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杠少年”向左,“不屑弟”向右:那些名躁一时的神童,后来都怎么样了?
教育的本质,不是造神,而是做人。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客观成长规律,让他们自由、快乐、健康的成长。
——虎妈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10年前,一张“五道杠”和“不屑弟”的照片火遍了全网。
那一年,所有人都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黄艺博长大后一定前途不可限量,而“不屑弟”孙童则会像那些衬托鲜花的绿叶一般,平庸地过完一生。
他的父母告诉媒体:
黄艺博“从不玩游戏,关心历史和政治,担忧民族命运的人类战争,理想是为了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那些曾经称他为“天才”、“神童”的媒体和看客,突然间就变了脸,开始叫他“官迷”、“表演型人格”。
面对铺天盖地的嘲笑和谩骂,黄艺博满脸迷惘地说:
“我做错了什么吗?”
事实上,黄艺博的确没做错什么。
真正有问题的是,其实是他接受的教育模式——父母过早地按照大人的模式去栽培他,以至于他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天真烂漫。
在本应该读书学习的年纪,把自己变成了老成持重的“政治家”。
不禁让人想起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里写过的一段话: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一个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没有人知道一个本应该在中学校园里肆意欢笑的少女,是如何在大学校园里顶着“另类”的标签捱过这三年。
回家以后,张易文开始频繁地与父母争吵,甚至不止一次地说出,是父母不负责任地将她带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耽误了她的一生。
只能一个人迷惘地站在半山腰,上不去,更下不来。
1997年,江西冶金学院的教师倪霖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写了一封推荐信。
信里,提及了江西赣州一名13岁的天才少年:
他2岁会背30多首诗词,4岁能写400多个汉字,5岁自学《中医学概论》后就能给人开药方,8岁就会下围棋并熟读国学经典……
不久后,中国科技大学便收到了来自方毅副总理的一封信——正是倪霖写的那一封,只不过上面附了一句批示:
“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
为此,中科大特意派出两名教师来到宁铂就读的赣州八中进行考察。
而13岁的宁铂对答如流,甚至还检查出一名老师患有头疼症。
随后,中科大借宁铂选拔之机,启动了全国“天才少年”筛选机制。
就这样,一个个本应该在中小学校园里戴着红领巾的孩子进入了大学的殿堂,成立了“少年班”。
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因为成名太早、太快,宁铂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据他自己回忆说:
他当时在很多场合,人们要求我七步成诗,但我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所以痛苦充溢着我的内心,那些年我就是在压抑自己的个性中度过的。
一方面,他不敢犯错,不敢表露出自己“不够天才”的那一面;
另一方面,他又在众人的赞美声中迷失了自己的定位。
当时,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到“少年班”来讲课,很多同学围着他要签名,唯有宁铂一动不动。
事后,宁铂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他说:
“张广厚居然不认识我。”
4年后,宁铂本科毕业,本应该考取研究生的他,却因为惧怕失败,三次报名,三次弃考。
接下来,宁铂的人生彻底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为和妻子的教育理念不合,宁铂多次离家出走。
最终,37岁的宁铂始终没能成为大众期待中的样子,他选择了遁入空门,并前往五台山出家。
同样令人唏嘘的,还有同被誉为“天才”的谢彦波和干政:
“少年班”中最小的谢彦波,15岁攻读硕士,18岁跟随中科院副院长读博,随后又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拜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菲利普·安德森为导师。
但因为和导师不睦,谢彦波没拿到博士学位就匆匆回国。
如今,再无消息。
同班的干政,和谢彦波有相似的经历,也是因为和导师关系不佳而中途回国。
因为学业、事业屡屡受挫,干政人到中年还和母亲住在一间房内,每天足不出户,还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
“少年班”只不过是一个培养人才的舞台,有人借着它扶摇直上,有人却沉溺在旧日的辉煌,忘记了前行的方向。
但是暮然回首,你终会发现,人生其实是没有办法加速的。
那些一夜成名的机会,背后总有令人难以承担的代价。
或许是持久的孤独,或许是深深的迷茫,或许是不够健全的心智。
无论如何,单单只有成绩和聪明的孩子,或许赢在了起跑线,但终将无法抵达人生的终点。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有人是少年天才,长大却谱就一曲伤仲永;有人看似平庸,最终也能顺遂一生。”
而当年表情搞怪,被人当作笑料的“不屑弟”,却进入了全世界的顶级学府哈佛大学,人生顺风顺水。
“不屑弟”孙童同样出生于普通人家,但他的成长中没有采访,更没有掌声。
他只是一步步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循序渐进的过程里,始终保持着每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
他的优秀,是一点点的努力和积累促成的辉煌。
反观黄艺博、张易文、王欣逸这样的天才,却只落得一个伤仲永式的悲剧。
不禁让人反思:
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漫长的马拉松,重要的不是起点能跑多快,而是能否如约抵达终点。
慢一点,或许才是教育最优质的解法:
3岁有3岁的天真,5岁有5岁的调皮,8岁有8岁的自由,10岁有10岁的快乐,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毕竟,衡量一个孩子的标准,从来都不应该局限于成绩和速度。
为人父母,只有让孩子的每一阶段都走得踏实、稳当,他们才有力气跑到人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