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家和远方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年轻人在忧虑“节后长三斤”时,家里的母亲却在盼望游子的另一个归期。
故乡是什么?是那个叫老家的地方,黄昏有炊烟,盛夏有蝉鸣,有泥土、白发和家人牵挂的目光与心肠。
当年味儿越来越淡,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而言,春节不过是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连环轰炸,是摇一摇、咻一咻的红包大战,是同学聚会的暗自较量和神伤。
但是,在父母长辈的眼中,儿女的笑闹嗔痴都是值得一遍遍用目光描绘的珍宝。
“你的心事三三两两停在我心上,我的行李孤孤单单散散惹惆怅。离人挥霍着眼泪,回避还在眼前的离别。你不肯说再见,我不敢想明天。”山东卫视春晚舞台上,一身红色西装的靳东唱着这首歌。在窗外喜庆的鞭炮声中,心里突然有种不知名的苦涩。
我悄悄看了眼坐在沙发上的母亲,她听得很入神。看到我在看她,母亲问我:“这是咱们山东的演员吧?”我点了点头,母亲说,看着就有咱们山东人的样子。
“靳是姓靳的靳,岽是山东的岽,以后请大家称呼我靳岽。”靳东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他说,离家在外,想念家乡的每一草每一木,想念家乡的气息,想念家乡的一切,当然还有家乡的鲁菜。
对于这句话,我举双手赞成,特别是母亲做的家乡菜。常年离家在外,印象中春节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不管走到哪儿,口音谈吐、脾气秉性如何变化,那依托着家乡山水间一蔬一菜、一茶一饭的舌头和味蕾却是丢不掉的家乡印记。那是母亲的味道,是家的味道,也是故乡的味道。
物质缺乏、太过饥饿的社会,人如同动物,只满足生存最基本的需求,追求的无非是“吃饱”。但是,在脱离饥饿阶段之后,就开始开发口腔中所有复杂的味觉潜能,品尝酸甜苦辣咸的丰富变化和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
而对于离家在外的游子而言,一年到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春节回家过年。厨房里堆着的章丘大葱、兰陵大蒜、莱芜生姜;茶几上摆着的烟台苹果、莱阳梨、乐陵小枣,饭桌上最普通却最舒服熨帖的煎饼、小米粥都是记忆中的年味儿,也是最想念的年味儿。
看着山东卫视春晚,陪着父母亲人,操着故土乡音,聊着一年间亲戚邻里间的生活琐事,可能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没什么大不了,却最窝心、最温暖,能够支撑着自己度过艰难窘迫,也提醒着自己根在哪里。
如果人生是一条路,从生到死,我希望在这条路上能够多一点过程,多一点迂回,多一点迟延,也多一点停留。对于爱情来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于亲情而言,何尝不是?
“过春节庆大年多和父母聊聊天,亲相聚友相见尽量少发朋友圈”这是山东卫视春晚上给出的一副对联。父亲开玩笑说,快听听,你小子真应该抄下来,挂在床头好好反省,尤其是少发朋友圈。
木心有一首诗,叫《从前慢》。“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好像已经忘了,缓慢也是一种速度。种满花树的家,陪鸡鸭一起长大的家,和小伙伴一起看《西游记》的家,走路没多远就有一条大河的家,都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刚翻过了几座山,又越过了几条河。崎岖坎坷,怎么它就这么多!(白:俺老孙去也!)”这是为数不多看着歌词便不自觉哼起来的一首歌。甚至,配合那句“俺老孙去也!”都会不由自主地加一个美猴王的专属动作。
当年,这部由杨洁执导,六小龄童、马德华等主演的电视剧《西游记》不仅一经播出便轰动全国,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而且在30年间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最重要的是,86版《西游记》是创造寒暑假重播次数最多的电视剧纪录保持者。在那一个个蝉鸣的下午和飘雪的晚上,《西游记》都是陪伴着我们最长情、最亲密的伙伴。
和我一样的小伙伴们都曾是孙悟空的“铁杆粉丝”,拿个棍子装作金箍棒,说一声:“孩儿们!”便开始威风凛凛地斩妖除魔。故事的最后总是被妈妈拉着耳朵叫回家吃饭。
因此,当穿着红色唐装的六小龄童出现在山东卫视春晚舞台上时,相信许许多多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都像我一样都不仅兴奋地“红了脸”,而且感动地“红了眼”。
如同晚会视频弹幕和留言中网友说的那样,“这就是无法超越的经典”,“看到六小龄童老师站在台上那一幕,我哭了。”当猴王的金箍棒挥起来时,那是属于电视黄金时代的记忆,也是属于80、90后的群体记忆。
30年后的今天,当如来与悟空再聚首,眼中是白发与皱纹,心中却是温暖和回忆。而这何尝不是春晚的意义,回首一年中经历的酸甜苦辣,挣扎过、欢笑过,是风霜过后的团聚与陪伴。
家是什么?从象形意义上来说,是屋顶下养了猪。汉代墓葬出土最多猪圈,绿釉陶制作的猪圈、水井、灶间,洋溢着生活的幸福感。以前,屋顶下总要养些牲畜,才像一个家;现在,灶间总要锅碗瓢盆,有点柴米油盐气息,才像一个家。而这个家里,最重要的就是灶头前的,书桌后的,带来烟火气息的家人。
假期结束,看着母亲忙活着帮忙收拾行李,口中说着“这个你带着,你那儿买不到……”“这个也得拿着,你老是睡不好,这个有助睡眠……”“这个得带着,没事儿别老吃外卖,不健康……”
我一边解释说“这个我有”“那个不用”,一边想,这可能就是我们抱怨着越
来越淡的年味儿和家与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