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不好,看嘴就知道
脾胃:免疫力大本营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的功能健壮,肺能得到滋养,肺气充足,人体抵抗力就强。如果脾的运化能力弱,肺的宣降功能也弱,此时饮食中的水液就会滞留体内,形成痰湿、浮肿,就会生痰。
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胃和脾互为表里,同属于土,肺和大肠互表里,同属于金。这些关系证明了:为什么胃里食积,会上火、痰多痰黄,甚至发烧;为什么脾虚了,会体型瘦弱或虚胖,容易生肺系疾病,如咳嗽、哮喘、发烧、感冒等。
我们的脾胃每天都在负重前行,不能让它雪上加霜了。
脾胃受伤,嘴先知
老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来自于我们的脾胃。
医学古籍《黄帝内经》中记载:“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就说明了脾胃对人体的重要性。
脾胃受伤,嘴先知!如果你的“嘴巴”出现这六种迹象,最好检查一下,可能已经中招了!
1
“唇四白”异常
脾胃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嘴巴可以反应出脾胃的好坏。
“唇四白”就是嘴唇的周围白色的肌肉,嘴唇嘴外一圈,大约1毫宽,《王冰医学全书》曰:“谓唇四际之白色肉也”。
唇四白不明显的人,是脾胃的功能减退,而出现干黄的人,则是脾胃虚弱者,如果唇四白发黑,发紫是典型的脾虚湿盛的表现。
2
嘴角生疮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嘴巴起泡、生疮,自己会慢慢的变好。这是脾虚湿气淤阻,或是胃火过旺,引起唇、舌、上颚等口腔出现先问题。
3
唇舌肥厚
唇肿也是,脾胃失调,功能下降导致的,《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胃火过旺,脾受灼,就会出现唇肿问题。
胖舌头:舌头肥大是湿气过重的症状,而脾脏是代谢湿气的脏器,表示脾胃的功能下降。
4
口干唇燥
正常人的嘴巴是光滑、湿润,唇色淡红色,如果嘴巴总是干裂、脱皮,甚至出现裂口,说明脾胃的消化功能异常,也是由于脾胃积热上冲,导致嘴巴干裂、干痛的出现。
5
流口水
《内经》中指出:“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而涎就是津液、口水,当脾脏功能不足时,不能布散津液,导致流口水,有的是在睡觉的时候。
6
口臭
有时早上起床口中会有一些异味,但是如果平时总是出现口臭,这一般是胃脏的消化功能减弱,消化不良导致。
胃脏出现异常,导致食物代谢异常,有毒有害的废物长期的储存在胃中,导致口臭,并且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也会伴有口臭的症状。
30养脾胃,60不受罪
脾胃是后天为本,随着年龄的增大,脾胃的功能逐渐下降,但是脾胃如何调理?下面就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好方法。
1
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如果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2
捏脊
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可以健运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
双手呈空拳状,小指、中指、无名指自然弯曲,食指半曲,拇指对准食指前半段,在食指向前轻推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皮肤捏拿起来,沿着脊椎自下而上推至大椎穴。
3
咽唾液
唾液,古称“金津玉液”,认为口中津液充盈,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喜欢吐吐沫的人通常身体虚弱。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
所以,晨起漱口之后,凝神闭口,用舌在口腔中四下搅动,不拘次数,以津液满口为度,再分次缓缓咽下。
