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做一个普通而幸福的人?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父母必读】

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做一个普通而幸福的人?
    【对话嘉宾】
    张  力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傅国亮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赵  刚 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
    李镇西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
    我们终究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家庭教育如何举重若轻?教培机构整治后,家长怎样做到“教子有方”?面对孩子不听、家长失望,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前不久,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家长大会”在成都召开。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和全国150多个市县的教育部门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家长代表近千人汇聚一堂,围绕在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家庭教育扮演的重要角色与亟待调整的教育目标给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傅国亮在“第五届中国家长大会”上发表演讲。
    01.拒绝焦虑:允许并接受孩子平凡
    傅国亮:家长一定要认清,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正常儿童,而不是优秀儿童、成功儿童,更不是超常儿童。在子女的成长期望值上,父母要有平常心态,如果不顾实际,违背规律,不仅培养不出超常儿童,而且可能连正常儿童都保不住。
    何为“正常儿童”?最基本的两点,第一点是人性正常,第二点是智力正常。不要小瞧培养正常儿童目标,换句话说,当一个人具备善良的人性,只要智力正常,我相信这个人将来一定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有用之才。
    作为成年人,我们要时刻保持自我成长力,不断自我反思,不断地摒弃工具性的价值观,坚持发展性的价值观。允许孩子平凡,接受孩子平凡,这样的父母一定能保障家庭的长远幸福。
    李镇西:好的家庭,绝不是培养“杰出的人”,而是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过去几十年来,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录取率在上升,学校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从这些数据来看,我们的教育的确在进步。但是,现在的孩子们负担重了还是轻了?睡眠少了还是多了?自杀人数多了还是少了?近视眼多了还是少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很难让我们教育者心安理得。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杰出的人”,不断攀比“别人家”更优秀的孩子,导致焦虑不断。任何时代,杰出人物总是寥若晨星,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做一个普通而幸福的人?
    张  力: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从70多年来的大中小学生在校生规模结构看,从1949年的“倒图钉”结构,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念中学、考大学,渐渐向“金字塔”结构演变,再到进入本世纪,高等教育规模口径变得越来越宽,变成“正梯形”甚至“柱形”结构。
    我们可以预测,到了2035年,孩子们高中段学历文凭(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拿到手以后,进修、深造、培训的机会可能将呈现“双曲线”:那个时候的孩子可能有三条路可以选择,先升学再就业、先就业再升学、边工作边学习。
    现在的家长们紧盯着孩子“别输在起跑线上”,仍旧以“千军万马”的心态过所谓的中考、高考“独木桥”,上演着“剧场效应”“虎妈鸡娃”……15年以后,这些会不会翻过一篇,成为历史?我们要有这个信心。
    家长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琢磨这件事:我们不能再用老一套,按部就班、像生产线一样成批量地“制造”学生,应该给大家更多的终身学习的选择机会。
    02.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傅国亮:法律政策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最新实施的民法典也规定,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因此,家长重要的履职行为就是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研究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的本领。
    赵  刚: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学校永远不能摆脱家庭的基础地位,因为家庭教育决定了学校的教育的起点和水平,又决定着社会教育的基点和发展。重要性多大?民间俗话称,“3岁看大,7岁看老”,家庭教育看出人一生的生命质量的影子。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如果第一任老师把孩子培养得人伦不通、生活无能,你期待第二任老师把这样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优秀孩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傅国亮:引导家长认清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承担主体责任,应当成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以往的家庭教育工作中没有突出强调家长的主体责任,是教育工作在过去的一个失误。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全靠老师,不认为自己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因此他们不注意自己在家庭、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这是一种失职行为。
    赵  刚:家长、老师和学生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关系。三角形的底线是家长和老师,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让孩子更优秀,有人生质量,有人生高度。
    三角形原理告诉我们,顶点的高低取决于底线的长短。如果作为底线的家长和老师漠视对方,互不合作,导致底线越长,顶点自然是越低。如果你合作密切、相互包容,形成合力,顶点自然是越高的。而如果作为底线的家长或老师有一个方面撤出了,三角则随时可以倒掉,稳定性原理没有了。
    傅国亮: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也决定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有其独特性。
    学校教育中,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有预设的学习目的。但是家庭教育完全不同,家庭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反映的是儿童“模仿学习”的特点。
    比如说父母带孩子上学,与路人相撞。父母是与人争执,还是与人谦让?虽然不是在刻意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事,但是已然不教而教。孩子在一旁,仿佛心不在焉,已然不学而学。今后孩子遇到争执之类的事,则效仿父母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家庭教育规律只能遵循不能违背,家长的自我成长,一要遵守法律,二要遵循规律,担当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赵  刚:家庭教育无论是学科,还是教育对象,都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家长要接受教育,这是我们在此前的教育中衍生出大量青少年问题得到的惨痛教训。
    03.以心换心:亲子关系是基石
    傅国亮:亲子关系好比家庭教育这座房屋的地基,如果建立了朋友般的亲子关系,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和谐向上的家庭教育。如果地基不牢,家庭教育的一切无从谈起。
    所以,我认为只要真正做到亲子关系能像朋友一般,你“管”还是“不管”,子女都会有一个较好的人生发展。亲子关系如果是不平等的管教,即使未来子女事业上有所发展,但人生或心理上都可能会有某种的障碍和欠缺。
    赵  刚:在家校合作的职责分工中,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就是双方之间分担责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
    新冠疫情之后,发生了不少青少年极端事件,无疑跟今天家校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够和没有合作之间有关。今天的教师要起到指导家庭的主导责任,及时沟通、有效沟通,使双方发现家校之间各自的心理特点,从而实施有效的方法。
    李镇西: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一刻也不要忘了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好的教育,要走进心灵,以儿童的心去理解儿童。
    家庭教育是人格教育、生活养成教育,而有的家长一说到教育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分数吞没一切。如果只在评分体系下表现一个孩子,可能会埋没孩子真正的闪光点。
    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个性的、具有延时性的。教育的效果,必须放在长远的时间维度下看,几十年以后才能看得出来。
    我们爱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他的成绩、表现,更不是将来可能的社会地位。
    (《半月谈》记者 袁秋岳)
(0)

