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中鸟

春天到了,没有沙尘暴的时候,没有人甘愿放弃欣赏绿树红花的机会。

说句真心话,作为中国的首善之区,北京的春天还是很漂亮的。宽阔的公路两旁栽满了高大的白杨、国槐,嫩黄的连翘、粉红的桃花都很动人。遗憾的是,自由飞翔的鸟儿却很少见——除了乌鸦和喜鹊,它们大都被关进笼子里了。

一次,我在一个美丽的住宅小区里散步,忽然听到了鸟叫声。我抬头寻找,在一幢楼房的阳台上发现了这声音的来源——一只可怜的鸟儿呆在它的笼子里。我不懂鸟语,不知这只鸟儿正在诉说什么。

但有慈悲心肠的人是知道鸟儿在说些什么、想些什么的——万物皆有灵,鸟儿的心也与人类相通。

在《护生画集》中,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人在牢狱,终日愁欷。鸟在樊笼,终日悲啼,聆此哀音,凄入心脾。何如放舍,任彼高飞。”

《护生画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笼子里养了一只鸟,天天看着很喜欢。一次,他受了冤枉,进监狱呆了好长时间才获释。

回到家,这只鸟突然开口说话了:“您在监狱里的滋味怎么样啊?”这个人终于悔悟,惭愧地把鸟放了。我们都是聪明人,当然不必等到自己进了监狱,才能体会笼中鸟的苦楚。

其实,我非常理解养鸟者的心情。说起来,他们也都是爱鸟之人:喜欢听鸟的鸣叫,喜欢看鸟的姿态,所以也愿意不辞辛苦地伺候鸟的起居。如果现在祖国大地处处都是鸟语花香,我想他们也愿意把鸟放出来,让其自由飞翔。问题是,现在环境污染这么厉害,鸟儿这么少,我的这只鸟如果飞出去,就会再也找不着!你总不能要求我为了看鸟,天天大老远地去公园吧?

中国公共的东西不易保存。鲁迅先生说,如果统治者懂行,就会把它偷光,如果不懂行,就会把它糟蹋光。但是如今人民当家做主了,情况并没得到根本的改变。

你看公共图书馆,其中的书籍被偷、被撕、被画得一塌糊涂的有多少!再看公用电话亭,砸了修修了砸,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啊!再看公款,能化私就化私,能多花就多花。还有青山绿水,因为不是个人的,所以就能糟蹋多少就糟蹋多少。

渐渐地,我们就会对公共的东西丧失信心。谁有都不如自己有,只有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真东西!小小的一只鸟算什么,那些贪官,动辄席卷百万千万,然后全家到一个遥远的国度享福去喽!

当然,古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看到笼中小鸟面有忧戚之色,还是把它放出来吧。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公共的东西糟蹋光了,个人的生活也过不好。那些生活在鸟语花香国度的人们,看到我们提笼架鸟,肯定会觉得很可笑,也很可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