空壕内,靠螃蟹、老鼠和盗窃美军的粮食维生。
因为偶然发现了一本美军丢弃的杂志——上面美军大兵和日本女人一起在东京上野游玩拍照,二人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
1951年5月,山荫光福回到硫磺岛,试图寻找当年埋藏的日记以撰写回忆录。
找寻无果后,他从山上投海自杀。
直到1968年硫磺岛航空基地扩建施工时,这本日记才被施工队偶然发现。
番外
《旧金山和约》签署现场。签订完成后日本首相吉田茂做《和解和信任》的演讲
1951年,旨在“恢复日本正常国家地位”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在美国的强势主导下通过。
日本历史上长达七年的“被占领时期”就此结束。
整个条约的签订过程,苏联、中国等重要对日参战国均被排除在外。
毕竟当时大家已经在《朝鲜》彻底撕破脸了。
《旧金山和约》是一份影响深远的条约,留下了大量的纠纷和悬案。
比如:
“和约”的第二条声明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放弃台湾、澎湖、千岛群岛、库页岛南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地之主权。
美国方面故意把事情“模糊化”,不提主权归属问题,只笼统的说“放弃”。
这样的表述后来成为台湾岛内一些“独派”人士关于“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所谓“法理来源”。
在1952年4月《旧金山和约》正式生效前,台湾方面又与日本签订了一份《中华民国与日本国间和平条约》。
也就是在这份条约中,台湾方面自动放弃《旧金山和约》所规定的“日本国所应供应之服务利益”,以示对日本人民表示宽大与友好之意。
老蒋1952年对日和约中的做法给后来新中国与日本邦交正常化工作制造了一定的“障碍”。
1972年7月,周恩来就放弃战争赔偿问题上曾作出指示:
“中日邦交恢复以前,台湾的蒋介石已经先于我们放弃赔偿要求,共产党的肚量不能比蒋介石还小”。
周恩来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