4
摩腹、推腹
药王孙思邈言:“腹宜常摩,可祛百病。”散步时搓热两手,按摩上下腹部,此法若能长期坚持,对调整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治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肠疾病大有益处。
推腹,即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每天早上起床时要推一次,晚上临睡前推一次,闲时也可推推。
5
踮足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经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抓地。
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立10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6
跪膝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
7
拉筋、敲脾经
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最好采用卧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显著。
也可以尝试敲脾经。拍打时,手握空拳,用掌指关节端由上至下一路拍下来,力度适中,大腿部位可稍用力。两条腿都要敲,每侧10分钟为宜,最佳敲打时间是上午9:00-11:00,即气血流注脾经之时。
8
艾灸神阙穴
肚脐,也叫神阙穴,是连接脐带的地方,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胎儿在母体时就靠脐带供给营养,就好像瓜蒂一样,是吸取营养的唯一途径。它是联系人体先天和后天之要穴。
所谓神阙,是指元神出入和居住的地方,地位极其显贵。实际上在人体当中,神阙穴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心藏神,肾藏志,都是不可小觑的五脏神。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不能通达调济,就会引起阴阳失调,导致各种疾病接踵而至。
位置:在腹中部、脐中央。
取穴法:第1步:仰卧位或正坐位;第2步:肚脐中央,即为本穴。
现代人的脾胃虚弱,大都是脾阳虚,艾灸则是升阳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可以通过对神阙进行灸疗而达到调理脾阳虚之目的。
在肚脐眼上的神阙穴,是腹部的核心,对于发生在腹部的疾病,如五更泻、慢性腹泻、尿潴留等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9
经验良方,养脾胃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能够保养脾胃的效验良方:
1、党参陈皮瘦肉粥,用于急性胃肠病和腹部术后等状态。
党参15g,陈皮5g,瘦肉20g,粳米100g,煮粥300ml,去荷叶麦冬,温服,日一次,连续一周。
2、荷叶麦冬粥,用于热病之后脾胃功能的恢复。
荷叶20g,麦冬5g,粳米100g,煮粥300ml,去荷叶麦冬,温服,日一次,连续一周。
3、扁豆薏仁汤,用于轻度的脾虚痰湿证。
扁豆30g,薏仁20g,水300ml,煎汁200ml,当茶饮,日一剂,连续一周。
4、开胃健脾茶,用于纳食不加,口淡无味属轻度痰食积聚者。
山楂20g,乌梅5g,麦芽10g,甘草5g,水300ml,煎汁200ml,当茶饮,日一剂,连续一周。
注意:以上脾胃食疗茶和方治疗的都是轻症,若是病情较重或服用一周无效者,应尽快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治。
温馨提示: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调理脾胃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觉得复杂,可以选其中一两种方法,坚持做,有助于强健脾胃,提高身体免疫力哦!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学说之一,其理论源于《内经》,辨 证法于仲景,集大成者则系李杲。其后,代有发展。对脾胃学说潜心研究,自成一家,其通降理论、胃热学说更是对中医临床有深远影响。现将其脾胃学说的主要观点整理成文。
