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湘菜40 腊味合蒸
闲说湘菜40 腊味合蒸
只要你去湘菜馆子,自然要点一道地道的湘菜“腊味合蒸”。有人说,腊肉以湘西的为最好。邵阳人不服气,认为他们的才是正宗的。记得我在大学二年级时去平江县大山区黄金洞实习,在界板洞一位老赤卫队员家里,吃过一次山里人做的腊肉,那香味至今还回味得起来。因此平江人说,他们长寿街的腊肉,那才是最有味道的。而我说,我的老家湘阴东塘,我的外婆、我的父亲做的腊肉腊鱼,是我一辈子里吃过最好的美味。
湖南不论那个地方,做出来的腊味,虽然各地有些细微差异,其实味道大同小异,无所谓哪里正宗不正宗。
腊味合蒸是湖南传统名菜之一,取腊肉、腊鸡、腊鱼于一钵,加入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所谓合蒸,就是以各种腊熏制品同蒸,腊香浓重,咸甜适口,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稍带厚汁,且味道互补,各尽其妙。腊味是湖南特产,主要有猪、牛、鸡、鱼、鸭等品种,做腊鱼的原料,一般是鲤鱼草鱼青鱼,很少用鲢鱼鳙鱼鳊鱼鱤鱼做成腊味的。有的地方有腊兔子、腊猪头、腊猪肝、腊肠子等。还有腊野猪肉、腊麂子肉、 腊野鸡野鸭、腊田鸡等等。湘菜馆子里一般用腊猪肉、腊鱼腊鸡合蒸,也有将上述各式腊味,根据食材和口味选择合蒸的,还有的将腊香干、猪血粑、香肠等一起合蒸。万变不离其宗,都用的是腊味做原料。
腊味合蒸的成名,相传与一位乞丐有关。民间传说,湖南一小镇上有家饭馆,店主刘七为逃避财主逼债流落他乡,以乞讨为生。一日来到省城,因时近年关,穷困潦倒,只得沿街讨乞。一位好心人把家里腌制的鱼肉鸡拿点给他,让他有点食物过年。刘七见天色已晚,早已饥肠辘辘,便把腊鱼、腊肉、腊鸡等洗净,加上些许调料装进蒸钵,蹲在一个大户人家屋檐下,生起柴火蒸开了。大户人家正在用餐,席上嘉宾满座。酒过三巡,菜已上桌,忽又飘来一股浓香。主人问家童,还有什么佳肴,快快端来。家童明知菜全上完,不会遗漏,但还是跑进厨房,果真闻到一股浓香从窗外飘来。他打开后门一看,只见一乞丐蹲在地上,刚掀开热气腾腾的蒸钵盖。家童二话不说,上前端起蒸钵就走。刘七一急,紧追而来。一客人见刚出炉的蒸钵,忙伸箸夹进嘴里,连说好吃。此客人是个富翁,在长沙城里开了一家大酒楼。他问明刘七身份,便带其回自家酒楼掌勺,挂出“腊味合蒸”菜牌,引得四方食客前来尝鲜。“腊味合蒸”从此作为湘菜流传开来。
传说归传说。无论是湖南人还是外乡人,都觉得腊味合蒸是一道美味。腊味合蒸有三个特点,一是香,腊味特别的香味,二是蒸得透,入口即化,三是色浓味重,合乎湘菜重油重味重色的品质。
近些年来,媒体不时发些文章、网络也有不少帖子,说腌腊食品含亚硝酸盐,是致癌的主要物质。这话有些道理,多吃常吃腊味,当然不好,如同多吃糖果多吃米饭多吃米粉多吃腌菜一样,过头了总是不好的。如果偶尔吃上几次,未必不可。
有专家分析认为,腊肉中磷、钾、钠的含量丰富,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元素。腊肉选用新鲜的带皮五花肉,分割成块,用盐和少量亚硝酸钠或硝酸钠、黑胡椒、丁香、香叶、茴香等香料腌渍,再经风干或熏制而成,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鸡肉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补虚益智的作用。鱼体内含钙、磷营养素较多,尤其是鲤鱼草鱼青鱼做成的腊味,刺少肉多,个大味美,具有和脾养肺、平肝补血之作用,常食对肝、眼、肾、脾等病有一定疗效,还是孕妇的高级保健食品。
当然,肥胖和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腊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腊肉还含有相当数量的胆固醇。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是导致高血脂的“危险因素”。经过腌制的腊肉,营养损失多。在制作过程中,肉中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几乎丧失殆尽。腊肉的含盐量较高,长期大量进食腊肉,无形中造成盐分摄入过多,可能加重或导致血压增高或波动。
腊味合蒸的做法很简单,将腊肉、腊鸡、腊鱼或其他腊制品用温水洗净,盛入钵瓦内,上笼蒸熟取出。腊鸡去骨,腊肉去皮,腊鱼去鳞。再将腊肉切4厘米长、0.7厘米厚的片,腊鸡、腊鱼切成大小略同的条。取瓷碗或蒸钵一只,将腊肉、腊鸡、腊鱼分别皮朝下整齐排放碗内,再放入熟猪油、白糖和调好味的鸡肉清汤上笼蒸烂,取出翻扣在大瓷盘中即成。
上菜前在腊味合蒸菜肴上撒上少量葱花或香菜,则色香味俱佳。
作者张效雄,湖南湘阴人,生长于国营汨罗江农场(现岳阳市屈原区),湘潭大学77级中文专业毕业,湖南日报社(集团)原副总经理、高级编辑,作家、教授。代表作畅销长篇小说《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