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讲:孩子的求知本能与家庭教育

孩子的求知本能与家庭教育

时间:2021年5月28日
参与者: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生家长
地点: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公众号
主题:孩子求知的本能与家庭教育
主讲:刘良华
各位,家庭教育星期五例会,现在开始。
前几讲我们讨论了“孩子的求生本能与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求爱本能与家庭教育”,今天我们重点讨论“孩子的求知本能与家庭教育”。
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本能,求知的本能可简称“求知欲”。求生的本能派生出好吃的欲望和怕死的情绪,求爱的本能派生出好色的欲望和怕孤独的情绪,求知的本能派生出好奇的欲望和怕禁闭的情绪。求知的本能有几个重要特点。家庭教育需要尽可能尊重和利用孩子的求知本能以及相关的特点,以便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家庭教育。
一、求知欲与好奇心和探究的本能
求知欲是一种好奇心在起作用,或者说,求知欲源自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就是探索的欲望。求知是对世界的复杂关系或神秘关系的一种探索。人总是希望通过探索,来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并使自己摆脱不可控制的复杂感或神秘感。
小孩为什么会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学习语文可以探究人的内心情感规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律。如果不学习语文,不看故事,不读小说,个人的经验就会显得比较逼仄,狭小。
杨德昌导演的电影《一一》里有一个说法:看电影可以让人多活几次,因为我们在里面获得了多种不同的人生经验。同样,看小说,听故事,也可以延长人的生命,因为文学可以丰富人的经历。人在听故事,看小说,看电影时,容易把自己带入进去,可以体验人生。而且,小说或电影里的人死了,看小说或看电影的人却还可以继续活着,可以通过反思来让自己活得更好更有意义。
关于学语文,家长的责任是:通过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保护和激发孩子听故事的欲望。引导孩子由“听”故事逐步过渡到让孩子“读”故事,并让孩子把读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家长给孩子讲故事之所以重要,也正因为讲故事可以激发孩子读故事和讲故事,可以由此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演讲习惯。就此而言,孩子的语文学习是从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开始的。
同样,小孩为什么会喜欢学习外语?因为,外语可以为孩子打开一扇通过世界文化的窗户。孩子可以凭借外语,阅读和理解更多国家更多民族的文学作品。孩子可以籍此扩大眼界和交往的圈子,增进国际理解。
关于学外语,家长的责任是:陪伴孩子一起观看外文电影或电视剧。让孩子在观看外文电影或电视剧的过程中了解和理解外国文化,并在观看的过程中建立“听”外语的习惯,经由“听外语”顺便掌握外国语言知识和技能。就此而言,孩子学外语是从“听领先”开始的。有效的外语学习是让孩子在观看外文电影或电视剧的过程“听”外语,由“听外语”逐步过渡到“说外语”,然后由外语的“听说”逐步过渡到外语的“听说读写”。
小孩为什么会喜欢学习数学?因为数学是一种神秘的符号世界。数学世界貌似比生活世界更复杂更无聊,其实却比日常的生活世界显得更有规律更有美感。一旦找到了理解数学世界的规律,就像找到了密室的钥匙,孩子就会欣喜若狂,甚至宁愿放弃其他游戏而钻研数学问题。
关于学数学,家长的责任是:配合学校的数学教学,引导孩子为数学学习做一些准备。可以引导3岁前后的孩子进行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图形。可以引导9岁前后的孩子提前预习或自学数学课本上的内容,熟悉、亲近数学课本,尽可能跟数学课本打交道,形成自学数学的习惯。可以引导15岁前后的孩子不仅自学数学课本,而且根据数学课本的例题自拟变式的练习题,让孩子由答题者变为命题者,让孩子站在高处审视初等数学的整体结构,让孩子对数学有整体感。
小孩为什么会喜欢学习物理、化学或生物等科学?因为,学习科学可以探究自然的规律,让人不再受自然神秘现象的控制,不再恐惧。如果不研究科学,一旦遇到电闪雷鸣的天气,人就会以为雷公发怒并心生恐惧。一旦遇到洪水,就会望洋兴叹并感到无能为力。没有科学常识的人在自然面前既没有安全感,也没有自由感。相反,人一旦研究了自然的规律,掌握的基本的科学常识,即便遭遇电闪雷鸣的天气,也能过得从容坦荡,不害怕,不恐惧。即便遇到洪水,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洪水发电,或引洪入沙,利用洪水灌溉。
关于学科学,家长的责任是:尽早给孩子讲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常识,让孩子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规律,并逐步引导孩子接触类似“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读物,让孩子不仅了解科学常识,而且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尝试科学小发明。
