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源:阅读第一(ID:Readfirst),作者:Readfirst。2010年以后的孩子们,智商都很高,很少有笨孩子。既然都那么聪明,那么他们的学习靠什么呢?其实,只要让他们心神安宁就可以了。现代“中年老母亲”可以说是被孩子的学习问题拖垮的。我从小一块儿长大的闺蜜,自从开启陪读妈妈模式,可以说是过上了“耐下心来陪读,催命般催作业,然后万般忍耐,最后不得不崩溃”的循环式日常,两道深深的法令纹和她头顶的母爱光环一样熠熠生辉……后来我发现闺蜜并不是个别现象。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吐血经历,更有甚者,如前阵子火爆朋友圈的截图,陪读妈妈差点陪到住院的例子也屡见不鲜: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孩子总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学习?如何让孩子愿意学习,解放这一批心累的“陪读老母亲”?著名心理咨询专家陈默老师在筑桥实验小学做了一场关于“怎样让孩子愿意学习”的讲座,我们也对她进行了专访。听完陈默老师一针见血的剖析,我想,上述两个困扰千千万万家庭的问题,终于得到了根源性的解答——可以说,如果孩子有诸如此类的生理疾病,那他一定不爱学习。那么父母有哪些“良药”可以帮到孩子呢?学习是一件需要精气神的事情。打个比方,一个孩子在教室里坐两节课,若没有足够良好的脊柱、肌肉平衡,一定东倒西歪,坐不住。还有些孩子,可能是早产儿,可能在0-6岁吃药比吃饭多,那么小学阶段,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会暂时落后一些。可父母却总是把这些现象解释成是孩子的态度问题,要不就是打击孩子:为什么别人做得到,你却做不到?这就像和一个老奶奶说“为什么别人跑得快,你跑不快”一样的道理。所以面对这些“做不到”的孩子,父母怎么做最有效?——安抚。“你慢一点,没关系的,你现在做得不好,过两天一定会做得很好。”“不用急,慢慢来。你现在写字不到位,是因为你手的力量还不够。”多给孩子一些安抚的话语,保护好他们的心理,孩子才不至于被摧垮。安抚是心理安慰,但解决孩子生理条件的缺陷归根结底还是要家长把孩子养好。如何养好?有两点关键:第一, 营养。为人父母,起码要懂些营养学的皮毛,在这里就不赘述。第二, 免疫保护。如今的孩子被家长折腾得太累了,上学,去兴趣班,去补习班,多少孩子吃饭都是在车上吃的,又有多少家长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其实很累了。这样紧张疲倦的生活,不但让孩子更易染上传染性疾病,还影响身高。有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从心里认同父母要他把书读好,但就是做不到,通常是没写几个字就坐不住椅子了。为什么?就是脾胃虚弱,得要好好调理。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急。
交易担保 小多少年时 少年时25:谁动了我的食物? Mini Program说完了生理角度的“学习机能障碍”,再来说说心理问题。如今的孩子和从前不同了,恐惧、不自信、焦虑,这三大心理问题在我的临床案例中可谓普遍。然而,这三大问题,本质上都和母亲有密切的因果关系。第一重,有些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潜意识里深深地埋着不安。因为他在0-3岁没有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安全感的本源是母爱,而母爱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上得有实实在在的表现——母乳喂养,以及母亲在身边(尤其是晚上)的陪伴。第二重,孩子在3-6岁没有父亲陪伴,也会造成恐惧。小孩3岁开始下地探索世界,而父亲就是他勇气和力量的来源,即生理安全的保证。若这个阶段父亲缺失,那么这个孩子会变得胆怯、懦弱,在学校里还容易受欺负,连学习都会影响。第三重,孩子的恐惧来源于母亲的情绪。孩子跟母亲是脐带剪断、潜意识完全相连的关系,母亲是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人母亲,若经常情绪崩溃、歇斯底里,那么孩子的最后这道防线都塌了,如何有能量专注学习?没有人生来不自信的。每个不自信的孩子背后,通常都有一个百般挑剔的母亲!经常有妈妈问我:“老师,我家孩子不自信啊,怎么能让他自信点?”我说,一个人是妈带来这个世界的,如果妈妈老挑剔孩子,要求孩子,那孩子跟她在一起得到的就是自己总是哪哪都没做好。