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一)
图片/宁静喜悦 初九学舍的十八
行其庭先生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入手疏解“本末”。我将先生的授教整理记录下来,用于学习。
开讲,先生就简单明了的告诉大家何谓“本”?何谓“末”?先把框架搭建好。以“明德”为“本”,以“亲民”为“末”;以“修身”为“本”,以“家国天下”为“末”。这话听起来和我们现在应该有家国情怀的思想是个悖论,但如果一个人的身没有修、没有“本”,就所谓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口号,去讲经典、开读书会,实际上是在毁传统文化。“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自然就是“齐家”、自然就是“治国”、自然就是“平天下”,所以修身为本,一定要知道“本”。
右传第四章的传文用了孔子的一句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讼”是什么?“讼”是指打官司、诉讼。“讼”已经是“末”了,事情到了“讼”的程度,那已经很麻烦了,如中医说这个病已经发出来了,再去治这个病,其实已经在“末”端了。当“病”生出来、“讼”起来后,孔子说:“吾犹人也。”意思就是我也跟别人一样,该当被告当被告,该当原告当原告,犹人也。圣人也是常人,不是脱离了这个社会,圣人也会生病、也会诉讼。
传文很精妙的解释“本末”,但没有说怎么样来治“本”?行其庭先生在讲解中给出一包包的良药,非常清楚透彻的阐述如何治“本”。
朱熹晚年,他的学说被打成伪学、邪教,是“讼”的时候,是处在一个非常焦灼的讼人状态。不是说圣人就没有麻烦,学习的人就没有麻烦,看《朱子传》、《静思录》,以及对宋明理学非常的了解后,设身处地朱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心境是很坦然的,他自己知道,问心无愧。就像阳明先生去世时“此心光明,亦复何求!”往事今生,宠也好,辱也好,都已经不惊了,宠辱都不能惊动我这颗心,不会被外境所带走。
《大学》里的“正心诚意”、《中庸》讲的“戒慎恐惧”,这八个字是最好的良药。不管外面发生什么,天下人都说我,我有“正心诚意”,问心无愧就好。如果所有人都说你怎么样,你内心深处不安的话,那这种人生岂不是很失败,最终人还是要面对自己的心的。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今天我们认为是一个很不好的词语,是不择手段,但是在《大学》里是非常高的、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是每一个学人去立一个“极”,然后用这个“极”去做事情,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心里有个原则,但原则不够表达这个“极”,也就是心里面有一个“明德”、有一个“良知”,把这个“明德”和“良知”显发出来,然后致吾心之明德于事事物物、到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各得其正。
我们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甚至会遇到“诉讼”、“生病”等等,如何去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就像朱子所言:“事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格物到一定程度。
用“讼”来解释“本末”,非常深妙。孔子说:“必也使无讼乎!”意思说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尽量避免不打官司?怎么能不生病?行其庭先生借用华陀的故事、颜回的“不迁怒”来进行儒释道三家差异的讲解。
这三家的差异,行其庭讲述得非常精彩,如何精彩?明天再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