1、 通降乃治胃之大法
前贤治胃,常以升阳益气为主。李东垣创补中益气汤,就是这一思想的代表方剂。至清代叶天士,倡养胃阴之说,用药甘凉濡润,补东垣之所未逮,但用药仍以香燥升发为主,以为“内伤必取法乎东垣”。近代治疗也大多香砂六君之属,未出东垣之藩蓠。通降乃治胃之大法。胃为水谷之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
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易被邪气侵犯而盘踞其中。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脾亦从而不运,一旦气机壅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形成气滞、血瘀、湿阻、食积、痰结、火郁等到相因为患。
因此胃脘痛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是共同的。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因此在治疗上特别强调一个降字,疏其壅塞,消其郁滞,并承胃腑下降之性推陈出新,导引食浊瘀滞下行。常用通降十法:
1.1 理气通降
适于胃脘作胀,时轻时重(常与情志变化有关)。脾胃气运常赖肝木疏泄。若情志不遂,肝郁气滞,则胃失和降;或由于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而使胃气壅滞,其中挟食、挟湿、挟痰者,间或有之,但气滞实为关键。投以理气通降,则胀郁可消。
处方:苏梗10g、香附10g、陈皮10g、枳壳6g、大腹皮10g、砂仁5g、香橼皮10g、佛手10g。
偏寒加良姜6g、荜澄茄6g;
气滞重者加鸡内金5g、沉香1g;
兼胁胀加柴胡10g、郁金10g;
食滞加焦三仙各5g;
兼痛加金铃子10g、延胡索10g;
吞酸加乌贼骨10g、煅瓦楞子10g。
1.2 化瘀通络
适于胃病久痛入络,以痛为主,痛点固定。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外邪内积郁于其中,气血必然受阻。一般初病在气,以胀为主,久则入络,以痛为主。
瘀血胃痛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4 种:
①. 久痛;
②. 痛点固定;
③. 有压痛;
④. 舌黯或紫。
凡具2 项者,即可诊断为瘀血胃痛,其中黯舌更易早期出现。治以辛通瘀滞,和络定痛。
处方:丹参10g、砂仁6g、降香5g、金铃子6g、延胡索10g、赤芍10g、甘草5g、蒲黄10g、五灵脂10g、香 附10g。
瘀滞重者伍以乳香10g、没药10g;
顽固性疼痛加九香虫6g、刺猬皮5g;
兼胀加大腹皮10g、枳壳10g;
兼热加栀子10g;
胃阴不足加沙参10g;
便结加酒军5g。
1.3 通腑泄热
适于胃中积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
胃为阳土,不论外邪内积,一有所阻,则气机郁闭,热自内生,此为有余之火。而燥热相结,传导失司,大便干结。通腑泄热,给邪以出路,取效最捷。
处方:酒军5g、黄连3g、黄芩5g、枳壳10g、瓜蒌10g、大腹皮10g、香橼皮10g、佛手10g。
气热口渴、大便不结者,去酒军,加石膏10g、知母6g;
痰热者合小陷胸汤;
阴伤者合增液汤;
服后大便未畅者可以再剂。
1.4 降胃导滞
适于胃失通降,胆汁上犯,湿热蕴结,食积阻滞。
病见胃脘堵闷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胆木之气赖胃气之降方不得上逆。 若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情志不遂等致胃失和降,则胆汁逆而上犯,胃气愈加壅滞,食积胃脘,湿热蕴结。本证是胃失通降在先,胆汁上犯于后,降胃才是治本之图。以通降胃气为主治疗反流性胃炎或胃窦炎,取得较好疗效。
处方:苏梗 10g、香附 10g、陈皮6g、莱菔子10g、大腹皮10g、槟榔6g、焦三仙各6g、连翘10g、荷梗 6g、半枝莲 10g。
湿浊重者加姜半夏10g,
热重加黄连6g,
痰热加全瓜蒌10g,
便秘加洒军5g,
兼瘀加失笑散。
1.5 滋阴通降
