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读书趣

新年伊始,喜获马向阳先生的新书《随处净土》(续编),捧在手里沉甸甸的。书中收录的是他从2018年7月1日到2018年12月30日之间,一天一篇不间断的读书笔记、行走日记、吟诵诗词,计183篇,洋洋洒洒26万余字。绝大多数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都读过。捧着这本被“剧透”过的书,还是忍不住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读书比起读屏来说享受得多,雅致的装帧很是养眼,疏朗的排版读起来很舒服,还可以在文章中勾勾画画留痕。在海南难得一遇的寒冷冬日,一天几篇细读起来,如沐春风。
全书多数文章是马先生读书批阅之作,随读随感随记,集此大成。也有少数文章记行走所见所闻所感,那见闻感受中有正在走的路,也有已经读过的书。还有一些是马先生的诗词,念远怀人、感怀言志,颇有书生意气。总而言之,书中尽显读书人的读书趣,且趣味盎然。
择书品评显雅趣
以马先生7月份的读书日记为例,笔者作了一个统计,在7月份31天的时间里,只有7月7日、7月19日与7月22日三天的文章里,没有谈到一本具体的书。7月7日为纪念“七七事变”填了一首词,7月19日携夫人出游,发游目骋怀之感慨,7月22日在旅途中仿古调写了一首诗。其余28天的日记中,篇篇离不开书籍与文章。提到作者与书名的书籍有40本,提到的文章有5篇,提到的诗有10首,无不细究根源,着意品评。
马先生所论的书都是名家名作,如华钟彦先生三本——《华钟彦文集》(三卷)(含《花间集注》与《华钟彦诗词选》),乔大壮先生四本——《波外乐章》、《波外楼诗集》、《乔大壮印集》、《乔大壮书法集》,鲁迅先生六本——《华盖集》、《华盖集续篇》、《野草》、《彷徨》、《坟》、《朝花夕拾》,董桥先生二本——《英华沉浮录》(卷一与卷二)... ...还有《启功口述历史》、《旧诗新话》、《来燕榭文存》等等。马先生选择的这些书籍,皆为学问渊博、思想深邃、语言精妙的传世之作,作者与作品在文化与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马先生说起名家们的故事,说起他们读的书、写的书,或者与他们有关的书,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说到恩师华钟彦先生,道:“先生美丰仪,面白皙,双目烔烔,不怒自威;虽属中等身材,唯腰板笔直,走起路来,昂首挺胸,步履坚实,每给人以英姿挺拔之感。”他评说董桥先生的文章,道:“董桥先生学养好,涵养也好,即便是揶揄人也显得举重若轻,不露斧痕,有温柔敦厚之风。”他说到黄裳先生在《凤城一月记》中的一段话,道“寥寥数语,把一位古道热肠,温婉如玉的谦谦君子的形象,搬到读者面前,令人作高山仰止观,感佩不已也。”还道:“大家著文,不露匠痕,妙在绾合无隙,天衣无缝也。”... ...马先生就这样用飞扬的文采与饱满的激情,把名家文品人品,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阅读与品评中,也显露出马先生的雅趣。
指点评说显情趣
读书、评书是《随处净土》(续编)的核心内容,很多书籍、作家,马先生倾注深厚的感情或浓厚的兴趣,一评再评。如对恩师华钟彦先生、对作家毛尖、林文月。其中,对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评说尤其显出勃勃的兴致,富有情趣。
作者9月25日,本为“打发时间”读起了《围城》,并且指出“情节有趣,语言幽默;形象鲜明,性格独特;托意比兴,含蕴丰富,是该小说最为人称道之处。”当天,马先生和夫说起了方鸿渐退婚一事中,方家父子冠冕堂皇各怀心思的书信较量,而后推己及人言及作者自己退婚的经历,二人言来语往,温和的追究、磊落的坦陈,与书中的方鸿渐形成反衬,颇有意味。
作者9月26日继续读《围城》,并和妻子讨论书中主人公方鸿渐留学专业取向的描述,共赏钱钟书先生对出国留学生特意到国外学中国文学、以此镀金的现象的讽刺。提出“尖刻有时也是深刻,这就是钱钟书的大气之处。”“自嘲是需要坚实的学问、卓绝的识见与非凡的气度作为基础的。”等独特的见解。
作者兴尤未尽,于10月4日、10月5日、10月6日、10月7日,持续读《围城》、论《围城》,先后论及“学者小说”与“作家小说”的区别;何谓经典;从小说的结构分析中又引出“学者小说”与“智者小说”的辨析;最后归结篇为讽刺小说——“讽刺了当时出国留学的社会风气”,“讽刺了留学回来、自命非凡的当代'知识分子’群体”,“对诸多女性们也毫不留情地给予辛辣的讽刺”。还指出读《围城》的一般感受:“读过作品之后,读者记住的仅是学识渊博、才情恣肆的小说作者本人,以至于忽略了小说的情节与内容,恐怕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少有的现象。”
一本《围城》,被马先生解析得淋漓尽致。诸多篇幅,都再现马先生夫妻二人共同赏读与探讨《围城》的情景,充满阅读的情趣。
笔耕不缀显志趣
半年不间断的写作,短文千字,长文数千字,没有持恒之心难以为之。到12月份,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厚积开始薄发了。文章中较少看到阅读的记录,却一天一篇有意识地写着生命的感悟。
在12月份中,从12月7日到24日,马先生只有在12月19日那天如往常一样,写读书笔记。其他17天中,他都是在写自命题文章。有自己喜欢的书的介绍,如12月8日写《罗雪村笔下的文人肖像》;有自己喜欢的人记述,如12月9日写高莽;有自己喜欢的事的趣论,如从12月12日到17日关于“独酌”二篇,关于“对酌”两篇,关于“群酌”两篇,还道出“纵使有花兼有月,共君论饮莫论诗”的笑谈。古能有斗酒而佳诗喷薄,今岂无豪饮而文思泉涌乎?
非常理解爱书成癖的马先生对书的痴情,对著书立说的执着。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心里都有一个著之竹帛、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梦想。只是多少人在公务繁忙、俗虑缠身、红尘滚滚中把这份初心束之高阁、无暇顾及。而马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够持之以恒追梦圆梦,可见其志趣坚定!如其在书的《弁言》中诗云:“围炉夜话堪销魂,少年情怀亦凌云。修篱种菊寻常事,尚有桃园寄诗心。”
读书劳神、写作沥血,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步履匆匆的人们,少有人肯自觉劳这种神,沥这种血。而马先生却乐在其中。他用阅读修篱、用写作种菊,给心灵辟一块净土,让风雅适意生长,这是《随处净土》(续编)这本书,让我看到的读书人的读书趣。
谨以此文向马向阳先生致谢致敬!
(0)