通常的情况是,妈妈给孩子提要求,要考第十名,孩子就考了第十名;妈妈又说了,向第五名进军,再超过你们班第一名;孩子考了第一名,妈妈又说,你给我保持下去。那么这个孩子一辈子再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妈妈要的这个高度。而如果连一个孩子的母亲都不看好他,那么在他心里,全世界就都不看好他了。所以,妈妈应该有怎样的心态才对?就算生了一个丑八怪,你都要向全世界宣布我家孩子最好,这才是妈啊!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如今焦虑症的患病年龄普遍低了。从前我治疗高中生、大学生的焦虑症,现在都是小学生。你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这些症状:啃手指甲,一撮一撮掉头发,总是挤眉弄眼,一到考试就头痛胃痛全身痛……为什么孩子们这么小就开始焦虑?就是因为他们身后有一群焦虑的妈妈,在孩子回家进门后,紧跟着一连串问题:今天考试怎么样?老师批过分数吗?全班最高几分,最低几分,平均几分,你几分?一碰到分数就锱铢必较。有一天我在店里吃早饭,碰到一个妈妈带着小孩,边吃早饭边不停说:宝宝,一旦开始学习,你就要成为学霸,和别人拉开距离,远远赶在前面,到后来人家就跟不上你了,所以你一定要赢!我当时就听不下去了。教导主任才一天到晚关心学习,妈妈是要关心孩子早饭吃得好不好、要不要多加点菜的人啊。否则你只会给孩子这样的信号:你每时每刻都在想我的学习。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不焦虑呢?
交易担保 小多少年时 少年时11:《冲破“自我”之茧》 Mini Program
第一宗:一个女人在家庭建设中很虚荣,会害惨老公;在孩子的学习上很虚荣,会害惨孩子。虚荣的女人有个共同特征,爱假想。她会想象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讲孩子的学习问题,她就炫耀自己的孩子现在是班里的学霸,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心中可能还暗自得意:别人家再有钱,有什么了不起,孩子学习这么差!但虚荣这东西太肤浅了,奉劝各位妈妈,千万不要虚荣。第二宗:母亲有时候会不自信,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培养出来一个成才的孩子。你是不是努力要求自己做一个宽容别人,善待弱者的人?你是不是一直在教育你的孩子要宽容别人,善待弱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放心,你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差。要知道,低层次的竞争是体力竞争,我比你强我排队插在你前面;中等层次的竞争是智力竞争,我比你狡猾,我把你比下去;但是,高层次的竞争一定是道德竞争。文明到达怎样的高度,其标志就是如何对待弱者。你的孩子如果能善待弱者,则表明他的文明程度很高,将来又怎么会发展不好呢?不自信还体现在一些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的“割草机父母”,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现实事务处理能力。在以往的讲座中我就强调过,父母不让孩子处理现实事务,只让他们闷头学习,孩子的现实感就会减弱,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体验真实感,例如有网瘾,玩手机,只在网上交朋友。“割草机父母”这种养育模式还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过度聚焦,造成孩子容易情绪爆发,经常发火。二是孩子的抗挫力弱,没有克服挫折的能力和自信。但这样的父母肯定会说,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啊。这是真的。但这一切表现,其实只是暴露了你没有教育的自信,自身安全感缺失的问题。第三宗:还有一些妈妈之所以焦虑,是想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譬如你的理想是进清华北大,当初自己差了5分没进,现在就要求孩子一定进清华北大。但也许你的孩子想考分数很低的戏剧学院,于是你就开始焦虑了。但你其实忘了,人和人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类型。为什么这个社会上大家都很努力,但有些人就是一直没有成就?因为每个人都是人才,但只有走对了地方,潜能才会被激发,将来才能走得高、走得远。我还注意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学历越高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越不爱学习。