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抽筋有多要命?87岁退休专家坦言:每次发作都像是大难临头

人固有一松,或松于皮囊,或松于骨骼。

一旦骨骼松了,人就会腰酸、背痛、腿抽筋,还容易骨折。而导致人骨骼变松的罪魁祸首就是骨质疏松,一种在老年群体中有很高发病率的疾病。

根据国家卫健委调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达32%。

除此之外,骨质疏松还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约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骨折后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的患者会落下残疾。

目前而言,补钙是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方式。但补钙这件“小事儿”,我们却未必都能做对。

腿抽筋有多要命?退休老专家形容,每次发作,都有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马老师(化名),87岁,台州人,曾是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的疫苗研制专家,和康大夫国际医院、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梁伟峰教授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了。

作为疫苗研发人员,马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但在去年新冠疫情爆发时,他第一时间投身到了新冠疫苗的研发工作中。

今年,随着国内疫情稳定,终于又可以退下来了。欣慰之余,马老师也愈发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

“我身体还是蛮好的,除了特别喜欢吃甜的,一年吃糖就要吃掉一二十斤。”马老师说,“但像别的老人可能会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毛病,我都没有的,就是唯独腿抽筋越来越严重。”

原来,耄耋之年的马老师,被腿抽筋困扰了十多年,之前因为发作次数并不多,以及腿抽筋的情况一直没有加重,就没特意找医生治疗过。听说这和缺钙有关,自己偶尔也配点钙片吃,但吃大半瓶不见效,就没再吃了。

直到去年,病情有了变化。因为要去疾控中心工作,马老师坐公交车的次数变多了,走路也变多了,偶尔还会因为赶公交,走路要急些、快些。几次下来,他发现只要自己当天走路多了、急了,晚上腿必定会“狠狠”抽筋,每次发作时间虽然不很长,10分钟左右,但抽起来简直要人命。

那种感觉用马老师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每次腿抽筋发作严重时,会痛得无法承受,像是大难临头,有时会以大声喊叫来减轻痛苦,并且还产生了厌世的感觉。

今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马老师和梁院长提起此事。在梁院长的建议下,马老师做了一次骨密度检查,结果发现患有典型的骨质疏松。

补钙刻不容缓!该怎么补呢?

梁院长建议马老师,在补钙的同时搭配使用维生素D,这样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如预期,十多天后,马老师的腿抽筋症状就有了明显的好转,服用至今,也将近一个月了,情况都很稳定。现在的马老师白天多走些路,晚上也不怎么容易腿抽筋了,心情也好多了。

补钙要趁早,30岁前就要多储存骨量

看了上面马老师的例子,很多人会认为,八九十岁得骨质疏松很正常,因为骨质疏松本来就是一种老年病。但实际上,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近些年,门诊中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查出骨质疏松的也并不少。

“骨质疏松确实有年轻化的趋势。”康大夫国际医院互联网医务部副主任、全科专家毛雪凤主任医师感叹道,“这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太阳晒得少,缺乏运动,吃得又都是高油、高盐、高糖、高蛋白的食物,会导致钙吸收进去得少,流失得多。”

人体内的骨骼会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一方面不断生成骨质,一方面不断流失骨质,幼年时生成超过流失,所以骨量不断增加。年纪大了,流失大于生成,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在我们30岁~35岁时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值(峰值骨量),此后,骨量就开始走下坡路。

如果我们骨量前期储备十分充足,底子积累得厚,可供流失的钙质多,那么就可以推迟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时间。反之,如果储备不充足,后期经常让自己处于钙流失得多,补充得少的状态,那么骨质疏松也会提前到来。

因此,要想老来骨头好,30岁之前一定要把基础打好,多存骨量,同时还要尽可能避免骨量的流失。那应该怎么做呢?毛主任认为可以从4方面入手。

1.注重补钙

每天的饮食添加钙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花生仁等,我们制作了一张常见食物的含钙量排行榜,大家可以照着去吃。

2.多晒太阳

可以更好地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建议11:00-15:00晒太阳,每周晒两次,每次15-30分钟,不要涂抹防晒霜,也不要隔着玻璃晒。

3.增加运动

可以帮助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等,减少跌倒风险,尤其推荐做负重及肌肉力量训练。一般建议,20分钟走路+5分钟跳绳+40分钟力量训练,每周至少进行两次。

4.吃得清淡

研究发现,人体在大量摄入高蛋白、高糖、高脂的食物后,为了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就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储存在骨骼中的钙。

骨质疏松偏爱女性,每年体检别漏了做骨密度

据统计,全球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女人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

“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确实更高,”毛主任说,“因为女性往往需要经历妊娠、绝经的过程,妊娠时胎儿的生长会使孕妇流失大量的钙质,而绝经后,女性要面临雌激素的急剧降低,这也会导致骨质大量流失。”

此外,有家族史的女性,如外婆、母亲患有骨质疏松,那么风险又会进一步加大。因此,毛主任建议女性在妊娠后,最好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如果有骨质疏松的风险,可以及早进行干预。

那么,一般人群是否需要定期做筛查呢?毛主任认为,也是需要的。目前,我国已经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 40 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老年人是骨质疏松发病最集中的一类群体,平时生活中,如果出现腰背痛,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的情况,一定要尽快进行相关检测和对症治疗。

对于老年人而言,骨折有可能带来致残,甚至致命的危险。有一种说法将老年人的骨折称为“生命最后一次骨折”,危险性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年3月第25卷第3期 Chin J Osteoporos,March 2019,Vol 25,No. 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