适于胃阴不足。 症见隐隐灼痛,口干,纳少便干,舌红少苔。
胃为燥土,邪客之多热,易化燥伤阴;胃痛日久不愈,气郁化火,亦多灼伤胃阴。胃阴一亏,胃失濡润,则胃失和降,只有津液来复,胃气才能下行。宜用甘凉濡润,但又不可过用滋腻,佐以行气化滞之品最为灵通,否则胃阴未复,脾先受困。兼湿者,养阴化湿合用;兼脾虚便溏者,滋胃与运脾并举。
处方:沙参 10g、麦冬 10g、丹参 10g、白芍10g、石斛10g、香橼皮10g、枳壳6g、香附6g、金铃子5g、甘草5g。
1.6 辛甘通阳
适于脾胃阳虚。症见胃痛喜暖喜按,饥时痛甚,得食痛缓,舌黯苔薄,脉细弦或沉弦。
胃病日久不愈,由实转虚,病及于脾。 中土虚寒,肝木趁机克贼。由于气馁不能充运,营虚不能滋荣,此时非甘温无以扶其衰,不和营无以缓其急,总以辛甘通阳、培土泄木为重心。若有形之滞填塞其中,宜先标后本,积去才可议补。
处方:黄芪15g、桂枝6g、白芍10g、甘草5g、干姜5g、大枣5枚、饴糖20g、蒲黄10g、五灵脂10g、香附10g。
1.7 升清降浊
适于中气下陷。症见体瘦纳少,食则不运,腹胀如坠,久久不愈。
脾升胃降,合为后天之本。由于积劳积损,脾胃受损,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以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虚运化无权,胃中水谷停滞不化,胃失和降,气机壅滞,实为虚中挟滞。如一味补益升提,则胃气愈加壅滞;如单用疏理,则脾气愈加虚陷,胃亦随疏随滞。当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升降之分寸,若腹胀便稀,以升清为主;腹胀便干,以降浊为主。
处方:黄芪10g、党参10g、白术10g、甘草5g、酒当归10g、升麻5g、柴胡10g、大腹皮10g、陈皮10g、枳壳6g。
1.8 辛开苦降
适于寒热错杂。症见胃痛喜暖喜按,得温痛减,舌红苔黄。
寒邪犯胃,胃阳被遏,气闭热自内生,但寒邪未尽,至使寒热错杂;或邪积在胃,从阳热化,复又传脾,从阴寒化,成上热下寒之证。纯用清热,则胃热未除而中寒更甚;一味温补,则寒邪未散而胃火更炽。故宜 寒 热 互 用 以 和 其 阴 阳,苦 辛 并 进 以 调 其升降。
处方:黄芩5g、黄连5g、半夏10g、党参10g、干 姜5g、吴茱萸6g、枳壳10g、砂仁3g、陈皮10g。
虚象不显去党参;
肠鸣便稀加白术10g、扁豆10g;
泛酸加乌贼骨10g、瓦楞子10g;
痰热合小陷胸汤。
1.9 平肝降逆
适于肝胃不和,痰浊内阻,胃气上逆,病见嗳气频作,或恶心呕吐,大便干结,苔腻。胃气上逆,有寒热之分、虚实之异,但总以本虚标实为多见。若胃失和降、痰浊内阻、肝气冲逆、胃气壅滞则上见嗳气、呕恶;浊阴盘踞则中见痛痞;腑气不行则下见便结,乃虚实挟杂、本虚标实之证。胃虚宜补,痰浊宜涤,气逆宜降,补泻两法,两相兼顾。
处方:旋覆花10g、代赭石10g、半夏10g、生姜5g、党 参 10g、大 黄 5g、甘 草3g、苏 梗10g、香附10g。
1.10 散寒通阳
适于寒邪犯胃,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喜暖喜按,苔薄白。
身受外寒或饮食生冷,则寒积于中,胃中阳气被遏而不宣通,血因寒凝而不畅行,正邪交争,胃痛暴作。素有胃病,复感寒邪,最多此证。此属实证,与辛甘通阳用于虚寒,两相对照。治宜温散宣通。
处方:良姜 10g、香 附 10g、吴茱萸 6g、苏梗10g、荜澄茄6g、陈皮6g、生姜5g、砂仁3g。
若寒食交阻,酌加焦三仙各10g;
化热者加黄连5g,或改用辛开苦降法。
2、 胃热学说
胃脘痛的病机,历来多从脾胃虚寒论治。《素问·举痛论》所术诸痛病因,以寒邪最多。“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李东垣《脾胃论》亦指出:“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又说:“六气之胜,皆能为病,唯寒毒最重。”张景岳更明确提出“三焦痛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近代医家也多宗此说,如“胃其为病,伤阴者有之,伤阳者为多”(上海中医杂志,1980,4:5),“胃痛寒热虚实都有,毕竟是以虚寒证最为多见”(中医杂志,1980,21:19)。