相关推荐

  • 十大系列之中国近代文学十大文学名著

    上期我们盘点了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这一期我将会给大家带来近现代的十部经典文学名著.文学是一个名族的秘史,是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都来自于作者的生活环境但又超越了国界,可以说文学是世界各民族 ...

  • 好书分享(七)|有些人是不能散的,一定要在一起才完整

    我们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在特定的时间里,突然就想做一件自己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此时,我刚好就有.没有受到任何事物的影响,我就想在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叫<我们仨>的书, ...

  • 读书趣谈︱格非:读书可以帮人摆脱知识的“奴役”

    (文章来源:阅读时代) 读书可以帮人摆脱知识的"奴役" 作者:格非 为什么要读书?你找一百个学者来回答这个问题,一百个学者里面可能有九十个回答是一样的:为了获取知识.获得技能.了解 ...

  • 读书趣谈︱书房:心的归处

    (文章来源:阅读时代) 书房:心的归处 作者:钟国 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但对中国人来说,天堂大概就是书房的模样.房半间,窗几扇,阁中乾坤数重:茶一壶 ...

  • 油画里的读书人: 读书是一种别样的优雅!

    总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读书有什么用? 我听过最好的一个回答就是:读书就像吃饭一样,你永远不记得你10年前吃过什么,但是你10年前的那顿饭,在无形之中增进了你的营养,你的生长来源于累积的每一顿饭. 读书 ...

  • 暄桐教室老师林曦分享|读书人的读书秘钥

    读书这件事,是放诸四海,往来古今,都看重的.你看,既有博尔赫斯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也有陈继儒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先不论我们能从读书这件事中,获益多少,长进多少,在那么多人的心里,读书都 ...

  • 李前旭丨“读书人”与“读书的人”

    "读书人"三个字与"读书的人"四个字是有本质区别的."读书的人"是相对于"不读书的人"而言的,是一般"识字分子 ...

  •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慈爱、宽容:长辈的风范——读趣说红楼人物有感》读书感悟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慈爱、宽容:长辈的风范——读趣说红楼人物有感》读书感悟

  • 西游读书笔记02:读书人孙悟空

    读<西游记>第一回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孙悟空识字么? 把这个疑问发到微信朋友圈里,马上得到回答:猴王识字!理由是他在如来佛祖手上写下了"到此一游",也曾到阎王府里在生 ...

  • 林语堂:读书人和不读书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读书人和不读书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文/林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来源/网络 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 ...

  • 读书日,康辉朗诵:读书人是幸福人

    读书是幸福人 作者:谢冕 | 朗诵:康辉 我常想 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 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 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 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