相关推荐

  • 好的家庭教育,从培养亲子关系开始

    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所谓的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就是搞好你和你的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好坏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亲子关系不好或缺失,则会使孩子从小就陷于发展的劣势.这些孩子长大后是非常容易 ...

  • 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做一个普通而幸福的人?

    对话嘉宾 张 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傅国亮(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赵 刚(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 李镇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   我们终 ...

  • 什么不允许孩子做一个普通而幸福的人?

    对话嘉宾 张 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傅国亮(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 刚(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  我们终究想要培 ...

  • 女人到中年,做一个温暖而幸福的人

    杨澜曾经说过,"幸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自己心里长出来的." 女人到中年,要努力做一个温暖而幸福的人,不要指望他人能够给予自己想要的一切. 01 温暖是一种气质,源自于对生命 ...

  • 在这个春日里,我只想做一个简单而幸福的人

    要搬新家了,偌大的老房子在挑挑捡捡后,显得有些凌乱,像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劫,瞬间失去了往日的生机.面对一片狼藉,只盼着早点搬进新居. 清晨,去楼上阳台晾衣,发现角落的花花草草静静的长势一片大好,这 ...

  • 做一个慧眼识幸福的人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常常是患得患失. 在生活当中,我们都有一个错觉,认为美好的总是在别人手上存在,只有无限的烦恼会是属于自己的. 于是人的性格慢慢变得不再轻松,一天天受着所谓的 ...

  • 不学礼无以立! 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母亲大学 每一个幸福快乐的妈妈 都在"母亲大学"找到了力量 "见面打招呼,临别说再见,得到帮助说谢谢,做了不恰当的事说对不起--举止得当,彬彬有礼." 谁都想自 ...

  • 育儿: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回归普通,教孩子做一个“正常人”

    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希冀,因此,很多父母把孩子的教育工作视为重中之重.我们经常会问: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究竟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其实,好的教育很简单,回归普通,教孩子做一个"正常人&qu ...

  • 雪花酥小斗篷教程,给孩子做一个^

    雪花酥小斗篷教程,给孩子做一个^

  • 父母如何引领孩子做一个优雅生活者 | 果妈随笔

    公众号回复"书单" 获取62个妈妈主题阅读书单 01 培养孩子做一个优雅生活者 我们做到了吗? 这两天,全国两会在北京举行,而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