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靳莹莹: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逆境分析

一、理念逆境:“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相割裂

谈到创新创业人才,囿于语言本身的力量,人们会不自觉地将创新创业人才划分为“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两类。当然,这种文字逻辑背后反映的思维惯习受到实践的影响。一直以来,在研究型、教学型甚至社会服务型的大学人才培养范式的影响下,科学研究与将研究成果运用于社会服务之间始终存在着距离。但出于重大研究成果所带来的丰厚社会福利,人们对知识转化为力量的过程性所固有的距离始终持有宽容。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距离性矛盾被人为地弱化了,创新与创业虽是紧密联系但确实可以分隔开来看作两码事。创新人才偏重智识创造、创业人才偏重物质创造甚至被归咎为合理的社会分工,而倘若创业人才具有创新能力,也只是被认为是锦上添花。不过,虽然创新与创业之间的距离性矛盾(即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距离性矛盾)被人为地在认识上弱化了,但这种矛盾却一直存在。生活中留有的“当一个人把他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的笑言正是对此类现象的影射。其中所剩下的就是指创新能力,当其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创业结合在一起时,效果才得到彰显。在今天的加速社会下,现有社会市场的饱和要求创新创业紧密结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由此敦促创新创业人才也要超越创新创业分隔的屏障而融为一体。换言之,在今天,“创新成了创业的前奏, 创业成了创新的归宿, 二者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 社会所塑造的创新创业人才的新特质也就是将创新创业精神融为一体,即人们需要保持“一种普遍的、带有开创性的思想和行动的统一。”[1]

二、前期逆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忽视创新思维

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塑造,政府、学校与学生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观念上进行解放与转变。现实情况是各个相关主体在创新创业精神方面仍然表现出缺位。本文站在大学的角度,主要说明政府与学生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考是大学吸纳生源的主要渠道,在很大程度上,生源的质量与特点直接影响教育开展的效果。高考被看作“指挥棒”指挥着大学以下学段的教育,在现有高考机制下,对学生固定知识的考察远多于创造力思维方面的考察。高考试题在强调知识灵活性方面的不足直接引领高中教育形成一种僵硬的刷题、死记硬背的模式,学生们由此也习得这种线性的思维惯习。当然,在这种高考模式下学生会习得勤奋、踏实、坚韧等品质,这也是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键在于这种模式造成与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相关的更加重要的品质的丧失: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与交互型思维模式的丧失。大学生源经由这种选拔机制进行筛选后,大学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上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思维的转变上,而这往往又是漫长与艰难的。众所周知,思维的培养在更小的年龄阶段才是最佳时机。因此,倘若通过高考这一选拔机制的适当改革以实现人才评价的综合化,将大学前教育与大学教育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大学之前的教育为大学教育服务而不仅是其将大学教育作为单纯的升学目标(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及学历贬值情况中很有可能实现),这对于大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会更有利。换言之,倘若没有大学前教育的支持,大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取得的效果不会太显著,对学生创新性创造性的挖掘与释放仅靠大学阶段无法实现。

三、主体逆境: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自主自觉性

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所提供的一切条件均是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大学主要围绕一系列的课程开展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仍然将上大学的目的仅仅视为学历而非能力的提升,对成绩的关注胜过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越是构建开放自主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生越会偏离这一发展渠道。原因在于创新创业课程往往提供开放的跨学科课程选择,而学生很有可能因为课程难度而放弃这种课程安排。比如,媒体报道出知名高校的学生们为了学业绩点只选修容易获得高分的课程。隐藏在背后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需要承认的是确实有大学评价方式的引导方面,但根本在于学生未清醒意识到自己是主人翁,其对人生规划能力的欠缺暴露在对学校所提供的丰富课程的选择能力上。在某种程度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环境越是轻松与自主,缺乏主体意识的学生就越容易掉下队来。大学确实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但最了解学生的永远是学生自己。学生主体性意识的缺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同样不会经由一朝一夕来改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同样来自多个方面,其中与家庭教育和大学之前的各个教育阶段的关系最为密切。

总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与塑造需要整个社会解放思想想,在涉及到个体教育的各个阶段与各个方面都受到应有的重视。


[1]王建华.创业精神与大学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07):1-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