脾胃虚寒学说固然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但目前应着力研究胃热学说。早在《内经》就指出:“火郁之发,胃痛呕逆”、“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於热”。朱丹溪亦说:“病得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叶天士亦指出:“考内经诸痛,皆主寒客,但经年累月之痛,寒必化热。”由于脾胃虚寒之说盛行,胃热的观点未引起重视,临床漫投温燥的现象相当普遍。《脾胃论》的成书年代,正值战乱频仍,饥饿冻馁,内伤 病 的 形 成,虚 寒 证 的 表现,自然会凸出。
但现在的胃病患者,多是恣食厚味,饮酒过度,胃气壅滞,郁而生热,再复餐寒凉生冷,或外感寒邪,郁闭气机,助热为毒,胃黏膜出现红、肿、热、痛,甚至糜烂、出血,这和虚寒证显然不同,郁而化热的证型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再进温补香燥之品,势必加重病情,久治不愈。因此提出了胃热学说,临证注意寒热转化。临床常用清法:
2.1 通腑泄热
其辨证要点是胃中灼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胃镜多表现为典型的红黄相间,甚至出血糜烂。此时若用温补,则郁火更炽;单用寒清,亦难收功。因为其热皆因有所滞在胃家而成,故应因势利导,通腑泄热。常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此症。胃胀者加枳壳、香橼皮、大腹皮;有痰热者加半夏、瓜篓等。
2.2 清热生津
胃为阳明燥土,邪客则多为热,且易化燥伤阴。胃痛日久不愈,气郁化火,亦多灼伤胃阴。胃体阳而用阴,胃之阳气有赖胃之阴液相济。若胃阴亏虚,脉络枯涩,胃失濡润,可见胃中灼热,口干,舌质红而少苔无津。舌红少苔,舌上无津最是辨证眼目。治宜生津清热。然胃阴不足,胃失和降,往往挟滞,而成燥湿相兼之证,故用药一忌过于苦寒,二忌过于滋腻,而以甘凉濡润之剂,佐行气化滞之品最为灵通。常用《温病条辨》益胃汤、增液汤加减:
沙参10g、丹参15g、麦冬10g、生地10g、白芍10g、石斛10g、枳壳10g、金铃子10g。
口干明显者,加玄参10g;
气滞显者,加大腹皮10g、苏梗10g;
低酸者,加乌梅10g;
兼湿者,加陈皮10g、佩兰10g;
脾虚便溏者,加山药10g、扁豆10g、白术10g。
2.3 清热泻火
少数胃脘痛患者,由于过食辛辣或情志过极化火,出现胃脘灼痛,口干舌燥,烦渴引饮,甚至口舌糜烂,牙龈肿痛,此乃胃热炽盛,灼伤胃津,为有余之火,与阴虚胃热者不同,治宜甘寒滋润,清热生津。凡遇此证,当常投以清气热之白虎汤,多收立竿见影之效。但非胃有实火者,不可用之。且胃火一旦顿挫,即不可再投。辨证善抓特点,注重舌诊。同为清热之剂,大黄黄连泻心汤用于胃热有滞。
常用处方:石膏20g、知母10g、黄芩6g、天花粉10g、枳壳10g、栀子10g、石斛10g、芦根15g、玉竹10g、沙参15g、生甘草5g。
2.4 清热祛湿
胃腑气机郁闭,既易化热,也易停滞,气血痰湿往往相因为患,胃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热挟湿挟痰的病情固不少见,即使慢性萎缩性胃炎,也有不少患者不表现胃阴虚而出现胃热挟湿之候。证见胸脘痞闷,食后胀痛,纳呆欲呕,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苔黄白相间而腻,脉滑。
常以连朴饮加减:厚朴6g、竹茹5g、黄连5g、半夏10g、茯苓10g、焦三楂10g、焦六曲10g、焦麦芽10g、芦根10g。
苔腻明显者,加佩兰10g、蔻仁6g;
小便黄者,加通草6g;
泛恶欲吐者,加重竹茹10g;
胀闷明显,加苏梗10g、荷叶10g;
热重,加黄连10g。
2.5 温清并用
胃主受盛水谷,冷热因素的刺激是难 免 的。若气机壅滞,火郁胃中,复为客寒所遏,则病情加重;或感受寒邪,饮食生冷,气血郁闭,热自内生,亦可形成寒热错杂的局面。证见胃脘疼痛因受寒或饮食生冷而诱发或加重,得温痛减,舌红苔黄。此时若纯用清热,则寒邪未尽而胃火更炽。
用温清并用之法,常用经验方:
黄连5g、良姜5g、吴茱萸3g、黄芩6g、香附10g、陈皮10g、半夏10g。依据寒热之轻重调节黄连、吴茱萸之比例。泛酸加煅瓦楞子10g、乌贼骨10g。
3 疏肝气,调畅脾胃之气机