这就是因为孩子一来到世界上就承受了比普通孩子更大的压力。正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家长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再加上父母本身做到了,所以在学习上,他们提任何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于是就容易出现一个假装无能的孩子,因为害怕父母对自己有过多的指望,所以干脆放弃学习。当然,在目前社会的价值取向下,要求全民竞争,超越,抢夺资源,这就不是个体能够改变的问题了。有一次,一个妈妈跟我说:我觉得很亏欠我家孩子,我们家太破旧,也没买新房子。他的同学家里开出来就是好车,我们家也没有车。我觉得我们很亏欠孩子,感觉自己给不了孩子幸福。我说,你错了。孩子的幸福不是宝马车和大别墅,而是他回到家,家里有一个会疗伤的母亲。孩子在外是有自己的压力的,学业、同伴、师生关系,乃至将来进入社会,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但每一次回到家,就回到了遮风挡雨的地方,还有父母给他疗伤,如此一来才有力量重新出门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举个例子,一个小孩回到家说:妈妈,我要拿激光枪把学校所有的人都射死。如果是一个不会疗伤的妈妈,那她一定说:你说什么东西啊!你的学习成绩这么差还要怪老师,别说老师不喜欢你,我都不喜欢你!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到了高中就会跟妈妈说:你别说了,你给我走开。如果是一个会疗伤的妈妈,她会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那么对话可能是这样的:“哎呦,抄五遍是不开心,换成妈妈也会不开心。但你看老师让你抄五遍多好,你现在就写得又快又熟练。”你看,这个妈妈多会说话。孩子的负面情绪马上被治愈,第二天照常开开心心到学校上学。母亲给的力量,真可谓“加油站”的力量。会疗伤的母亲,及时疗愈孩子所受的伤,才不至于伤痕累累,没有力量再面对困难和挑战。所以,妈妈们要有这个意识,要不断地自我成长。如果母亲这个资源没开发,就算你到处去用钱买资源,教育的效果也不会太如意。妈妈的情绪是家庭的魂。一个妈妈把自己打理好了,也就是说,她的情绪相对来说是稳定的,那么这个家也就稳定了,她的家庭就通常是一个比较和谐的家庭。好的女人是家里的“定海神针”。丈夫回到家一看到太太在,孩子回到家一看到妈妈在,他们就能安下心来。她总是在老公面前说孩子好话,在孩子面前说老公好话。两边都是好话,这个家就和谐了。如果一个女人做得再好一些,那她就是家族里的“定海神针”。家里七大姑八大姨,什么事情都找他商量。为什么?因为这个人稳定,拿得定主意,让人心安啊。你可以想想看,若回到小时候,是不是很希望有一个像“定海神针”一样的妈妈呢?我经常听到妈妈们抱怨:我和老公不为其他事情吵架,老是为孩子吵架,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观点冲突很大。这个问题太好解决了。家长会是谁开的?学习的事情谁打理?是妈妈,那就和孩子他爸报喜不报忧。仔细想想,你们每一次商量就是吵架,但吵的问题真是孩子吗?很多时候,夫妻是把孩子当做媒介来吵,但最后受伤的却是孩子。孩子会想:我就是个害人精,我要是学习好,他们就不吵了。于是,孩子陷入了无尽的自责和压力中去。学习更加搞不好。这是个恶性循环。所以归根结底,请每位母亲努力成长,打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你的情绪实在对孩子太重要了。
交易担保 小多少年时 少年时58:《我们该怎么学习》 Mini Program
2010年以后的孩子们,智商都很高,很少有笨孩子。既然都那么聪明,那么他们的学习靠什么呢?未来看哪个家庭会打理孩子,也就是看他们是否知道孩子读书好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是否清楚地领悟到,自己所营造的环境和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孩子心神安宁。如果父母现在还在想着竞争再竞争,争第一争第二,也只能适用于十年前了。现在的孩子特征就是这样,你要逼他竞争,他就躺下了,索性不竞争,不学了。所以,你要让他安心,先把自己的内心调整好,成为一个有心理力量的人。这样的孩子,一定能读好书,未来也一定美好!* 本文由陈默老师在上海浦东新区民办筑桥实验小学的讲座和专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