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庚信《拟咏怀(二十六)》今韵

南北朝 庚信《拟咏怀(二十六)》今韵

一君木子

拟咏怀(二十六)

南北朝 庚信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评析

庾信这首诗所描写的边塞景象,不一定是即目所见,而是综合若干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再结合几个典故,构成冷落萧索的北方印象,借以抒写出心头的凄凉之感。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这二句写的是长城在北方广漠的边境上延伸开去的景象,北朝边塞多年来战事不断,北魏、北齐都曾修过长城,故亭堠堡障连绵不绝。“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历代王朝修筑长城,都是为了防御北方外族来犯,关门之外,尽是敌骑驰骋之地。长城的巨大身影映入黄河,这奇观是实写某处长城与黄河相接的景象,恰好借黄河概括了关城以内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这两个典故用在此处,不仅感慨自己诀别故国,长留异域,而且还借其中的“秋风”、“寒水”之语,为亭障萧条、风尘凄惨的意境添加了瑟瑟寒意。“谁官气盖世,晨起帐中歌”又借典故字面意义,与前六句合成一个完整的境界,勾出了诗人遥看亭障关河,面对秋风寒水,在边塞的帐幕中晨起悲歌的形象。全诗除第二句为三平调外,其余各句平仄粘对均暗合五律的规则,且三处对仗工整,已可视为唐人五言律诗的先声。

注释

题注:本篇作者写北方边塞景象引起的羁留异国的感慨。

亭障:亭岗哨所在。堡垒。都是边防塞御工事。

  风尘:风沙。文中指寇警。戎马所至,风尘扬起,故曰风尘。

白狄:春秋时狄族的一支。“关门临白狄”句是说关门外就是白狄之地。

  “秋风别苏武”句:是说当年李陵曾经在异域送别苏武,言外感慨自己像李陵一样不能南归。《汉书·苏武传》和《李陵传》说,苏武出使匈奴,被拘十九年不变节,终于返回汉朝。离开匈奴时,被迫投降的李陵,为他置酒祝贺,同时感慨地说:“异域之人,一别长绝。”

“寒水送荆轲”:荆轲入秦刺秦王,燕太子饯行于易水之上,乃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句:项羽兵败垓下,汉军围之数重,项羽夜闻汉军四面楚歌,夜起,在帐中饮酒,悲伤慷慨,乃作 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韵译

堡垒看去十分萧条,

我呀常身离故土风尘漂泊。

国家关门之外就是白狄族,

整个城倒影在水中黄河。

忆当年秋风中李陵送苏武,

易水中燕子丹践行为荆轲。

谁在这里曾纵说气概世?

项羽清晨起来帐中

作者

庾信(513—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河南南阳新野人,父亲庾肩吾就是当时大官。据《周书·庾信传》记载说:庾信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侯景叛乱时,庾信逃往江陵,辅佐梁元帝。后奉命出使西魏,在此期间,梁为西魏所灭,庾信既是被强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庾信身居显贵,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但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庾信又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亦是著名的文学家。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北朝君臣一向倾慕南方文学,庾信又久负盛名,因而被尊为文坛宗师。如此至老,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有《庾子山集》传世。

(注:本人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著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