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解五毒月丨阴气暗生,阴阳二气相合而生湿

唐文奇 传统中医唐略 今天

近些年来,一进入农历五月,报道蜱虫伤人事件就会频繁出现,轻则发烧、腹泻、浑身乏力等,重则危及生命。

其实危言耸听的蜱虫就是以前长辈们常说的蜱虱,以前农村的猫猫狗狗身上很常见,似乎司空见惯,但也不可不防。

顺其自然地我想到了五月:毒月。

五月的确是一个不安分的月份,身边的虫子一下子多了起来,阳台上盆景里也不知不觉地冒出了一些小飞虫。

结合《易经》中的十二消息卦,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五月的特点。

十二消息卦反映的是阴阳二气渐消渐长的过程,看卦象的演变我们千万要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去看,更要领悟他的弦外之音。

阴阳的消长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如环无端。

五月对应的是姤卦,阳气升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再往上升了,而阳气仍是主导,能量还在积蓄,这时阴气暗生,阴阳二气相合而生湿。

道理很容易理解:

大热天,我们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冷的东西,很快会布满一层水汽,阴阳二气相合便会生水、生湿,而水生万物。

大的来说,地球这时候就是处于一个湿热的环境,于是万物生存繁衍。

一年中某个阶段,湿气骤然重了,各种小动物、虫子甚至细菌病毒也相继而生,五月是各种生物大规模繁殖且特别活跃的一个季节。

五月对应的姤卦,也暗合五月的特点。

天风姤,乾上巽下,乾与巽同属于阳,天在上发号司令;

风在下,善行而数变,所以五月天气变化无常,各地强对流天气频发。

同时,五月也是一个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

无论是细菌性的、病毒性的亦或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归结到中医的“”的范畴。

我们可以从繁体“風”中,看出风与虫有着不解之缘。
大到肉眼可以看到的虫子,小至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甚至于病毒,他们的活动都与风息息相关。
风性善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流行性疾病爆发的原因。
治疗上仍不离四气五味,风属木,而金克木,辛属金,往往用到辛味药。
风为阳邪,容易化热,这个季节的各种感冒仍以辛凉解表为主,适当的配合化湿和中。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古人所言不虚。
有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很注意了,还是没能防得住,防病还真不是简单的关上门窗就万事大吉了。
避之有时,每个时节有每个时节的特点,就像端午节,插艾挂菖蒲甚至挂香囊、燃熏香,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避之有时”的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