脾升胃降是脾胃气机的主要运动形式。但脾胃气机升降则有赖肝气疏泄条达。厥阴之脉,挟胃属肝,脾胃互为表里,木土之气相通,故《内经》云:“土得木而达”,此为生理。若肝失疏泄,木气郁结,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而壅滞为病;或肝木疏泄太过,横逆而犯,脾胃受戕;或脾胃虚弱,肝木乘之,升降失常。故《内经》又云:“土 恶木也”,此 乃病理。 就是说,脾胃升降与肝气条达密不可分。
在脾胃学术思想中,十分注重疏肝气以调节脾胃之气机,疏气令调,脾胃自安。肝气不条有郁结、横逆之分,病情有虚实之辨。因此在临证时,或疏肝,或抑肝,或平肝,或柔肝,或清肝,审证权宜而应变:肝郁土壅,脘胀胁满者,用疏肝解郁和胃,方以四逆散加减;肝气横逆犯胃,恶心呕吐者,用平肝降逆,方以旋复代赭汤加减;肝阴不足,胃中痞满者,用柔肝和胃,方以一贯煎加减;脾虚木乘,大便溏薄者,用抑肝扶脾,以痛泻要方加减;肝火犯胃,胃脘灼痛者,用清肝和胃,方以左金丸、金铃子散加减,总以肝气条达、脾胃升降复常为度。常用疏肝十法:
3.1 疏肝解郁和胃
常用药物:白芍10g、柴胡10g、香附10g、郁金10g、枳壳10g、陈皮10g、苏梗10g、甘草5g。
痛甚加金铃子10g、元胡5g。
偏寒加荜澄茄10g、良姜10g;
郁而化热加丹皮10g、山栀10g。
3.2 平肝降逆止呕
常用药物:旋覆花10g、代赭石12g、生姜5g、大枣5枚、白 芍10g、柴 胡 10g、香 附 10g、枳 壳10g。
因寒者加吴茱萸6g;
因热者加黄芩10g、黄连5g;
便干者加酒军5g。
3.3 滋阴疏肝和胃
常用药物:白芍12g、当归10g、沙参10g、生地10g、川楝子10g、郁金10g、陈皮6g、甘草5g。
失眠加炒枣仁20g;
阴虚生火加丹皮10g。
3.4 益气疏肝健脾
常用药物:黄芪15g、桂枝6g、白芍10g、柴胡10g、茯苓10g、炙草5g、香附10g、陈皮10g。
3.5 抑肝扶脾止痛
常用药物:白芍12g、防风10g、柴胡10g、茯苓10g、白术10g、枳壳10g、陈皮10g、甘草5g。
3.6 培土抑木止泻
常用药物:柴胡10g、白芍10g、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半夏10g、陈皮10g、香附6g、甘草5g。
3.7 疏肝理气化痰
常用药物:白芍12g、柴胡10g、半夏10g、香附10g、郁金10g、厚朴10g、枳壳10g、陈皮6g、苏梗10g、金铃子10g。
痰热加黄连5g、竹茹3g;
胸闷加瓜蒌10g。
3.8 清肝散郁和胃
常用药物:吴茱萸10g、黄连5g、黄芩6g、白芍12g、半夏10g、金铃子10g、元胡6g、苏梗10g、香附10g、陈皮10g。
3.9 疏肝除湿散满
常用药物:柴胡10g、白术15g、苍术10g、茯苓12g、泽泻10g、半夏10g、车前子10g、陈皮10g、香附10g。
湿从热化加茵陈20g、藿香10g。
3.10 化瘀舒肝和络
常用 药 物:金 铃 子10g、元 胡6g、炒 五 灵 脂10g、生蒲黄10g、香附10g、青皮6g、陈皮10g、枳壳10g、丹参15g、乌贼骨10g。
顽固性疼痛加九香虫10g、刺猬皮10g。
4 、忌壅补用药以轻灵流畅见长
在临证治验中,脾胃病的治疗目前有趋补之势,医家喜开,患者喜用,但用之得当者少,滥用遗害者多。脾胃为后天之本,但并非以滋补为本。后天有病多由气血、寒热、阴阳、脏功能失调所致,当先调整,使之归于平衡,非必以补,方能助其后天。
《素问·调气论》就论述了虚而有滞的病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
”因此,治疗脾胃病主张轻灵流畅,当升者升,当降者降,最忌呆补、漫补、壅补。所谓呆补,是指一方之中,尽设补药,处方呆板;所谓漫补,是指不辨虚实,漫投补剂;所谓壅补,是指补药过量,壅塞气机。胃腑实者,宜消积导滞,专祛其邪,不可误补;胃气虚者,气机不运,虚而挟滞,宜补虚行滞,不可壅补;虚而补之,补亦有度,主要食养,又不可漫补。如久病由气及络,此为气虚血瘀;久病脾虚,湿浊不化,此为脾虚湿困;脾阳已伤,湿热未净,此为正虚邪恋;胃气不充,食滞不化,此为脾虚食积,都要深入分析。在治疗上,虽有脾虚,如气滞明显,若一味补之,则气滞更甚;脾虚挟湿,如过用甘腻,反滋痞满。
在临床治疗中,中气下陷者,也在补中益气汤中加枳壳、香橼皮、佛手、大腹皮之属,使之升中有降;脾虚气滞者,亦先治标,用香附、苏梗、陈皮、香橼皮、佛手、枳壳、大腹皮等行气通降,反收以通为补之效;脾虚湿浊不化者,常用藿香、佩兰、半夏、薏米、滑石、通草芳化淡渗,湿去则脾运;脾虚食滞者,则先用鸡内金、枳壳、陈皮、莱菔子、制大黄、谷麦芽、胡黄连、吴茱萸等消导化积,食化则纳振。治疗脾胃病,总是从分析病机入手,从脾胃生理特点着眼,用药轻灵流畅,独具风格。