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老戏骨去世!带走她的这种病致死率高,很多人早期都以为只是咳嗽

3月25日,

知名老戏骨张少华的家人

通过其微博发布讣告,

称张少华于2021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75岁。

张少华从艺60年,曾参演《大宅门》《我的丑娘》等影视作品。1993年,张少华正式进军电视荧屏。从边边角角的小人物,到高捧“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奖杯……“国民母亲”“老太太专业户”“敬业老艺术家”,人们提起她时,总会将这些关键词挂在嘴边。

从《大宅门》中时常念叨着“好好读书”的马立秋,到《武林外传》中归隐江湖的千赌之王断指轩辕,再到《我的丑娘》中蒙受诸多苦难感动国人的丑娘……

无论是现代生活里含辛茹苦的平凡母亲,还是年代大戏中满赋家国情怀的老者,张少华都能够凭借细腻扎实的演技和情感充沛的真挚表达,成就一个个经典的荧幕形象。

网友评论

张少华的家人发布消息称,自2010年9月至今,10年间张少华饱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困扰,多次住院治疗。张少华因患慢阻肺去世,为我们敲响警钟。有数据统计,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已经接近1亿人。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超过25%,可以说,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慢阻肺患者!如何远离慢阻肺?什么是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慢阻肺不仅会让人呼吸困难、胸闷气喘,还伴有慢性咳嗽、咳痰。浙江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黄勍栋主任医师介绍,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已达13.7%,而患者就医明确诊断前知晓自己患此病的比例仅为2.6%,知晓率非常低,另外,慢阻肺患者第一次住院后3.6年内的死亡率高达50%。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目前,慢阻肺已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同时,也是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和艾滋病并列,成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慢阻肺有多可怕?咳嗽老好不了,还经常咳痰,甚至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你以为这只是年纪大了,肺功能下降的自然退化现象,是没办法的事?错了,也许慢阻肺这病早已在你身上“潜伏”多年!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典型症状正是进行性加重的咳嗽、咳痰、气短和呼吸困难,它不仅影响呼吸系统,也可以引起全身病变,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患者甚至可丧失劳动力,生活质量降低,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慢阻肺已成为世界上非意外死亡的第四大死因,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到2020年可能上升为第三大死因。

钟南山院士提醒,近十年来慢阻肺患病率明显增加,其中I-II期轻度的患者超过90%,绝大多数症状轻或无症状而被忽视。他建议,任何存在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并伴有(或有)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患者,都应考虑做肺通气功能检测排查慢阻肺,以便早发现、早诊断。而且早治疗具有极佳的效果。

轻度患者超九成

一提到慢性病,很多人都会联想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也逐渐知道要控血压、血糖、血脂,以免病情进展、加重甚至引发各种并发症。“慢性疾病是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人感觉不到的疾病。”钟南山指出,慢阻肺也是其中的一种。据钟南山介绍,我国慢阻肺的流行病学相关调查显示,慢阻肺患病率明显增加——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十年间增长67%,患病人数也从4300万增长到9990万,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最常见慢性疾病。慢阻肺的病人群体中,I-II期轻度的患者超过90%,绝大多数症状轻或无症状。可是在全球范围内,大家只关注极少数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的诊治,忽略了绝大多数轻度的患者。

慢阻肺“没得医”?其实可防可治!

确诊为慢阻肺、饱受反复发作的病痛折磨后,有些患者又很悲观,认为“没得医”。

对此,钟南山院士认为都是误解。“我年轻时的肺活量超过5000ml,现在也有4000多ml,这种下降属于正常现象。”钟南山解释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肺功能确实会相应有所下降。但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很快,一开始没有显示症状,等到肺功能下降到50%左右出现症状了才就诊,往往是中晚期了。“事实上,慢阻肺是可防可治的。”钟南山指出,以前对于出现呼吸困难,气喘,胸闷等症状的慢阻肺患者,普遍观点都认为无法医治了,其实主要是治疗得太晚了。因为发现、治疗得太晚,不少患者往往是在气管已发生明显狭窄、肺功能也严重受损,发展到中晚期才就医,大大增加了治疗的困难、病程可逆性也极小。

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慢阻肺也应早防早治

提到防治,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慢阻肺。钟南山院士重申了它的定义:任何存在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并伴有/或有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患者,都应考虑慢阻肺的可能。而确诊需要通过肺通气功能进行检测。钟南山强调,对于慢阻肺患者的治疗重点应该放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同对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样,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急性加重,减缓肺功能下降的速率。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南尚没推荐对早期没有症状的慢阻肺患者进行干预,只是针对出现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钟南山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他指出,慢性病的防治规律都是早防早诊早治。钟南山总结了慢阻肺的防治策略:应以预防为主,主动戒烟、避免生物燃料及避免长期空气污染,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何才能实现早诊早治?他呼吁像量血压一样检查肺功能。他建议业界把慢阻肺防治“从来都不太早,从来都不太晚”的提法改为“从来不够早,从来需维持”,并在社区面对以下人群推广肺功能普查:1.大于40岁者;2.吸烟人群;3.职业气体污染人群;4长期重度空气污染地区的人群。而对于中重度的慢阻肺患者,钟南山强调应早管、早治,预防急性发作,重视非发作期的维持治疗和康复治疗。

怎么康复?运动

慢阻肺的治疗,在规范用药的基本上,非药物的康复治疗也很重要。

据钟南山介绍,在慢阻肺研究基地兴宁开展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打太极拳可增加股四头肌肌力及运动耐受性,为慢阻肺提供了一个廉价易接受的肺康复疗法。

而广医一院广州呼研院主任医师郑则广教授则详细讲解了实用安全的居家康复方式,特别强调呼吸康复可以提高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据郑则广介绍,除了打太极拳,常用的呼吸康复的运动方式还有步行、跑步、游泳、跳舞、广播体操等;另外,被动的运动还有推拿、按摩、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

而对于高龄体弱的慢阻肺患者,则推荐这种由郑则广教授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全身运动康复方法——卧位呼吸康复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