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五十三首《江馆》(王建)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二】

       江馆

【中唐·王建·五言绝句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拼音版

shuǐ miàn xì fēng shēng,líng gē màn màn shēng。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kè tíng lín xiǎo shì,dēng huǒ yè zhuāng míng。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作品介绍]

《江馆》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五绝。在唐代诗人中,王建是素描速写高手。这首题为《江馆》的五绝,就是一幅清新的江馆夜市的素描。诗人笔下的夜市具有鲜明的画面美和浓郁的诗意美,表现出了诗人有闲心欣喜的心情。

[注释]

1、江馆:江边客舍。

2、细风:微风。

3、菱歌,采菱之歌。

4、慢慢:舒缓悠长。

5、客亭,旅馆中的水亭。

6、小市:小集市。

  [译文]

微风轻轻拂过水面,远处传来夜市歌女那婉转悠扬的歌声。

站在夜市旁边的水亭之中,放眼望去,在夜市的灯火之下,正活动着盛妆女子婉丽的身影。

  [作者介绍]

王建(约766~约831)或(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约46岁始入仕,“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在唐代诗人中,王建是擅长素描速写的著名作手。他熟练地运用各种形式,创作了一幅幅上自宫廷禁苑下至市井乡村的风物风情画。这些作品,都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赏析

壹/

唐代商业繁荣,中唐以来更有进一步发展。不但大都市有繁华的商业区和笙歌彻晓的夜市,连一般州县也设有商市,甚至在州县城以外的交通便利地点也有形形色色的草市、小市。杜牧在《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中说到,江淮地区的草市,都设在水路两旁,富室大户,多住在市上。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小市”,大概就是这类临江市镇上的商市;所谓“江馆”,则是市镇上一所临江的旅馆。诗里写的,便是诗人夜宿江馆所见江边夜市的景色。

客馆临江,所以开头先点出环境特点。“水面细风生”,写的是清风徐来,水波微兴的景象。但因为是在朦胧的暗夜,便主要不是凭视觉而是凭触觉去感知。“生”字朴素而真切地写出微风新起的动态,透露出在这以前江面的平静,也透露出诗人在静默中观察、感受这江馆夜景的情态。因为只有在静默状态中,才能敏锐地感觉到微风悄然兴起于水面时所带来的凉意和快感。这个开头,为全诗定下一个轻柔的基调。
第二句“菱歌慢慢声”,转从听觉角度来写。菱歌,指夜市中歌女的清唱。她们唱的大概就是江南水乡采菱采莲一类民歌小调。“慢慢声”,写出了歌声的婉曼柔美,舒缓悠扬。在这朦胧的夜色里,这菱歌清唱的婉曼之声,随着阵阵清风的吹送,显得格外清扬悦耳,动人遐想。如果说第一句还只是为江边夜市布置了一个安恬美好的环境,那么这一句就露出了江边夜市温馨旖旎的面影,显示了它特有的风情。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客亭,就是诗人夜宿的江馆中的水亭。它紧靠着“小市”,这才能听到菱歌清唱,看到灯火夜妆,领略水乡夜市的风情。这一句明确交代了诗人所在的地方和他所要描绘的对象,在全篇中起着点题的作用。诗人不把它放在开头而特意安排在这里,看来是用过一些心思的。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本比较简单,缺乏层次与曲折,如果开头用叙述语点醒,接着连用三个描写句,不但使全篇伤于平直和一览无余,而且使后三句略无层递,变成景物的单纯罗列堆砌。现在这样,将叙述语嵌入前后的描写句中间,一则可使开头不过于显露,二则可使中间稍有顿挫,三则可使末句更加引人注目,作用是多方面的。
末句又转从视觉角度来写。透过朦胧的夜色,可以看到不远处有明亮的灯光,灯光下,正活动着盛妆女子婉丽的身影。“明”字写灯光,也写出在明亮灯光照映下鲜丽的服饰和容颜。诗人写江边夜市,始则在朦胧中感触到“水面细风生”,继则在朦胧中听到“菱歌慢慢声”。就在这夜市刚刚撩开面纱,露出隐约的面影时,却突然插入“客亭临小市”这一句,使文势出现顿挫曲折,也使读者在情绪上稍作间歇和酝酿,跟着诗人一起用视觉去捕捉夜市最动人的一幕。因此当夜市终于展示出它的明丽容颜——“灯火夜妆明”时,景象便显得分外引人注目,而夜市的风姿也就以鲜明的画面美和浓郁的诗意美呈现在面前了。
旅馆夜宿的题材,往往渗透着凄清孤寂的乡愁羁思。从“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到这个传统的相继不衰。王建这首旅宿诗,却怀着悠闲欣喜的感情,领略江边夜市的诗意风情。这里面似乎透露出由于商业经济的繁荣,出现了新的生活场景,而有关这方面的描绘,在以前的诗歌中是反映得不多的。由此启渐,“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一类描写便时常出现诗人笔下。这恰恰反映出了时代生活的变化,和由这种变化引起的诗人视野的扩大,和审美感情的变化。
佚名

赏析

贰/
唐代商业繁荣。中唐以后的许多都市都有繁华的商业区,各种草市、夜市。草市,指乡村的市集。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说: “予以平水市中(自注: 镜湖傍草市名),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夜市,是夜间集市贸易的地方。唐张籍诗云: “夜市连铜柱,巢居属象州。” (《送南客》)王建《江馆》所说“小市”,是一种临江市镇上的夜市。诗中主要描写的就是夜宿江馆时所见夜市的景象。

首句 “水面细风生”,既点明客馆临江,又写出江边环境:柔软的清风徐徐而过,江面上泛起微细的水波。一个“细”字兼顾“水”和 “风” 的两个方面:是写风之软,也是写波之微,用字准确,极为传神。第二句“菱歌慢慢声”,写耳边听到的柔美舒缓的采菱歌声。可是,歌者是谁呢?诗人未直说,给读者留下丰富想象的广阔空间。这歌者可以是水乡女子,如卢照邻《七夕泛舟》之一:“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也可以是夜市上的歌女。因为是在“夜”市里,这两句描写主要从触觉和听觉落墨,“细风”,写出清风从身边掠过的轻软之感; “慢慢声”,写出采菱歌声从远处飘来的悠扬之感。诗中虽未直接写到诗人,但诗人却无处不在,并以他的生花妙笔将读者引向夜市中去,和他一同感受那里特有的风光。

第三句“客亭临小市”,叙写诗人所在的处所:“客亭”,所面临的环境:“小市”。“客亭”,指诗人夜宿江馆中的水亭。诗人正是在这里观察到 “小市”的一切(包括第一、二句和尚未出现的结句),但诗的发端以景语入诗,未采用平铺直叙的开头(即将“客亭临小市”作为首句),在用两句诗描写“小市”后,才插叙诗人所在的 “临小市”的“客亭”,这种倒句法化板为活,去熟纳新,奇峭生动。

第四句 “灯火夜妆明”,又落到 “小市”。“夜”字点明诗人“临小市”的时间,是对第三句句意的补写。第一、二句主要从触觉、听觉去写,这末句换用从视觉着笔:在明亮灯光下,盛妆打扮的妇女们交谈着、活动着,格外引人注目。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是为夜色所笼罩的,若明若暗,感受略嫌不够真切的话,那么“灯火夜妆明”一句,便恰似聚光灯,将热闹的夜市的一角展现在读者眼前; 其余的一切场景和风情都略而不记,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但,从这幅江馆夜市的速写画,还是可以看到唐代商业繁荣给城市带来的变化,感受到诗人彼时彼地的欣悦的感情。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