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求知欲其实是人类的一个进化机制:有求知欲的人,会过得更有安全感,更有自由感,更有幸福感。对于家长来说,关键是用榜样的力量去兴起和引发孩子学习语文、外语、数学、科学等知识领域的激情。即便家长本人缺乏相关知识领域的学习经历,至少也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鼓励孩子向同伴学习或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展开相关的学习。
二、求知欲与人的游戏兴趣
求知的本能源自人的游戏兴趣,求知就是玩游戏。求知不仅是人的本能,也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人天生就有游戏兴趣或好玩的本能,所有动物都有游戏兴趣的好玩的本能。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用猴子做的系列实验中,有一个实验就涉及人的游戏本能或好玩的本能:猴子喜欢玩解题游戏,猴子因为好奇而解题。相反,如果实验研究人员在猴子每做对一个步骤之后就用葡萄干来奖励和强化猴子,这种行为主义心理学式的奖励或强化反而会干扰猴子的解题行为。解题以及类似的游戏是所有动物的本能,猴子解题并没有别的功利性的目的,仅仅只是因为好玩,猴子只是为好玩而解题。积极心理学甚至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工作也有游戏的效果。多数人能够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更多满足。
做教育的人什么时候能够把学习做成游戏,实现游戏化学习,教育就成功了。教育的责任就是保护和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游戏兴趣,让孩子凭借自己的好奇心而自由地求知、游戏。
家长的责任就是跟孩子玩三种游戏:一是尽可能跟3岁前后的孩子一起玩“小游戏”。小游戏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游戏,比如唱儿歌、躲猫猫、老鹰抓小鸡等游戏。二是尽可能跟9岁前后的孩子一起玩大游戏。大游戏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游戏,比如弹钢琴、打乒乓球、跳舞等游戏。三是尽可能作为15岁前后孩子的倾听者或欣赏者,家长最好作为孩子的朋友,倾听孩子的声音,欣赏孩子的游戏。
(三)求知欲与追求自由的本能
无论探究还是游戏,都以自由为基本前提。探究或游戏必须是自由的、非强迫的、非功利的。
游戏虽然也会展开竞争并区分胜负、输赢,但区分胜负、输赢也不是功利的。如果游戏的赢家可获得多少奖金,游戏的输家必须接受什么惩罚,那么,游戏的本质就被取消了。以功利为目的的游戏只是表面的、虚假的游戏,真实的游戏是非功利的。比如,打乒乓球是一种游戏,但如果管理者规定,打乒乓球的人必须达到什么水平,必须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完成某个任务,并由此可以获得多少报酬,那么,打乒乓球就会成为一项工作或一个负累,而不再是游戏,因为它不自由。
游戏也并非完全没有目的,游戏有自己的内在目的,但它不以世俗的功利和报酬为目的。游戏是一种无目的的目的。在康德等哲人看来,游戏所产生的作品的价值存在于游戏的过程之中。游戏的过程就是游戏的目的。游戏没有外在的功利目的。或许正因为受了康德审美理论或游戏理论的启发,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因为外在的目的反而会阻碍活动的进行。
就此而言,人的求知本能几乎可以等同于求自由的本能。这种求自由的本能貌似没有求生本能强大,但它在某个时刻甚至会超过求生本能。在某些情境中,人甚至可能为了自由而宁可放弃生命,“不自由,毋宁死”。诗人裴多菲的说法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在这点上,麻雀、金丝鸟等动物比人类更渴望自由。某些动物宁可饿死,也不愿被关进鸟笼,由人喂养。也因此,不少政治哲人往往将“自由权”视为人的三个基本权利之一(另两个基本权利是生命权和财产权或追求幸福权)。
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或幸福权)大体对应人的三个自然本能或自然欲望。生命权强调求生欲、食欲和性欲等生理欲望的满足。追求幸福权(含财产欲和权力欲的满足)主要着眼于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与之相关的虚荣心的满足。自由权则强调求知(思想)、探究、游戏等欲望的满足。
总之,教育要符合人性,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本能。从求知欲(含探究欲、游戏欲、自由欲)的本能出发,家长就不必为孩子的知识学习而过度焦虑。相反,家长只需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探究欲、游戏欲或自由欲),而不能阻碍、压制孩子的探究、游戏或追求自由的本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