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稻为桑】胡宗宪与高瀚文的分歧与共识

《大明王朝1566》这部戏演到改稻为桑2.0正式铺开后,刻意安排高瀚文与胡宗宪在驿站演了一出对手戏,以此向观众隐晦地指示大政改革的底层逻辑。

这个底层逻辑其实反映出来改革的阻力也好动力也罢很大一部分其实聚焦在当时人的价值取向,比如:

高瀚文说,千年田八百主。

胡宗宪却说,无田则失民、失民则危国。

站在局外人的立场看,高瀚文写折子代表的思路才是“新锐的改革派”,而胡宗宪过分强调的则属于“顽固的守旧派”。

中国从西周开始流行的是“井田制”,一块土地分成九等份,中间一块为公田,公田产出归公。其实剩余那八分田也不算真正的“私田”,要不怎么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中国的土地制度本来就严重偏向于土地公有制。

上古时期传说中的三代之治名头挺响,实际上生产力水平很低,越低就越依赖于公有制或者集体所有制来保障安全,这是人类社会的共性。

到了春秋战国,井田制逐渐崩溃,土地公有制开始向私有制演变。

每当进入新的乱世,连年交战人口锐减水利失修导致生产力被破坏,所以又必然要求当时的政府想办法重新恢复公有制来保证生产,比如三国时期大搞屯田、南北朝时大搞均田制等等。

但总体趋势,是私田的比例越来越多、公田比例越来越少。

因为农业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这又深刻印象了生产关系,中国从奴隶时代演进到封建时代,给“国人”老爷们免费打工的农奴开始变为自耕农或者有偿打工的佃农,三国魏晋隋唐时期流行的部曲、庄客也纷纷消亡,农民对贵族彻底的人身依附关系被宋朝以后的商业雇佣关系代替,当然佃农生活自由因经济也受到地主阶级极大的影响,但总归相较于隋唐以前大为好转,所以中国历史才从宋朝开始进入平民社会,而非延续贵族社会。

作为代价,土地的流转换手也就频繁起来,以宋朝为最。所以才会有那句经高瀚文之口讲给观众听的常识——千年田,八百主。

意思就是一块土地在千年时间里可以更替八百次所有权,换手率那是相当高的,既然换手率高,那无非这次遇上改稻为桑的国策外加”河堤失修“的灾情,鼓励没有粮食活不下去的灾区老乡卖了土地、改为给做丝绸生意的豪商打工挣钱讨生活,似乎也没啥“不合情理”——以上是高瀚文写那篇以改兼振两难自解的初衷立意。

这与胡宗宪反复强调的,显然冲突极大。

归根揭底,一是对浙江的实情掌握不一样,高瀚文以及上边都高估了当地老乡的承受力,觉得天下太平;二者,“朝廷在用兵”,胡宗宪的判断基于“乱”而来,自然不支持“剥夺”自耕农对土地的所有权。

有分歧也有共识,尽最大限度保护当地老乡的基本利益、代表他们最根本的利益去与各路牛鬼蛇神争斗,就是胡与高的共识。

从经济上摸着良心说话:你沈一石不能一边批评制度有问题不利于城乡之间的资本流转,又一边偷偷摸摸地企图用10石稻谷去买本来价值50石稻谷的一亩稻田改种桑苗——事情就这么简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