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0岁、未婚、没房,该不该离开大城市?” Masutaa大师
01
■梦与现实
每年都有许许多多个小镇女孩满怀憧憬踏入一线城市,也有一样多的过来人黯然离开,灯红酒绿之外那个城市很难让人扎根。
高物价,快节奏,很快地消耗掉青春,再把人推到抉择的关口上。
过了30岁,婚姻和房子都没着落,到底该不该走?“逃离北上广”的口号从几年前就喊了起来,正巧走到岔路口上的人该怎么选?
角色在纠结,戏外的活人们也纠结,更难的是他们知道人生不是演电视剧、总能有一个还不错的结局等着自己。
围观网友们的讨论就会发现,“走还是漂”表面上只问了一个问题、却把无数个问题一同甩出了水面。
让我们先回到上述问题设定的条件:“30+”,“未婚”,“没房”。
30岁长久以来被当作一个年龄门槛,结婚也好、事业也好都以此为线。
超过30岁后,身体机能下降、在婚恋市场上的优势下降,而需要承担的责任却越来越多。
影视剧之外,#逃离北上广#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区别于#年轻人不愿意回家乡工作#,它更像是一种折中的选择,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02
■离开是必然
“13年的北漂生活,最后就化成了这么两车行李……”这是小编最近看到的,最有感触的一条朋友圈,也是今年以来,朋友圈里第三位“宣告”结束北漂的朋友。
曾经一代又一代的人,离开家乡去往一线城市,想要闯出一片天地,后来,城市工作的艰辛与生活压力,又让一部分人选择从城市回到家乡,成为“逃离北上广”的一群人。
一项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出现5连降,已经从2014年的2.53亿下降到现在的2.36亿人。这意味着,已有上千万人选择不再过“漂”的生活,未来还将更多。
那这些曾在外打拼的人,都“漂”去了哪里?
数据显示,重庆、杭州、成都、厦门等城市,成为近年来最受逃离人群青睐的城市,因为这些“准一线”城市人均GDP靠前,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并且购房和生活压力较小,能够更快达成他们的生活目标。
△数据来自网络
同时,在逃离北上广深的人群中,26到4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多,占到总人群的2/3。
他们正值为事业打拼的好年纪,但也面临着成家立业、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一系列压力。
面对生活的压力,是继续艰守一线,还是去二线或家乡开辟新战场?他们必须做出选择。
03
■大城市承载不了梦想
在《令人心动的offer》里,詹秋怡曾面临选择,父母希望她考公务员,而她坚持想进律所学习,让许多人都有了共鸣——
毕业时,同学说不如考个编制,是铁饭碗;
失业时,朋友说不如回家,在外漂泊太苦了;
成家后,父母说回家乡吧,压力小点……
可是无论别人怎么说,即使再辛苦,很多人还是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在生活。
就像一位网友说:
“大学毕业时没听父母劝,拒绝回到家乡,觉得没尝试和体验在上海打拼的生活就放弃,自始至终都不会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虽然现在迫于房价压力回去了,但是内心觉得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年轻人想拼的是那一股劲儿。不论梦想、财富、成就、名誉、爱情……年轻的时候,谁都会想去试试看,因为那时候身上还没肩负起生活的重担,还有时间和机会。
待到了一定年纪,拼的东西慢慢变得复杂。比如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或者事业上的目标。但如果拼尽全力之后还是没能成功,选择全身而退也并不是丢人的事情,它更像是努力过后,有了直面平凡的勇气。
离开大城市,最需要做的不仅仅是鼓起勇气,而是权衡。权衡自己的能力、资源、工作机会和人际关系,做出一个清晰的规划。
网友@六六要一直开心啊如是说:
回想起在A公司跟我同一批入职的50个员工现在只剩下10个左右,他们因为房价、压力各种原因陆陆续续回到老家发展,刚开始我觉得离开的人都是loser,是放弃梦想的人,但现在我开始理解他们的处境。 我也曾觉得小城市配不上我的梦想,可小城市里我的父母公婆老公还有孩子都需要我,一边承受这些世俗的琐事一边为自己而活,这是大人的责任。
04
■回去吧,生活才有处安放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近几年来,有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不再留恋大城市里的繁闹喧嚣,转而投向乡村清净自然的生活;
他们放弃原本的打工生活,以各式各样的身份回归到山林,拍视频、直播开始自主创业,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诉说着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对生活的期待。
有的人向往大都市的繁华,想要在大城市闯出一片天地,有的人追求着乡间的淳朴,用爱与青春托起明天的希望。
一个沪漂了7年的网友说:
“很多之前同事都对我离开大城市回到家乡感到惋惜,可我每每真实地待在自己的家里,那种绝对的安心是在成都没有过的。每个人都要找到让自己舒适的方式啊,我回到家乡,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对一切充满希望,好像才是我想要的。”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得到都将会是另一种的失去,而所有的失去也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计得失,不要去在意太多,只要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就好....
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