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上海旧影:160多年前的苏州河、曹家渡和野鸡墩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等不平等条约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这是上海历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上海开始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向着远东第一大都市迈进。
本组图片拍摄于1859年4月,距离上海正式开埠已经过去了近十六年。随着外国商人纷至沓来,上海中心地带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近代建筑,而在其周边的一些地区,因为尚未被波及,依旧保持比较原始的状态。
1859年的苏州河
上海开埠前,苏州河一直叫吴淞江, 开埠之后,由于洋人发现可以从这条河乘船到达苏州,因此就称之为苏州河。不过,从苏州河北新泾开始的上游地区的人们仍称之为吴淞江。
东吴大桥
东吴大桥是洋人对这座桥的称呼,距离上海1.5英里(大约5华里),横跨在苏州河上。但其位置不能用现在的上海市区来参照。因为开埠之初,上海的老城的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
东吴大桥附近建筑
图中建筑位于上图大桥的右侧位置。两层建筑是一座海关办公楼,旁边则是一家商铺,商号洪昌,门前堆放着很多货物。
造船厂
这座造船厂位于当时上海附近是苏州河岸边,远处可以看到一排厂房,两只大木船正在建造中。
苏州河风景
极目远眺,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飞架在苏州河上。近处的岸边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植物,不知是野草还是农作物。
曹家渡
一艘小船静静地在河上航行,对岸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曹家渡的位置在今天的静安区西北部,东起胶州路,西到长宁路、江苏路,南临武定西路、新闸路,北至长寿路、安远路,方圆约1.5平方公里。
曹家渡汛
“汛”是清朝军队编制名称。按照地区分“汛”驻防,各“汛”分设有千总和把总,所辖兵员数量也各不相同。照片中的曹家渡汛颇为荒凉,孤零零的一栋房屋,孤零零的一棵树,树后有三个罐形物体,不知作何用途。
河上人家
一只木船停泊在曹家渡附近,船头坐着一个男子和一个孩子。在船舱口,可以看到一名戴着帽子的西方女子,应该是雇佣这条船游览苏州河的。河对岸,是当地农民的房屋。
野鸡墩风景
野鸡墩距离当时的上海县城北郭三十里,本名“渔姬墩”。相传是因渔妇望夫而得名。后来被讹传为“野鸡墩”。再后来因为名字不雅,改做“虞姬墩”,即今天嘉定区虞姬墩路一带。
野鸡墩附近的建筑
一栋房屋,建在田野当中的一方土台之上,房前左右对称种有两棵大树。
野鸡墩汛
与前面的曹家渡汛一样,这里也有汛营。当时这里驻扎着由吴淞北汛把总派遣的8名汛兵,负责守护河道,缉拿抓捕盗贼,其职能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